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当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习俗的体育健儿齐聚成都,2万多的大运会志愿者们从赛事服务、礼宾接待到场馆运行、文化展示,都尽显东方古国的热情周到。这些大运会青年志愿者能够(     )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活出生命的精彩④消除不良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每个人都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B、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D、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 3. 雷锋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到:“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

    ①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会  

    ②个人的幸福生活是社会给予的

    ③个人应当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只要融入社会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4. 某校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请综合下列事例,确定同学们最贴切的实践主题是(     )

    事例一: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科技馆做志愿者

    事例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A、科技知识我学习 B、亲社会行为我参与 C、助人为乐我奉献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5.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故宫回声》、《古画会唱歌》、云游故宫等十多个项目,让我们从多角度欣赏故宫、了解故宫。这些做法说明(     )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传播文化不应受规则的约束 D、互联网大大促进了资本的流动
  • 6. 下列对右边漫画主题的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

       

    A、网络能传播正能量 B、网络促进经济发展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网络促进文化传播
  • 7.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②青少年要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③青少年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要远离网络④青少年上网成瘾率较高,需要加强引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8. 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您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社会规则限制自由 B、遵守规则需要自律 C、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D、规则具有强制性
  • 10. 珠海航展期间,珠海交警出台了一系列交通管控措施,如实施单双号限行、设置航展公交专用道等,最大限度地保障航展展区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这表明( )
    A、社会规则可以确保秩序的实现 B、维护社会规则只能依靠强制措施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建立规则只是为了方便交警工作
  • 11. 2023年1月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正式实施。新规打破了按“身高”作为儿童优惠票的标准,实行按“年龄”的标准。此调整说明(   )
    A、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定自由 C、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D、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 12. 一名女子遛狗没拴狗绳,狗突然窜向一小孩,致使小孩受到惊吓,孩子的妈妈看到后就找该女子理论,该女子面对赶到现场的警察依然口出狂言,威胁恐吓孩子妈妈。该名遛狗女子错在( )

    ①缺乏对规则的敬畏    
    ②没有尊重他人

    ③没有学会欣赏他人    
    ④没有学会换位思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3. 对于下边漫画《谦让》所反映的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礼貌待人,信守承诺 B、谦逊待人,平等交流 C、尊重他人,换位思考 D、真诚待人,欣赏他人
  • 14.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下列行为能体现此良好品质的是( )
    A、小吴聚餐时践行光盘行动 B、小周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C、小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 D、小王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 15. 年约八十,陈金英老人的服装厂因经营不善欠下巨款,她没有申请破产保护,而是选择独自承担债务,承诺还钱。十载努力,陈金英老人终于在九十岁时还清所有债务。陈金英老人的故事启示我们(       )
    A、服从集体,放弃自我 B、学会尊重,用心关怀 C、诚信做人,言而有信 D、文明有礼,态度谦和
  • 16. 名言警句、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内涵,给现代人智慧启迪。对以下名言警句或诗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互相尊重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遵守规则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       ④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文明有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春节期间,王某驾驶汽车与刘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造成刘某当场死亡。王某驾车逃逸,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 18. 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A、捡到财物,拒不归还 B、闲来无事,谎报险情 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 19. 2022年11月30日上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劳荣枝上诉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审判最终维持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劳荣枝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劳荣枝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③剥夺政治权利在刑罚处罚中属于主刑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0. 小张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竞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万般无奈,小张要用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
    A、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B、到律师事务所求助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向公安机关举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则一在杭州亚运会比赛期间,看到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规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规定,禁止电鱼、毒鱼、炸鱼等破坏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的捕捞行为。

    (1)材料一中的两个规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请简要谈谈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材料二   2023年2月5日,事主王先生一家人驾驶小轿车途经吉阳区鹿回头路帆船港路段时,见违法行为人王某光着膀子驾驶车辆停在路中挡住其正常行驶,王先生于是摁了两声喇叭示意王某让行,王某因此心生不满,驾驶车辆调头倒车、逆行堵住王先生车辆,致其无法前行,并造成过往车辆无法正常通行。事主王先生遂向当地公安局报警。最终,三亚市公安局吉阳分局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1000元。

    (2)请从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角度,评析材料二中王某的行为。
  • 22. 材料一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上交朋友、发祝福、玩游戏、抢红包、学习、问医、购物……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材料二

       

    (1)、通过材料一,谈谈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作用?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漫画中的青少年提出几条建议,帮助他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守法用法的意识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某校开展了以“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普法活动,请你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法治在线】

    王某和丈夫谷某,制售假药,涉案金额巨大。法院依据刑法相关内容作出判决,认定两名被告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50万元,判处谷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50万元。

    (1)请你判断【法治在线】中王某和谷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并说明依据。

    【模拟法庭】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稚嫩而又干脆利落的声音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始。市法院少年庭的法官来到某中学,组织并指导学生举办了一起盗窃案的模拟庭审。“模拟法庭”之后,少年审判庭的法官为同学们作了点评,指出模拟庭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以案说法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警示同学们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

    (2)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开展模拟法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防微杜渐】

    大量案件表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多存在以下问题:说谎欺骗,道德品质差;厌学逃学,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守法,法治意识淡薄;沉迷网络游戏,自制力弱……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罪犯”,几乎是大多数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

    (3)结合【防微杜渐】的内容和本次的活动主题,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出发,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