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 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B、一年平均气温的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2)、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②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③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④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
    (3)、④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河流 D、气候
    (4)、①区的主要农业区是(     )
    A、灌溉农业区 B、河谷农业区 C、水田农业区 D、旱作农业区
  • 2. 地理景观往往是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特点的反映,代表着当地最典型的地理特征,一般是由当地典型的动植物和地形构成,是我们学习是时候应该首先认识的。在古代也有很多的诗词和谚语反映了各地的地理景观的区别。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诗句中,描写青藏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2)、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 3. 图示意辽宁部分区域铁路和矿产资源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自然资源条件,本区适合发展(     )
    A、橡胶工业 B、制糖工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2)、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是(     )
    A、锦州 B、沈阳 C、辽阳 D、本溪
    (3)、与沈阳相比,大连、营口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
    A、海洋运输便利 B、矿产丰富 C、铁路线路密集 D、科技力量雄厚
  • 4.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西安是陕西的省会。结合所知,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城市自然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
    A、均属中温带 B、均属黄河流域 C、均地形平坦 D、均属临海城市
    (2)、关于两城市人文环境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均形成水、陆、空现代化交通网络 B、都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C、北京要有序疏解、外迁非首都功能的内容 D、西安要协调好古今文明、新老城区的关系
    (3)、以下说法有误的是(   )
    A、故宫和兵马俑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B、两城市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C、京剧和秦腔分别是两地传统戏曲代表 D、两城市都保留了完整的古城墙
  • 5. 读北京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经北京的河流注入黄海 B、北京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 C、京杭运河联通了北京和天津 D、北京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边缘
    (2)、与北京城市职能说法不相符的是(     )
    A、政治文化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交通中心 D、经济中心
  • 6.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太平洋 B、地形结构呈环状排列,四周高中间低 C、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D、北部、东部与俄罗斯、蒙古陆上相邻
    (2)、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平原向山地增加 D、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 7.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描述符合东北地区特点的是(    )
    A、地表崎岖,峰岭众多 B、水田连片,油菜金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气候冷湿,茶园遍布
    (2)、 图中四地的农业发展,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①地大面积种植大豆 B、②地发展林业及林下种植 C、③地发展粮食综合生产 D、④地沿海发展水产养殖
  • 8.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百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②提供矿产和木材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   )
    A、甲地区为旱作农业区 B、甲地区为水田农业区 C、乙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3)、近年来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B、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退耕、植树种草 D、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
  • 9.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A、竹楼 B、吊脚楼 C、窑洞 D、蒙古包
    (2)、图示景观所属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黄土高原
    (3)、图示景观所在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度开垦、过渡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解答题(每空1分,共26分)

  • 1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大地区中,农业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是地区和地区(填甲、乙、丙、丁等代号)。
    (2)、图中①②③④所代指的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或经济活跃区域中,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是(填代号)。
    (3)、丙地区由东向西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的变化。
    (4)、丁地区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该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11. 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线路①沿途居民以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熟。

    (2)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到达省的西安。

    (3)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河”。

  • 12. 下面甲图为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乙图为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丙图为黄土高原地表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A
    (2)、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是
    (3)、甲、乙两图时期黄河含沙量较大的是图时期,你的判断理由是
    (4)、丙图为现在黄土高原某地景观图,该地表特征是。丙图中陡坡地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13. 东北冰雪旅游品牌在全国独树一帜。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即将举办,为我国的冰雪旅游带来巨大利好,也为东北冰雪旅游唱响世界提供了新机遇结合图1、图2和图3,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东北地区的地形以为主。其中A山脉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试举一例:

    (2)B山脉的走向是。C、D两地形区中地势更低洼、湿地广布的是(填代号)。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大米的品质高于南方地区,其自然原因是 , 积累营养物质多。

    (3)哈尔滨、长春和沈阳三个城市,从自然条件分析最有利于开展冰雪旅游的是。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