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快速提分训练 考点18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1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漫画《肯做好事,还要会做好事》(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全面把握客观实际,是肯做好事达到积极效果的前提
②方法论比世界观更重要,“会做”比“肯做”更不容易
③辩证否定实质是扬弃,“会做”是对“肯做”的否定
④正确发挥能动性,才能实现由“肯做”到“会做”的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 “人见佳山水,辄曰‘如画’,见善丹青,辄曰‘逼真’。”清代画家王鉴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审美体验。可见,“如画”与“逼真”( )A、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B、表明事物的存在受到主体认识和体验的制约 C、说明观念可以无限趋近于客观现实 D、反映了山水与丹青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3.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柳树被古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柳树根系发达,古人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并营造了“细柳夹道生”(刘桢《赠徐干诗》)的景色。20世纪末以来,研究人员利用柳树能吸收并转化土壤中污染物的特性将其用于生态修复。由此可知( )①柳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反映
②柳树根系发达的特性是人们利用其固堤护路的前提条件
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
④形象思维的运用使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
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 每当鲜花盛开的季节,赏花者纷至沓来。某公园用“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度”“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等宣传语,代替“禁止折花”“摘花可耻”等警示语,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违规摘花的游客明显减少。该现象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就能变革客观现实
②人的思想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思想观念具有能动性,不受制于客观现实
④客观现实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 2024年3月28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宜昌组织开展中华鲟保护宣传和增殖放流活动,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年度成功培育超过百万尾放流规格中华鲟幼鱼,将对补充中华鲟自然种群发挥重要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
③要在把握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
④人类可以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出新的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 墨子思想十分丰富,他主张以兼爱为本。他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都是由于“不相爱”引起的。他认为,一切灾害都产生于“别”。所谓“别”,即偏爱、自私。各自从偏爱出发,亏人以遂其私,所以产生了“交相恶”。拯救的办法是“以兼易别”。所谓“兼”,即每个人都毫无分别地爱一切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兼爱来免除灾害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②兼爱可以免除灾害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③“不相爱”引来祸篡怨恨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毫无分别地爱一切人免交恶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的现实的改变世界的能动性哲学精神之深刻把握,充分体现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一段话中: “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有( )①在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战争具有失败的可能性
②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物质条件许可范围
③要取得战争胜利需在物质条件范围内遵循利用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 2024年2月26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位于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并在国际上首次认证了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特的宇宙线的起源天体。未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将可能探测到更多的千万亿电子伏特乃至更高能量的宇宙线的加速源,有望解决银河系宇宙线起源之谜。这一发现说明(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自然界事物的存在需要人类的科学发现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可见,诗歌创作中“入乎其内 ”又“ 出乎其外 ”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C、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个人与社会的统一11.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出自《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时与势的思考,直到今天,这一观点对于小到个人行为、大至治国理政,仍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这给我们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要尊重和把握规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③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下图漫画《轿子没了,“老爷”仍在》(孙德民)蕴含的哲理( )A、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可以存在不同的认识 D、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主观世界13.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鸟禾纹盆、龟形陶香、鹰形陶豆、鸟形象牙匕、“蚕纹”象牙柄端饰件……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融人河姆渡人创作的工艺品中,体现了“万物有灵”的思想,反映了祈求农业丰收、畜牧兴旺的美好愿望。这表明(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依赖于物质,二者不可分割
③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内容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 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不仅抒发了豪情壮志,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他在《七律·到韶山》中写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下列中蕴含相似哲理的诗句是(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④“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 某村过去“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却越垦越穷。后来经过多年植树造林,该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并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当地人感慨:“经过30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2024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从绿松石龙形器、何尊、故宫九龙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选取了大然、艳炽、赖霞、玉頩等中国传统色,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龙辰辰”的设计( )①是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
②是对现实的描绘和升华,实现艺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③借助想象把抽象的意蕴形象化,解构春节文化的传统内涵
④将灵动大气的“龙辰辰”蕴含于中华生肖文化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这表明( )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服从自然才能战胜自然,让位自然、回归自然就能实现人类福祉
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是在征服自然中成为世界的主宰
④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过程中,要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 2024年3月11日是农历甲辰年二月初二,朋友圈流行这样一句祝福语“二月二龙抬头,愿龙行龘龘(dá),前程朤朤(lǎng),生活鱻鱻(xiān),事业燚燚(yì)”。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龙”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
②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二者相互依存
③龙行龘龘等祝福语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祝福语是对龙年创造性地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 随着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多地不断改善软硬件条件,打造安全稳定的友好型骑行环境,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优质服务。如北京建设12条沿着河流的骑行放射线,成都推出11条天府绿道骑行线路,南宁定期开展骑行公益性培训。这表明( )①骑行线路与绿色出行理念相互依赖又彼此独立
②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规定了社会生活的面貌
③绿色出行理念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作用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探索城市道路发展的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下面漫画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B、做事情要勇于突破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C、意识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 D、要把客观规律作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向导21.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对龙有着特殊的情感。“龘”(dá),叠三龙,寓意众龙腾跃,契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指引人们为了美好生活砥砺前行。这体现出“龘”一字( )①其产生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其精神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③其智慧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创造性
④其存在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 有这样一种科技小院,在其间参与生产的不仅有农民和农业专家,还有农业专业的研 究生。这些学生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的实际问题。科技小院像是一个连结点, 一头连着师生,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应提倡科研院所、高校服务农业农村,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②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能深刻理解怎样实事求是、联系群众
③科研成果从田间孕育,完成后又回到田间,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要素投入
④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育人体系,要把掌握农业知识作为实践的目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 我国科学家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了一种新矿物——铌(ní)包头矿,业内人士介绍,具有富铌特征的铌包头矿为铌的富集成矿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铌包头矿的发现( )①体现意识的能动性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佐证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是人类实践创造出符合人类目的的客观事物的结果
④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 从抓数量转向抓质量,从学表象转向学本质,我国各地逐步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小镇发展路径。如江苏、浙江、福建等东部发达地区依托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发达的优势,发展形成一批先进制造类和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类特色小镇等。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思路转变的背后是对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
②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推动经济发展朝预定方向转化
③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是发展成功的重要条件
④不断把握规律有利于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 漫画《意外收获》(怍者:吉俊叨)针砭时弊,富含哲理。从所含哲理看,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最接近的是( )
A、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D、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26. 新疆产海鲜,真的够“新鲜”!地处中国西北内陆的新疆,怎么能养殖出海鲜?经多年探索,新疆利用当地盐碱地、盐碱水的特性调配出人工“海水”,建设海鲜养殖场,创新海鲜养殖技术,把新疆海鲜送上百姓餐桌。从哲学角度看,对新疆产海鲜的合理解释是( )①人为事物比自在事物更能满足人的需要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③通过实践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 李翱是唐代著名哲学家,陇西成纪人,在其著作《复性书》中认为人人皆可为圣。圣人的品格是人之本质,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之所以偏离其本质是因为“喜怒哀欲爱恶惧”七情的干扰,故需对七情进行克制,方可复归圣人的品格。对此,从哲学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七情”的克制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②对“七情”的克制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社会历史性
③对“圣人品格”的复归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对“圣人品格”的复归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 讲到吃饭,大家自然会想到袁隆平,中国目前14亿多人口,每年粮食的需求可以说是海量也不为过。由袁隆平生前带领研究团队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实验的超级水稻“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达到3000斤以上,达到了绿色、高效、高产,这必将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从哲学的角度思考,超级水稻实验成功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能为科学实验提供具体的方法
③物质是本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主观能动性在超级水稻实验成功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9. 一位北宋文人在杜甫诗集中发现,《送蔡都尉》诗中“身轻一鸟,枪急万人呼”,少了一个字。于是,他和朋友们探讨到底是什么字。有人说是“疾”,有人说是“落”字,又有人说是“起”“下”“度”等,各有理由,又都不能获得大家的肯定。后来,确证原诗为“身轻一鸟过”,都佩服杜甫炼字精妙,把鸟疾飞而过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用何字为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②猜测杜诗用字,要考虑语词的音韵,也要考虑概念的内涵
③众人猜测不准,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守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则
④诗歌铸词炼字,需要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