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空3分,共48分)

  • 1.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劝勉、启迪刚升人指中的我们(       )
    A、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 B、编织人生梦想,就能取得巨大成功 C、追求优异成绩,一心学习心无劳育 D、做更好的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
  • 2. “金秋九月,告别小学,跨进中学校园,我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新的生活已经开始,我必须去面对新的挑战。”这位同学之所以重视自己的中学时代,是因为(       )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中学时代见证一个人从幼稚到辉煌的生命发展

    ③升人初中,我已经是大人了。一切可以自己做主        

    ④中学时代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3. 2023年7月22日晚,在2023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中夏恩凝以13秒25的成绩获得冠军!夏思凝在初中才开始练田径,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凭借着天赋和刻苦的训练她很快就崭露头角,她表示虽然夺冠了,但自己跑得并不好。她的目标是打破13秒大关,并会为此不懈努力。夏思凝的事迹告诉我们(       )
    A、只要努力训练就能获得成功 B、中学时期的行动决定我们以后的发展 C、努力是梦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D、中学时代是人生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石
  • 4. “禾下乘凉追梦去,稻香四海惠荐生”是袁隆平院士一生的梦想。追梦路上,他说“知识是基础,研究需要付出汗水。”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启示我们( )
    A、静待花开,努力提升素养 B、学会学习就能掌握科学知识 C、少年有梦,一定能够实现 D、少年有梦,更要付诸于行动
  • 5. 相比小学,中学的学习生活可以用“三多一少”来概括: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老师“盯”得少。“三多”说明中学阶段所学知识量增加了,知识难度加大了;“一少”说明初中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管得那么细了。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       )

    ①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       

    ②逐步养成提前学习、及时复习的好习惯

    ③照搬班里优等生的学习方法       

    ④向古人学习,“头悬梁,锥刺股”,拼命学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 6.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学校开设了体能拓展、经典阅读、烹饪、心理健康等课程。小治想报名参加,父母却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同意小治报名。以下理由不能帮助小治说服父母的有(       )

    ①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

    ②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③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④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7. 描述学习苦与乐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下列诗句能体现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过程的是(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不经一番寒御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8. 寻找自己、发现自己的合理路径是(       )

    ①做更好的自己        ②人贵自知        ③多把尺子量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 9.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星,在自己的星座闪闪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大地。”这启示我们(     )
    A、保持自尊自信,孤芳自赏 B、放大自己优势,相信自我 C、坚持实事求是,悦纳自我 D、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
  • 10. 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②友谊就是为了获得利益

    ③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④友谊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困扰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 11. 小强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与同学之间形成隔阂。每当他看到其他同学在一起谈笑 风生,自己却无人理睬时,内心十分苦恼。为了摆脱苦恼,你给他的建议是(     )

    ①依旧独来独往,唯我独尊

    ②要敞开心扉,主动表达

    ③要勇敢地与同学交往,与同学建立友谊

    ④要开放自己,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2. 关于友谊,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小强不加分辨地为好朋友做任何事——友谊就是需要无条件的信任 B、小文接受同学的帮助,也经常帮助同学——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C、小明喜欢打篮球,他的朋友全是篮球爱好者——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小丽只愿意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交往——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 13. 三顾茅庐的故事是说,刘备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第一次和第二次诸葛亮都不在,直到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见刘备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三顾茅庐的故事启发我们,建立友谊(       )

    ①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②要积极主动,表达自我

    ③要有持续的行动,做到真诚待人④一次尝试不成功,就放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4. 要想避免下边漫画中被骗的情况,我们要(       )

       

    ①拒绝网络交往     ②慎重结交网友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④明辨网络信息真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 昆昆沉迷于网络,有个人加了他好友,并送给他游戏英雄和皮肤,昆昆非常感激。这时这位“好友”告诉昆昆,某网站正进行“扫码转账返利”活动,充值300元可返利500元充值700元可返利1000元,如果你是昆昆你会怎么做?( )
    A、这么划算,赶紧充值后可以购买更多游戏装备和皮肤 B、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肯定是骗子,必须立马删除“好友” C、立即和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分享这么好的事情 D、先给自己好友推荐,看他们会不会上当受骗
  • 16. 为助力青少年健康上网,王者荣耀规定:“12岁以下每天限玩一小时,超时强制下线”。为此,我们青少年应当( )

    ①主动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②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

    ③提高自制力,不沉迷网络游戏

    ④每天必须玩满一小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

  • 17.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中国梦”实现了,少年梦想更容易实现;少年梦想实现了,预示着中国梦想实现了一部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正确看待中国梦和少年梦的关系?

    (2)简要说明“梦想”在我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作用。

    (3)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 18. 开学快一个月了,班主任张老师发现班里有些同学出现了“初中学习生活太苦了”的观点,导致在学习上不努力、得过且过的现象。张老师打算开一次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这个班的一员,请你参与进来,共同体验学习中的“苦与甜”。
    (1)、我来设计: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我来体验:学习苦吗?甜吗?请写出你对学习的不同体验。(要结合自己的经历,至少两条)
    (3)、我来谈谈:通过这次班会我们怎样才能学会学习?
  • 19. 片段一   进入初中后,小新想通过初中三年的努力“遇见更好的自己”。小学时胆小的她主动竞选劳动委员一职,热心为同学服务,把班级卫生安排得井井有条;擅长短跑的她,在校运会上奋力为班级争取荣誉。

    片段二   班主任为让同学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也在班级内组织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其中一个环节是给同学分组,两人一组,互相写下彼此的优缺点,但是小凡和小云却产生了一些困惑:

    小凡   我完全接纳了自己,还怎么进步呢?

    小云   我不断地努力,可总是达不到心中理想自我的要求。我该怎么办呢?

    (1)、每个人都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过去的二个月里,你付出了哪些努力并实现了哪些改变?(例举2例)
    (2)、怎样接纳自己?
    (3)、怎样做更好的自己?(写出三点)
  • 20. 材料一:七年级(2)班的同学建立了一个“学习交流群”,大家在群里和天南海北的朋友交流生活及学习心得,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联络感情,“学习交流群”成了他们依恋的家。

    材料二:佳佳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天南海北”的网友,这个网友给她讲明星轶事,还常在网上晒他驾驶豪车的生活照。佳佳深深迷恋上了“天南海北”,竞答应他到武汉某宾馆见面。可当佳佳满怀期待赶到宾馆后,却被“天南海北”和几个不良青年控制住,后经警察全力解教,才免遭厄运。

    (1)材料一说明了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我们的交往长期依赖网络会有什么消极作用?

    (3)材料二给我们什么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