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房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 1. “南国春意暖,北国正冰封”诗句反映了我国地理位置的哪一特征(  )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差异大 D、地势落差大
  • 2.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省区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一黑一一长春 B、乙——豫——济南 C、丙——粤一一郑州 D、丁一一云——昆明
  • 3. 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 4. 某采购员到下列四地采购农产品,对应正确的是

    A、甲——辽宁省——小麦 B、乙——广东省——花生 C、丙——河北省——大米 D、丁——黑龙江省——大豆
  • 5. 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沿36°N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秦岭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 D、太行山
    (2)、图中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高原是(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我国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B、东高西低、三级阶梯 C、南高北低、三级阶梯 D、北高南低、三级阶梯
  • 6. 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的共同特点是(  )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大 D、水能资源丰富
  • 7. 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  )
    A、上游治理草地的退化、荒漠化 B、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堤坝,严防决堤 D、解决凌汛带来的问题
  • 8. “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 B、季节变化大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9. 读“秦岭––淮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甲地的1月平均气温高于0℃ B、通常乙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小于800mm C、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乙地旱地为主,甲地水田为主
    (2)、有关图中甲乙两地生活习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地气候湿热,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B、乙地的传统体育运动有滑雪、赛马 C、甲地河流无结冰期,水上运输便利 D、乙地人民午餐、晚餐多食用米饭
  • 10. 家住黑龙江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南北纬度的差异  B、东西经度的差异 C、地形地势的差异 D、海陆位置的差异
  • 11. 有关中国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B、人口总数世界第二位 C、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特点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 12. 读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分布规律,判断A城市是(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2)、下列关于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A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B、城市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C、城市C位于亚热带,属于湿润地区 D、城市D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多雨
  • 13.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煤炭 B、耕地、天然气 C、土地、森林 D、森林、石油
  • 14. 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②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
    ③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④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 15. 读我国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山脉名称:A是;B是
    (2)、①河最显著水文特征是 , ②所在省的行政中心
    (3)、A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
    (4)、图中阴影部分属于(干湿地区),该地区所属带(温度带)。
  • 16.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海洋的名称:甲海;乙海;丙海;丁海。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台湾省、、云南省。(填省区全称)
    (3)、与蒙古以及日本相比,我国是一个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