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五)
试卷更新日期:2024-10-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鼍(tuó)鼓、石磬、土鼓等在大墓中随葬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即使几座大墓的入葬时间至少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中神权至上 B、中原为引领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C、礼制已初步形成 D、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频繁2.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之一。在半坡遗址发现公共墓地、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些都能够证明( )A、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B、原始居民的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C、他们已有了埋葬的意识 D、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3. 历史学习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一项是(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C、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D、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是齐桓公4. “务农桑,筑城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祭奠的是传说中的(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5.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史料中能直接证实“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干栏式建筑 C、炭化稻粒 D、人面鱼纹彩陶盆6. 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早期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 )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兵家鼻祖 D、天之骄子7. 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猪纹陶体、骨耜等文物共同反映了该地区的( )A、远古神话传说 B、原始农耕生活 C、贫富贵贱等级 D、早期国家产生8. 下面关于两幅原始居民的居住场所复原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图二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①都出现在长江流域
②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居民种植水稻
③都体现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④干栏式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各种制度的建立,各种机构的设置,建构起国家的框架,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能验证上述说法的考古工程是___________( )A、大汶口遗址 B、良渚遗址 C、夏朝二里头遗址 D、商朝殷墟遗址10. 下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11. 有学者认为:“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学术思想蓬勃兴起 C、奖励军功普遍实施 D、官学兴起开启民智12. 历史上把商汤灭桀和武王伐纣称之为“汤武革命”,对这里的“革命”理解准确的是( )A、推翻暴政,改朝换代 B、奴隶起义,夺取政权 C、革新制度,社会巨变 D、发动战争,完成统一13.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4.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15. 史书记载:“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该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16. 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17.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18.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推行“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 )A、赋税沉重 B、战乱不止 C、刑法严酷 D、徭役繁重19. 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领导者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领导者”是指( )A、张角、张骞 B、苻坚、王猛 C、项羽、刘邦 D、陈胜、吴广二、材料分析题
-
2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材料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材料三
(1)、解读诗歌,提取所携带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和技能。请阅读诗歌并结合材料三图片完成推论:材料一:文化遗址名称:;
解读:。
材料二:文化遗址名称:;
解读:。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材料三中图一、图二两座房屋建筑的样式名称。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3)、居住在这两种房屋的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2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图二 春秋时期青铜牺尊
材料二 ……而且秦、晋两国又有同样的成就,秦的成就是融化了西戎,晋的成就是融化了狄人……名义上把这些部落剪灭了,实际上却把全部戎、狄民众的文化提高了,好使他们和中原民众处在平等的地位。到战国就再没有所谓“华夏”和“戎狄”的区别了。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二(秦与晋的崛起和晋文公的霸业)》
材料三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中国早期哲学家中的一些人,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各种学术流派形成,这些思想家的一言一行经过他们的弟子加工、补充后,逐渐成为诸子百家的经典。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结合材料二,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时期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归纳这一时期各种学术流派形成的原因。这一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2.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
材料四
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秦孝公为什么要用商君进行变法?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秦始皇据此思想创立了什么制度?(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