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备考攻略】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练专题02光学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2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光沿直线传播

  • 1. 为了中小学生在清晨或夜晚出行的安全,校服设计者增加了具有强反射性能的反光警示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校服上的反光条是光源 B、看到黄色的反光条是因为发生了色散 C、光被反光条反射后传播速度大于3×108m/s D、能够看到反光条是因为光在反光条表面发生了反射
  • 2. 夏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同学们在校园内的浓密树荫下乘凉时,看到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这是由光的形成的;同学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宣传板上的安全警示信息,这是因为光在宣传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 3. 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 B、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慢 D、越野车离后视镜越近像就越大

四、光的折射

  • 4. 小红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红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小红想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现象,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作出正确解释的是(       )
    A、 B、 C、 D、
  • 5.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O点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法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

  • 6.  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图丙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试问:

    (1)、甲图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度;
    (3)、图乙中的把光屏向后翻的目的是为了
    (4)、由图丙可以得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五、平面镜成像实验

  • 7. 小红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白纸、火柴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立在白纸上,使其(选填“有膜”或“无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实验时为了确定点燃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选填“A”或“B”)侧观察,同时移动未点燃蜡烛B使其和A的像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
    (3)、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红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不变”)
    (4)、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B的底部边缘画圆圈,记录在白纸上,再测出的蜡烛A圆圈的右侧到直线的距离即物距u=2.38cm , 如图乙是蜡烛A的像B的圆圈所在位置,则像距v=cm
  • 8.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 , 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蜡烛A这一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2)、移去蜡烛B , 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k2 , 则像k1的像距为图乙中的(选填“v1”或“v2);若在图乙中k1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能看到(选填“只有k1”、“只有k2”或“k1k2)

六、能力提升

  • 9. 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 10.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cm。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1)、最好选用玻璃板(选填“茶色、“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位置观察,移去蜡烛B后,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虚”),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填“反射”或“折射”)。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 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选填:在原地不动;先向左移再向右移;向左移动;向右移动)

七、直击中考

  • 12. 中华典籍《周礼·考工记》中有“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记载,这是一种通过日出、日落时细杆的影子进行辨方正位的方法(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 13. 诗句“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描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太阳刚升起时,从瀑布溅起的水雾中可看到彩虹,此现象属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小孔成像
  • 14. 下列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应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镜中的像变小 C、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 15. 小红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置于水平底座中心,激光笔可沿弧形轨道移动,且保持激光始终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

    实验次数

        AOP

        POB

        1

        90°

        90°

        2

        65°

        115°

        3

        42°

        138°

        4

        18°

        162°

    (1)、为了在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应在平面镜上方喷些
    (2)、多次改变激光笔在轨道上的位置,小红调整视角,均能观察到反射光OB挡住入射光AO的现象,如图2所示,将长方形纸板与AOOB所在平面重合,其底边PQ紧贴平面镜,在纸板上即可显示出入射光和反射光,多次测量纸板和平面镜的夹角。

    上述实验中测得的夹角均为90° , 则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在平面和平面镜相互

    在纸板上过O点作出底边PQ的垂线ON , 则ON与镜面 , 可知ON为法线,由可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3)、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依次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入射光线AO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ONNOBAON的大小
  • 16.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完全相同的电子蜡烛AB等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否有关。其中薄透明玻璃板与水平纸面垂直。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点亮的A放在玻璃板前,用刻度尺测量;白纸将未点亮的B放在玻璃板后,不断调整B的位置。直到从各个角度观察BA的像 , 用刻度尺测量B到玻璃板的距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改变 , 仿照步骤(1)再做1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 17. 如图所示,水槽内装满水,槽底有点光源S,紧贴右侧槽壁竖直固定一平面镜,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又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

    ⑴画出P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P';

    ⑵将S点到P点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 18. 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透明玻璃板/平面镜),并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此时,蜡烛B所处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
    (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直接/隔着MN)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 19. 激光束AO由空气斜射向水面,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 20.  【善于观察,勤于动手】

    小江为同学们表演魔术:如图甲所示,将一个正面开口的空箱面向同学,箱子的顶部中间有一个豁口。将一个棋子从顶部的豁口放入,从正面看去,棋子竟“不翼而飞”。小丹猜想箱中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她找来薄玻璃板、方格纸、笔、刻度尺、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进行探究,如图乙所示。

    (1)、将一张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薄玻璃板放置在方格纸上;
    (2)、将棋子A放在薄玻璃板前,棋子B放在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棋子像的大小与棋子的大小。在方格纸上记下棋子A和B的位置;
    (3)、移走棋子B,将光屏放到棋子B的位置,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棋子A的像;
    (4)、改变棋子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发现棋子A的像与棋子A始终在方格纸的同一条直线上。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薄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可知,棋子的像与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次数

    A棋子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B棋子的像到薄玻璃板的距离/cm

    1

    5.00

    5.00

    2

    6.50

    6.50

    3

    10.00

    10.00

    (5)、实验表明,棋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棋子关于镜面
    (6)、请在图丙中作出点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