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开创科举制 B、灭掉陈朝 C、三次征辽东 D、修建长城和驰道
  • 2. 唐太宗广纳贤才,当时善于谋略的宰相是(       )
    A、李斯 B、姚崇 C、房玄龄 D、宋璟
  • 3. 唐代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可以和男子一样参加骑马、射箭、弈棋、打 球等活动。这种现象反映出唐代(     )
    A、经济的繁荣 B、社会风气的开放 C、政治统治的腐朽 D、民族交融的发展
  • 4. 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的是(     )
    A、新罗 B、罗马 C、大食 D、天竺
  • 5. 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是(     )
    A、八王之乱 B、李渊称帝 C、李世民即位 D、安史之乱
  • 6. 下列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中位于北方黄河流域的是(     )
    A、前蜀 B、后唐 C、后蜀 D、南汉
  • 7. 赵匡胤夺取政权是通过(     )
    A、赤壁之战 B、陈桥兵变 C、楚汉之争 D、黄巢起义
  • 8. 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的是(     )
    A、分化事权的办法 B、尊崇儒术 C、重文轻武政策 D、推恩令
  • 9. 灭亡了北宋的是(     )
    A、突厥 B、西夏 C、 D、
  • 10. 宋朝时,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是(     )
    A、 B、玉米 C、水稻 D、甘薯
  • 11.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
    A、西周 B、东周 C、北宋 D、南宋
  • 12. 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的是(     )
    A、阿保机 B、松赞干布 C、阿骨打 D、铁木真
  • 13. 元朝的都城是(     )
    A、大兴 B、大都 C、开封 D、咸阳
  • 14. 为了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禅让制
  • 15.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北庭都元帅府 D、枢密院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5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 能。隋朝的建立者改变了这种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 才的制度……

    材料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发展历程简表(部分)。

    阶段

    表现

    确立

    隋炀帝时,①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完善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②       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材料三:宋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使读书风气日盛,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的是什么?“隋朝的建立者”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2)、材料二中①处、②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宋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做法一例。
    (4)、请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自愿归附。少败民族首领把能与唐室通婚视为荣耀,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唐蕃和亲。641年,吐蕃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唐朝公主,井轴为公主筑布达拉宫。

    材料二:唐玄家先后册封渤海国首领和回纥首领。南诏统一云南洱海地区后,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唐朝和边疆各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了。

    材料三: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后来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双方订立盟约,盟约订立后,辽与宋“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中的“吐蕃赞普”和“唐朝公主”分别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蕃和亲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三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得到的封号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材料中的“盟约”被称为什么?
    (4)、通过以上材料,请谈谈各民族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的开凿始于605年,全长2700多千米,是中国水利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反映出中国人民的高超智慧。它成为沟通沿线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有利于领土的统一管辖。

    材料二:唐朝发明的这种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材料三: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题材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

    材料四:北宋时兴起的一个小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来自四方的工匠汇聚在这里,创造出许多瓷器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

    (1)、材料一中涉及的水利工程的名称什么?它的中心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它产生的作用。(一点即可)
    (2)、材料二中描述的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请你再写出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一例。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诗的特点。(写出两点)被称为“诗仙”“诗圣”的分别是谁?
    (4)、材料四中的“瓷都”指的是哪里?
    (5)、通过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感受。
  • 19. 某班举行以“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他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什么?他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一例)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2)、唐玄宗在姚崇和宋璟的辅佐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请写出相关措施一例。他在位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3)、宋神宗时期发生的重大改革事件是什么?此次改革中军事方面的措施称为什么?
    (4)、请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20. 某班举行以“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称为什么?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2)、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除佛经外,他还传播了中国文化哪些领域的东西?(写出两例)
    (3)、贞观初年西行天竺的高僧是谁?记录他游历的《大唐西域记》有什么影响?
    (4)、宋朝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写出两例)请写出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