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第16课 三国鼎立)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马陵之战2. 三国中蜀的地方最小,只有今四川一省,其云南、贵州,全是未开发之地。由此可见,蜀国谋求经济发展可( )A、发展海外贸易 B、改善与魏关系 C、开发西南地区 D、积极联系台湾3. 《三国史话》中记载,某战役中“黄盖又进火攻之计……把曹兵打得大败”。此战役为( )A、桂陵之战 B、涿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4. 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 )A、推翻了东汉政权 B、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基5. 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 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A、主要缘于南方政局动荡不安 B、有利于曹操完成北方的统一 C、奠定了国家重新统一的基础 D、大大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6.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 )A、曹操、刘备、孙权 B、曹操、诸葛亮、孙策 C、曹丕、刘备、孙权 D、曹丕、诸葛亮、孙权7. 有学者评价曹操是被两场战役框定的军事家,这两场战役先后决定了他能够统一北方但统一不了中国的局面。这两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淝水之战8.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9. 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3世纪初,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B、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C、200年,曹操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D、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10. 《后汉书·汉献帝本纪》记载:“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C、使北方地区重新陷入了分裂 D、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11. 关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不同史书有不同的记载。《三国志》认为刘备声望高促进了刘孙联合;《江表传》认为刘备兵力少,作用甚微。据此可知( )A、研究历史需要多重证据 B、历史真实无从考证 C、文献史料记载不容置疑 D、历史解释殊途同归12. 下图所示的《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国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A、成都 B、长安 C、洛阳 D、建业13.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该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杭州 B、台湾 C、福建 D、广州二、材料分析题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摘编自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位?请用一两句话说明原因。(2)、材料二中这首词所描述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次战役对当时的局势有什么影响?(3)、小历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小史同学则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