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五)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人类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要探寻人类起源,下列最可信的依据是( )A、文献记载 B、考古发现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2. 考古学者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主要证据是( )A、历史书籍 B、历史传说 C、化石 D、科学实验3. 此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在遗址中发现3颗牙齿化石,1929年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这就是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此文字说明( )A、我国原始农业有了发展 B、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 C、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D、远古人类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4.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城市的出现 ⑤磨制工具的发展 ⑥出现金属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5. 近日,云南省委书计通过人民网欢迎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彩云之南”不仅风景秀美,更因发掘出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享有“东方人类故乡”的美誉。这一古人类是指(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6. 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A、炎黄战蚩尤 B、黄帝建造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7. 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蓝田人 C、山顶洞人、元谋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8. 人类发展历程中,先后使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劳动。右图劳动工具最能直接证明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状况,它提高了河姆渡人的生产能力,它是( )A、石器 B、骨耜 C、铜铲 D、铁铧9. 从图片中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如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判断出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10. 下图是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A、过定居生活 B、会人工取火 C、有爱美意识 D、进入新石器时代11. 《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时期 D、西周建立初期12. 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晚期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B、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C、敬畏祖先观念的产生 D、阶级分化的出现13. 《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14. 下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下列思想会记述在该帛书上的是 ( )A、“仁”的学说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C、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 D、“兼爱”“非攻”15. 春秋时期,齐国兴起之时,戎狄越过太行山向东侵扰,山戎乘机扰乱燕齐边境,中原各国岌岌可危,在此形势下,齐桓公打着某一旗号进行了征战,他打出的旗号是 ( )A、一匡天下 B、诸夏亲昵 C、尊王攘夷 D、寓兵于农16. 该工程是成都平原上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就地取材,采用竹笼和卵石以柔克刚,并充分地利用河流的弯道、崖壁的角度所形成的冲力,自然地控制着水量和水流方向。该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17.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 C、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等级制度确立18. 下表是不同史籍中关于启继位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益让(让位于)帝禹之子启……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
启……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表面)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
《韩非子》
A、启建立了夏王朝 B、启继位存在争议 C、禹死后其子继位 D、世袭制遭到破坏二、材料分析题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三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1)、目前已确认的我国最早的人类起源是哪一原始人类?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生存?(2)、材料二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开始出现这种现象?(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远古居民的典型代表分别是什么?20.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某班级同学开展“原始农耕生活”探究学习活动,请你一同参与。【作物种植】
材料一:如图所示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定居建筑】
材料二:如图所示
【工具进步】
材料三:从数百万年前人类出现开始,人们就使用石头作为工具。最初的石器是对石块进行简单的敲砸而成。距今20000多年前,为了提高石器的使用效率,出现了对石器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此后,到金属制生产工具出现之前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学史有法】
(1)、材料一的“稻谷”出土于哪一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遗址农业的发展与哪一流域有关?(2)、写出材料二中两处遗址中房屋的样式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处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分析“石头作为工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上述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材料属于我们研究历史的实物资料?(写出材料序号即可)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叔虞为周成王的胞弟,据传叔虞与成王玩耍,成王把桐叶剪成玉圭状,对叔虞说将用这个封他。……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这个故事史称“桐叶封弟”。
材料二
齐桓公改革: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晋文公改革: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
材料三
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
此鼎发掘于一座春秋大墓,墓主人是晋阳城的缔造者——晋国卿大夫赵简子。墓内出土二十七件青铜列鼎(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
(1)、材料一中的历史典故与哪一制度有关?周朝实行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2)、阅读材料二,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22.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动的时代,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材料二
战国时期,楚威王听说庄子贤能,派人重金邀请,承诺让他当宰相。庄子笑着对楚使者说: “千金是厚禄;宰相是高官。你却没见过用来祭祀的牛吗?好吃好喝供养几年,然后穿着漂亮的衣服送进宗庙里面去(宰杀)。……我宁愿(当一只野猪)快乐地在泥潭里面打滚,没有国事烦扰。”
—编译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材料三
战国时期,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天下怎样才会安定?”孟子回答: “定于一(统一)。”梁惠王又问: “什么样的人能统一?”孟子回答 :“不嗜好杀人的人能统一。夏天遇到干旱,禾苗干枯。 此时若下一场大雨,禾苗便重现勃勃生机。这种生命本能的力量,没人能够阻止。如今天下的各国君主,没有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如果有的话,天下百姓就会翘首企盼这样的人出现。真能如时雨润物般仁爱百姓的话,百姓就会源源不断地投奔而来,就像江河由高处向低处奔流一样自然,有谁能阻挡呢?”
—编译自《孟子☒梁惠王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争论的共同问题。并分析“争鸣”现象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庄子所属的思想学派,并归纳庄子的主要思想。(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及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