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同步练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书写
-
1. 看拼音写词语
雨一来,花的学校fàng jià了。花孩子们冲了出来,他们yáng起shuāng bì , 互相问好,在绿草地上tiào wǔ、kuáng huān。这时候,他们néng gòu尽情游戏,不用担心被fá站墙角了。
二、选择题
-
2. 下列词语注音、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放假(jià) 罚站 足购 B、衣裳(sháng) 笛声 降落 C、造假(jiǎ) 所有 互相 D、簌簌(shù) 足够 交互3. 下列句中有新鲜感的短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把花儿当作人来写,充满奇特的想象。) B、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体现花孩子们对妈妈的爱和对家的渴望。) C、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形象地写出了花孩子们上学时学习的样子。) D、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写出了花儿着急上学的情景。)4. 下列有关修辞手法说法错误的是( )A、“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一句是比喻句。 B、“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一句是拟人句。 C、“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一句是反问句。 D、“春天花儿开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争奇斗艳,有的芬香四溢。”一句是排比句。
三、填空题
-
5. 查字典,填一填。
荒:①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②荒凉,偏僻;③庄稼没有收成或严重歉收;④不合理,不正确。
“荒”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 再查画。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荒村 饥荒 荒唐 开荒
6. 辨字组词。裳 扬 猜
赏 杨 情
7. 照样子,写一写。一群一群
急急忙忙
8. 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潮湿而润泽的。
:荒凉的原野。
:接触、碰撞。
:学生的课业,家庭作业。
9. 交流平台。学了《花的学校》一课,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毛毛虫:《花的学校》作者是 , 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哲学家,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出版过《》《》等五十多部诗集。
小豆子:本文选自的儿童散文诗集《》。描写了花孩子们在绿草上、狂欢,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冲出来以及这三个场景,表现了花孩子的。
小蜜蜂:本文以“花的学校”为题,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文中许多有新鲜感的词语充满了情趣。当读到“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时,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四、信息匹配
-
10. 阅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1)、快要放假(jià jiǎ)了,我知道一个地方有美丽的假(jià jiǎ)山和池沼,我们一起去那里玩吧!(2)、妈妈给花儿买了新衣裳(shang shāng) , 她非常开心。(3)、在这荒(huān huāng)芜的沙漠里,能感受到的只有热浪,似乎一切都将消逝。11. 选一选,填序号。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A.喜悦 B.喜爱 C.花很多
D.出现得快 E.可爱 F.快乐生长
(1)、“一群一群”说明 , “突然”说明。(2)、“跳舞”“狂欢”形象地写出了花的心情和在雨中的样子。(3)、作者把花朵想象成的孩子,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花朵的之情。五、语言表达
-
12. 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完成练习。(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这句话把东风当作来写,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请运用这种修辞方法仿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2)、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仿写排比句)(3)、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六、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理解。
花的学校(节选)
①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④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的。
⑤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⑥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在选文第1自然段中的“口”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最后一自然段中将“树枝”“雷云”当作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枝、雷云的场面。(3)、请你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个句子,再写一个句子。(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读第2自然段时,应读出花儿的兴奋和场面的热烈。 B、画线句子中的“冲”字用得生动形象,表现了花孩子们期待出去玩耍的急切心理。 C、作者用“他们”来称呼花,而不用“它们”,是因为作者把花当作孩子,表现了作者对花的喜爱。 D、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刻画了一群不爱学习、贪玩的花孩子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