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 B、播放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0s C、洗澡水的适合温度约为40℃ D、初中生跑完100m的时间约为9s。2. 如图是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3. 北京冬奥会上,年仅17岁的中国小将苏翊鸣夺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向下俯冲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场地为参照物,滑雪板是静止的 B、以场地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C、以滑雪板为参照物,场地是静止的 D、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场地是运动的4. 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始终存在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大,测量的精确度越高 D、测量长度时要估读,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好5. 如图所示,各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A、 B、 C、 D、6. 进入中学以来,很多同学学会了洗衣服,自理能力不断增强。下列关于衣服晾晒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衣服上水分蒸发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为加速蒸发应将湿衣服晾在密闭的室内 C、湿衣服上的水只有气温在0℃以上时才能蒸发 D、把衣服展开晾晒是通过提升温度来加快水分的蒸发7. 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 D、大寒,滴水成冰8. 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了。下列有关“天宫课堂”的声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大直播电视音量是增大声音的音调 B、航天员讲课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C、在地面上听到王亚平的声音,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D、声速大小不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9. 关于体温计和温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使用不能超过其量程 B、温度计的液泡充分接触液体后应立即读数 C、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液面相平 D、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测前必须甩几下10.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11. 如下图所示的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糖汁成型“糖画”——熔化放热 B、 樟脑丸“消失”——升华吸热 C、 湿手被“吹干”——液化放热 D、 寒冬窗玻璃内侧生“水珠”——汽化放热12. 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中,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13.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s时甲在乙的前方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14. 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则在标准大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标准大气压
物质
固态氢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59
﹣218
﹣117
﹣39
物质
液态氢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253
﹣183
78
357
A、在﹣200℃时氧是液态 B、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容器里-39℃的水银的状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将氢和氧放在﹣255℃的环境中较长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温度,氢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5. 音乐节上,悠扬的笛声是由笛内空气柱产生的;我们能区分笛声和钢琴声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16. 人耳可听声音的频率有一定范围,高于Hz的声音叫超声波;如图所示的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两个声音是(填编号)。17. 噪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严重污染源,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图是噪声波形图;图丙是在处控制噪声的。18. 若用同一刻度尺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7cm,12.65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这本书的宽度应记为cm。19. 梓诚同学乘车回家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树相对地面又是静止的,可见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20. 比较物体的快慢可以采用运动相同路程比较运动的方法。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速度之比为4:3,行驶路程之比是5:6,则它们的时间之比是。21. 一辆车在高速公路上经过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为40m/s,则这辆车(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法规。若该车以图乙的速度行驶,从标志牌开到乌鲁木齐需要分钟。22. 山城重庆的车辆世界闻名,能上天入地、穿楼穿隧道。如图所示,一辆洒水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进行洒水工作,在进入隧道前,距隧道口519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3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则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m/s。在进入隧道前,洒水车距隧道口360m时,步行于隧道内某处的赵洋刚好听到洒水车的音乐声,她立刻向隧道前或后两个方向跑,都刚好能跑出隧道进入开阔地带,避免水溅到身上。如果赵洋跑动的速度恒为3m/s,则该隧道的长度为m。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个小题,第23小题2分,第24小题5分,第25小题9分,第26小题9分,每空1分,共25分。)
-
23. (1)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得物体长度应记为cm;
(2)停表的读数时间为s。
24. 黄颖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停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小车在起点、中点s2位置、终点s1位置的时间,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原理是;
(2)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其原因是;
(3)若斜面长s1=120cm,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m/s,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m/s;
(4)若他在测量时间开始时,提前按下停表开始键,则测出的速度会偏。
25. 蒋乾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如图所示。(1)除了图甲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应将(选填“碎块”或“整块”)固体物质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固体 , 以便于观察试管中物质的状态变化;
(3)实验前,温度计测得固体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4)实验过程中,加热到45℃后,小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观察到第1.5min时试管内出现液体,第4min时试管内固体全部变成液态。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请用笔画线,将图像补充完整;
(5)分析实验图像可知,该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
(6)接下来找到另外的几种固体重复多次实验,这么做的目的是;
A.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便减小误差
B.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以便寻找普遍规律
(7)佳欣同学也用该固体和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根据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则佳欣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26. 物理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安装实验器材应先确定(选填“A”或“B”)的位置;
(2)甲图的实验装置组装存在的明显错误是;
(3)如图乙AB两图所示,是实验中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温度/℃
85
86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4)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由实验可知:第7min时水开始沸腾,水沸腾时需要 , 但温度;
(5)进一步分析表格可得到当时水的沸点为98℃,可见当时气压(选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
(6)实验中看到,有大量的“白气”从烧杯口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
(7)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像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27题9分,28题8分,共1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
27. 一物体定向直线运动时,先以10m/s的速度运动了20m,然后静止了10秒钟。又以15m/s的速度行驶了4秒钟。求:
(1)前20m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后4秒物体的路程是多少?
(3)物体的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8. 如表所示,是某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列车按时刻表正常运行时,求:(1)昆山到无锡的里程为多少km?
(2)昆山到无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如果列车全长200m,它以(2)中的速度完全穿过一条隧道时,用时1min,则该隧道长度为多少?
时间
上海
昆山
苏州
无锡
到站时间
09∶45
10∶10
10∶20
发车时间
09∶05
09∶50
10∶15
10∶30
里程/km
0
65
100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