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6-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如图所示,一只小鸟在倾斜的树枝上静止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可能只受两个力的作用 B、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C、若小鸟站在树枝上挥动翅膀,则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一定小于其重力 D、小鸟起飞离开树枝前瞬间,树枝对鸟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2.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依靠电和磁的相互“感应”以及介质的振动而传播 B、无线电波较可见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红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足以破坏细胞核中的物质 D、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场理论3.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可能减小 B、从微观的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 C、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D、物体可以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4. 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手掌摩擦盆耳使得水花飞溅,是因为摩擦的力比较大 B、如图乙,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反射 C、如图丙,一辆正驶近的救护车的鸣笛声调越来越高,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快了 D、如图丁,团体操表演“波浪”,表演者必须向左右两侧移动5. 如图甲所示为某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该电阻特性是光照强,导电性好)、R2为定值电阻,A、B接监控装置。如图乙所示为一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当有人通过而遮住光线时,A、B之间电压减小 B、图甲中,仅减小R2的阻值时,可增大A、B之间的电压 C、图乙中,温度升高至74℃时,灯L2亮报警 D、图乙中,温度升高至78℃时,灯L1亮报警6. 2021年12月9日,宇航员王亚平等在天宫二号太空舱的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了“浮力消失”实验。图甲中她将乒乓球放入盛有水的杯中,发现球浸没在水中未上浮,图乙在地球表面的对比实验中,乒乓球漂浮于水面。在地球表面可以复现“浮力消失”的实验条件是( )A、真空管内 B、加速上升的电梯内 C、水平加速的飞机内 D、游乐园的“跳楼机”下坠时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①②③过程再次恢复到原状态a,气体压强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②中气体体积减小 B、过程③是气体等容变化 C、状态b的体积为状态a的2倍 D、状态b时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比状态a多8. 如图所示,光滑圆弧面上有一小球做简谐运动,B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A、C点均为运动过程中的最高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是平衡位置,此处小球受到的回复力就是重力 B、小球在B点时,重力势能最小,机械能最小 C、小球在A点、C点时,速度最小,对圆弧面的压力最小,回复力最大 D、若增大小球做简谐运动的幅度,则其运动周期变大9. 2021年12月秦山核电站迎来安全发电30周年。核电站利用铀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每年发电约 ,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五千万吨。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核电站还将利用冷却水给周围居民供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裂变反应产物的比结合能比大 B、秦山核电站发电使原子核亏损的质量约为2kg C、反应堆中存在的核反应 D、核电站常用的慢化剂有石墨、重水和普通水,可以减慢链式反应10. 如图所示,分别用1、2两种材料作阴极K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其逸出功的大小关系为 , 保持入射光不变,则光电子到达A极时动能的最大值随电压U变化关系是( )A、
B、
C、
D、
11. 如图甲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分子A、B同时从x轴上的坐标原点和处由静止释放,图乙为这两个分子的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变化的图像,当分子间距分别为、和时,两分子之间的势能为、0和。取分子间距无穷远处势能为零,整个运动只考虑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A、B的最大动能均为 B、当分子间距为时,两分子之间的分子力最大 C、当两分子间距无穷远时,分子B的速度大小为 D、两分子从静止释放到相距无穷远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12. 如图,倾角为30°的斜面静置于粗糙水平面。物块A由一轻绳与小球B相连,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O点为轻绳与定滑轮的接触点。初始时小球B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轻绳OB段与F的夹角 ,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改变拉力F,将小球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θ不变。从初始状态到轻绳OB段水平的过程中,斜面与物块A均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A、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 B、轻绳OB段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13. 心脏除颤仪(AED)如图甲所示,可通过产生如图乙所示脉冲电流,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使心脏恢复跳动。图丙为某除颤仪的简化电路。开关拨1时,直流低压经高压直流发生器后为储能电容器C充电,开关拨2时,可进行除颤治疗,电容器放电。已知储能电容器电容为。某次使用时,充电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2kV,放电后电容器两端电压为0,则关于这次除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感越大,脉冲电流的峰值越小 B、电容越大,放电持续时间越短 C、该除颤器作用于不同人体时,电流大小相同 D、本次除颤通过人体的电量为200C二、选择题Ⅱ(本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
14. 关于下列四幅图像中物理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是光的色散现象,出射光线a的折射率最小 B、图乙被称为“泊松亮斑”,是光通过小圆板衍射形成的图样 C、图丙是利用光的干涉来检查样板平整度,右侧小垫片厚度越小则干涉条纹越稀疏 D、图丁中当P固定不动,将Q从图示位置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缓慢转动90°,光屏上的亮度增加15. 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坐标系xOy位于水平面内,O点处的波源从时刻开始沿垂直于xOy水平面的z轴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 , 产生的机械波在xOy平面内传播。实线圆、虚线圆分别表示时刻相邻的波峰和波谷,且此时刻平面内只有一圈波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C、时,B处质点的速度方向为z轴负方向 D、至时间内,C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30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16.(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轨道倾斜放置,细绳与轨道平行。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如图2所示)适配电压为(填“约8V”“220V”)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230g,应该在图3中选择(填“A”、“B”或“C”)作为牵引小车的悬挂物。如图4是打出纸带的一部分,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速度为m/s,对应的加速度为(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应在小盘中放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砝码;(3)、某同学利用测得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判断该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图像没过原点是由于 , 图像的末端出现弯曲是由于。
A.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平衡不足
B.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平衡过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
D.小车的质量没能远大于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
17.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不小心把酒精倒多了一点,会导致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大 B、在计算注射器滴出的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后,不小心拿错了一个注射器把溶液滴在水面上,这个拿错的注射器的针管比原来的细,会导致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大 C、在计算油膜面积时,把凡是不足一格的油膜都不计,会导致所测的分子直径d偏大 D、“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久置,酒精挥发,会导致所测分子直径d偏大18.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中,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 , 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时停止计时,秒表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右侧是放大图),秒表的示数为s,该单摆的周期是T=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甲同学用标准的实验器材和正确的实验方法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出如图乙图象中的实线OM;乙同学也进行了与甲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发现测量摆长时直接加上了摆球的直径,则该同学作出的图像为虚线。19. 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双缝间距 , 光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从目镜中观察干涉图像同时调节手轮,干涉图像及游标卡尺初末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0. 某辆汽车刚启动时监测到四个轮胎的胎压以及车外温度如图1所示。几星期后的清晨,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发现胎压及其车外温度如图2所示,已知轮胎的容积是25L,胎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车胎内体积可视为不变(大气压强)。(1)通过计算分析判断左前轮胎是否有漏气;
(2)若左前轮胎有漏气,在轮胎已补好的情况下,要使该车胎胎压恢复到 , 需要充入多少升压强为的同种气体?已知充气过程中车胎内温度视为不变。
21. 某固定装置如图所示,由倾角为的直轨道AB、半径为的圆弧轨道BCD,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DE组成,轨道间平滑连接。斜面DE上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弹性系数 , 弹簧末端位于距D点竖直高度处,一质量的小物块从轨道AB上距B点竖直高度为处静止释放,经圆弧轨道滑上DE压缩弹簧。DE和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系数是 ,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其他轨道均光滑,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 x为形变量)(1)求小物块在C点的向心力大小;
(2)小物块能到达DE的距D点最大竖直高度;
(3)若小物体第一次返回AB时,受到平行于直轨道AB的阻力(已知),经运动到最高点,求小物块能到达距B点的最大距离x。
22. 据报道,2023年11月福建号航母成功完成了舰载电磁弹射实验,电磁弹射是利用运动磁场对闭合线圈的电磁力来驱动物体运动的。如图所示是某个电磁驱动的模拟场景,水平面上等距分布着宽度和间距都为L = 0.2m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通过控制使整个磁场以v0 = 20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两个放在水平面上的导线框a、b,表面绝缘,它们的质量均为m = 0.2kg、边长均为L = 0.2m、电阻均为R = 1Ω,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 = 0.2、μ2 = 0.4。两线框在如图位置静止释放,b恰能保持静止,a在安培力驱动下向右运动,然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已知a在与b碰撞前已达到最大速度,忽略a、b产生的磁场,以及运动磁场的电磁辐射效应,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导线框a与b碰撞前的最大速度和首次碰撞后a、b速度的大小;
(3)首次碰撞后a、b相距最远瞬间,a的速度为多大?若首次碰撞后到两者相距最远用时t = 3.5s,且在这段时间内a移动的距离Sa = 9.7m,则在这段时间内b的位移为多大?
23. 如图1所示,在空间内的O点有一粒子源,可沿xOy平面的任意方向发射速度大小为v0的带正电粒子。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圆形 , 与x轴的其中一个交点为Q。在该圆形区域外加一方向垂直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已知从O点发出的粒子恰好都不会进入圆形区域,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 。(1)求粒子的比荷;
(2)若粒子速度大小改为时,求能进入圆形区域的粒子从O点发射的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角度θ的范围;
(3)撤去垂直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如图2所示在空间内用垂直于x轴平行于yOz平面的足够大界面P将的区域分成Ⅰ、Ⅱ两部分,分别加上方向相反且平行于y轴,磁感应强度大小仍为B的匀强磁场,xOy平面内射入的粒子速度与x轴正向成 , 该粒子在Ⅰ、Ⅱ两区域内运动后会经过y轴上的A点,求A点与O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