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观湖光山色,领lüè____ 自然之美,多少亭台楼阁,因自然与人文的完美ró nɡ ____ 合而更具魅力。千百年来,胜境名楼,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慕名而往,黄鹤楼的诗、岳阳楼的记、滕王阁的序、沧浪亭的联……无数名篇佳句, (A. liáo B. liāo)人心弦。

    (1)、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①领 lüè ②rónɡ 合

    (2)、加点字“撩”在文中正确的读音是(  )
    A、liáo B、liāo
  • 2. 文学社打算编一本题为《浮沉人生——古诗文经典作品赏析》的集子,用来激励逆境中的人们,你认为可以入选的作品选项是(    )

    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陆游《游山西村》 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王维《竹里馆》    ⑤崔颢《黄鹤楼》    ⑥刘祯《赠从弟·其二》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 3. 研读并完成下面古诗文整理任务单。

    君子之志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志之高

    ,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志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志之美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志之达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志之远

      ,

    李白《行路难(其一)》

    君子之志,无关私利在乎家国,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言:“”。

  • 4. 阅读艾青的两首诗,完成表格。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阳光在远处

    阳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 阳光嘻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方法归纳

    《我爱这土地》

    《阳光在远处》

    方法一:① 

    本诗写于 1938 年 11 月 17 日。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桂林。

    本诗写于1932 年 2 月 3日,苏伊士河的一艘客船上。22岁的海外游子在辛劳中奔波。一边打工,一边读书,一次又一次经受了异国他乡的世态炎凉。

    方法二:关注主要意象

    土地

    方法三:关注关键语句

    ③ 

    暗的旅客的心啊。

  • 5. 通常人物在小说文本中的第一次正式出现被称为“人物出场”,《水浒传》中的“人物出场”设计精心,请一起参与整理完成下表。

    出场设计

    作  用

    举     例

    塑造人物

    a.描外貌: 如第十四回“似秀才打扮,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穿一领 皂沿边麻布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銮带,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面 白须长。” 这是① (人名)的出场。

    b.展性格: 如第十八回“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 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 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 这是②    (人名) 的出场。

    a.牛二出场被杨志杀死,使得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

    b. “踢杀羊”张保出场,才有了石秀与杨雄相识并结拜为兄弟。

    调控节奏

    如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④】(补全回目),其中林 冲所打人物的出场使得小说的节奏即刻变得紧张起来。

  • 6.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小巷斫琴人

    ①淳朴温和的民间韵味。

    ②2寻声暗问,弹唱者是一位叫李加涛的斫琴人。渐次响亮的弹唱声暴露了他的栖身地,城中村一个简朴幽静的民居。黑漆大门开着。两间南屋和三间北屋守护的小院,优雅得让人内心一颤。东植荷花,西育芭蕉。南屋外墙上挂着三五竹筒,竹筒开裂处有马齿苋探出许多细嫩的茎,开出红的、黄的、粉的小花,就像在乡野上那样,坦然率真,健康茁壮。

    ③一个清瘦的男子迎了出来。他四十出头,脸庞瘦长,看上去很像文弱的书生。这个腼腆羞涩的男子是诸城百年以来第一个斫琴人。民国初年,诸城派斫琴师北上南渡,诸城古琴之音成了人们绵长而忧伤的回忆。

    ④李加涛缘何结谊斫琴,他的故事有无奈,有忧伤,也有咀嚼不尽的幸福。大李曾在一家大型木器厂上班,妻子是木器厂的女工,夫妻俩就像螺栓螺母一样,牢固着一个温馨的小家。后来,企业经营不善,夫妻双双下岗。妻子的满面愁容和儿子的无邪笑容犹如两张碟片反复播放,尖细的唱针划痛的是他的心。他像一截被抛弃的木头,唤醒他的是铁锯刨子。他蹬着三轮车,拖着铁锯刨子木头,以及沉重的家庭负累,穿梭于各个居民小区,给人家打家具、搞装修。他起早贪黑,午饭冷馒头蘸热水,晚上铺几块木板,睡在工地上。就在个人创业稍有起色之时,那些吃过的苦、遭过的罪,无情地折磨着他的胃部。等他做完胃部切割手术,在病床上费力地用手臂撑起瘦弱的身体时,恍惚中,他看见一块木头被分解,被剥离,被暴晒,被淫雨侵袭得处处霉斑。

    ⑤凡俗日子就是一堆坚硬粗糙的木头,只有诚实生活的人才像铁锯那样投入,发现木头的纹理之美。仿佛一个溺水者,搭救大李上岸的是一块木头。

    ⑥多年以后,大李依然记得那个秋日的黄昏,在暮霭洒入庭院,儿子鸟雀一样蹦蹦跳跳的脚步让暮色变得温暖迷人。开学第一天,儿子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古琴社团,央求爸爸给他准备一张古琴。在无力购买和无力出门打工的双重困境下,大李的目光落在庭院里那堆长长短短的木头上,那些走失的木屑如雪花飘然而至,而后,锯木声、刨木声、敲打声,以及咳嗽声,宛若梦境一般出现。他要给儿子斫一张古琴让粗糙的木头涅槃重生长出绿叶的手指长出鸟鸣和南风的合奏

    ⑦古琴的斫制时间漫长,斫制、灰胎、推光等每一步均须精细打磨。大李告诉我们,他 专事斫琴以后,把儿子用过的那张古琴命名为“凤来仪”,那是他斫木求音的初始,寻常木 头由笨拙的家具朴素转身,成为接通人间天籁与良操美德的乐器。那张耗时半年的古琴经由 儿子的手进入校长的视野时,校长就像看见了传说里的大舜古琴一样,惊得张大了嘴巴: 是诸城人斫制的古琴!

    ⑧大李斫琴已十年。斫一张琴,须一百多道工序,斫制三年。其中,髹漆最为耗时。说 到漆,大李不说大漆致人过敏,而把它视为牙齿锋利的动物:大漆“咬”人呢,不要碰琴板。回忆被大漆“咬”过的情形,大李依然心有余悸。初学斫琴的他,不知道看似如稀泥一样柔 软的大漆,却像野兽一样桀骜不驯。他未戴手套口罩,赤手上阵。结果,手臂、脖子、腿脚 都被大漆“咬”出红红的小疙瘩,越挠越痒,疙瘩越多,疼痒难耐,呼吸困难,就像喉咙里 塞了一块木头,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苦不堪言。斫琴,是双手在木头上的一次危险而快意 的旅行,是用大漆灰胎将高山流水、清风明月永久贮存的一次精神冒险。

    ⑨南风缓缓吹,古琴悠悠响。我们踏上归途时,依稀有琴声萦绕耳畔。木头是斫琴人和丝弦唤醒的而木头和丝弦又唤醒了一个木匠。他在琴胚上精心雕刻着图案雕刻着美好生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将思维导图填写完整。

    (2)、研读,品文章之味。

    研读内容

    研读路径

    车从东关大街驶入鞠家村东巷,仿佛喧哗的瀑布 跌入沉静的潭水,座座平房古朴安静,一如水底的礁石。小巷中有琴声流淌,还有歌声,犹如随流飘扬的 桨声渔歌,透露出古密州淳朴温和的民间韵味。

    ①关注开头 。请分析第①段在全 文中的作用。

    这是诸城人斫制的古琴!

    ②关注句子重音。请从重音角度 设计句子的朗读并简述理由。

    他要给儿子斫一张古琴,让粗糙的木头涅槃重生,长出绿叶的手指,长出鸟鸣和南风的合奏。

    ③关注语言表达技巧。请品析句 子的表达效果。

    木头是斫琴人和丝弦唤醒的,而木头和丝弦又唤 醒了一个木匠。他在琴胚上精心雕刻着图案,雕刻着美好生活。

    ④关注结尾。文章结尾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 7.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曾昭安

    1835 年 10 月的一天,著名诗人普希金收到作家果戈里的来信,信中说:“我想开始动 手写《死魂灵》,故事拉得很长,将是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果戈里为何在动笔之 前给普希金写信呢?

    原来,《死魂灵》的故事素材是普希金提供给果戈里的。普希金在读了果戈里的《钦差 大臣》之后,深感果戈里是一位天才的讽刺作家。正巧,他有一个“骗子购买灵魂”的故事,富有讽刺意味,而自己又驾驭不了这种风格,于是就想到了果戈里。在一次交谈中,他毫无 保留地倾其所有。果戈里深受感动。

    陆游尝言: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普希金没有将“妙手偶得 ”的素材专享,而 是拱手相让于同道,使之大放异彩。普希金的“让 ”源于他看重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 是文学事业的发展。这样的“让 ”体现了高尚的利他精神、无私的胸怀、助人的风范。这一 让成就了果戈里,也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作出了贡献。

           苏轼被贬谪黄州时,常有文人雅士与其往来聚会。一天,道潜和尚拜访苏轼,适逢苏轼 外出不在,道潜和尚见苏轼书桌上有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吟罢不禁拍案叫绝。工夫 不大,苏轼回来了。道潜和尚拱手说:“先生这首词高亢豪迈,意境开阔,真可说得上是词 中上品。”苏轼听了笑道:“词虽好词,却并非敝人所填写,这是季常的作品呀! ”

    道潜和尚忙问详情,苏轼说: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和季常诗词唱和,听了季常吟诵的这首词,当时就觉得此乃惊世之作。于是,暗记在心,天亮我就把它记录了下来,你说,这首词难道能算是我的作品吗? ”后来道潜将此言转述与陈季常,季常不由哈哈大笑:“有些人偷文章挖空心思,而子瞻却把自己的文章送给别人,实在令人佩服啊! ”

    常耳闻有巧取豪夺、剽窃他人创意者,却少听说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冠以他人名头的。苏 轼一梦,愧煞多少人!都说文人相轻,苏轼这一“让”却让人看到一个文学大家的风度和修为,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多次被贬,但却能保持豁达能写出那么多流芳后世的词作,从这一“让”中就能找到原因。他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正可谓 “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 ”。

    丰子恺曾翻译了日本文艺评论家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著作《苦闷的象征》,当他正要将 译本付梓时,忽然得知鲁迅先生也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并已经交付北新书局出版。丰子恺 觉得为难,再三考虑,便特地去拜访鲁迅先生:“我要早知道先生在翻译,我也就不会再译 了。”鲁迅笑着说:“我也一样。”

    鲁迅又说,在日本,同一本书可以有三四种译本,因此《苦闷的象征》两个译本都可以 出版。但他担心自己译本的出版,会影响初登文坛的丰子恺的译本销路,所以决定暂不出版 自己的,把机会留给这个崭露头角的年轻人。1925 年 3 月,丰子恺平生第一部译作《苦闷 的象征》在商务印书馆问世。

    鲁迅这一“让 ”是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源自他心底无私。淡泊名利,摒弃私心杂念,才会懂得谦让。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一个人事事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永 远都不可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利益得失面前,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性,就能赢得他人的敬重。

    人言谦让是种美德,但有一种“让”,是将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出去,较之平等关系上的“谦让”,这种“让”境界更高,更让人仰视。

    (1)、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要求题目简洁且直接表明观点。
    (2)、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吗? 请阐述理由。

    [安徽省桐城市西南·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间宰相张英邻家造房占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不服,修书一封到京城求张英主持公道,张相爷看完书信回了一封信,内容: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书羞愧并按相爷之意退让三尺,邻家人见相爷家人如此胸怀,亦退让三尺。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游桃花记

    [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①。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②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③ ,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又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④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 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⑤ 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 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 谓功罪半之矣。

    (有删改)

    【注释】①秾华: 繁盛、娇艳。②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 号花朝节, 又称花朝。③榼:古时盛酒的器具。④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⑤陶征君:陶渊明。

    (1)、用现代汉语写出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有桃花蓊然 ( ) ②乃从花篱外要路客( )

    ③不问生熟妍丑( ) ④而顾视纱巾缥袖 ( )

    (2)、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

    (3)、文中作者去南城看桃花时的心情怎样?请紧扣文中内容阐述。
    (4)、文末写道:“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宋]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郑思肖(1241 年-1318 年),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本诗写于南宋 灭亡之后。

    请从抒情方式切入,联系全诗赏析画线句。

  • 1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几天前,某中学九年级班主任吕老师接待了一位来访的学生家长。

    吕老师:小 A 他突然和你闹别扭,总有个原因吧。

    家  长: 我猜是因为 QQ 密码!从他申请 QQ 开始,他的密码一直对我们家长公开,我们也一直很信任他,从来没有偷看过他的空间啊聊天记录啊什么的。那天他突然说自己年满14 周岁了,要有独立空间了,我们不能再掌握他的密码,不能监控他!

    吕老师: 他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家  长: 但是我不能不管啊!

    要求:请就材料中“管不管”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评论。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有据,120左右。

  • 1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马尔克斯

    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泰戈尔

    以上两位名人的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 16 行。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