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2-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2.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最接近于( )A、2nm B、2mm C、2cm D、2d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越长,所需时间一定越多 C、运动时间短,物体速度一定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4. 下面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 )A、用光将鱼吸引到网内 B、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轰鸣声5.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6.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7. 有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中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8.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 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C、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 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9. 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 B、 C、 D、10.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二、不定项选择
-
11. 下列物体状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冰化成水 B、冰箱冷冻室内形成的冰霜 C、水结成冰 D、冬天,人呼出“白气”12. 对于如图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把小铃铛放在水中摇动能听到铃铛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13.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三、填空题
-
14.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组成的.15.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以高山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以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 .16.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7. 声作为一种波,既可以传递 , 又可以传递 .18. 汽化的两种方式有蒸发和 , 这两种方式都要热量.19. 如图是海波的凝固图象,EF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 , 温度 .
四、解答题
-
20. 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多长时间?21. 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7
99
99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2)、当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实验室里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两种.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19℃,.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22.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7s,后50m用时6s,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3. 在“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根据公式进行测量;因此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 (填“大”或“小”)(3)、如果斜面长1.20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底端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4s、4s,求小车通过上半程以及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v2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 m/s)
上半程
0.6
2.4
全程
1.2
4.0
由上表可知:v1v2 , 由此可见,物理学里说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多大时,必须指明在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