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政治快速提分训练 考点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1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的同时,也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反映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建立美好社会而努力的有( )
① 缔结反映各族人民意愿的国家联盟
②进行共产主义的“新和谐公社”新村实验
③成立被誉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巴黎公社
④ 倡导建立人人劳动、普遍协作的“和谐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
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点,待遇高一点,特有财产多一点,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手段使阶级矛盾缓和
②对奴隶的剥削和对工人的剥削表明剥削是贯穿人类社会共同的统治特点
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④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 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一基本思想(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
③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创设路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理论支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开篇的第一句话中,把共产主义比做“幽灵”,对“幽灵”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演变的必然趋势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是它“游荡”的根本原因
③十月革命是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早尝试
④它曾被旧欧洲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社会主义思想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如今,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变革指明了正确的途径
②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理论来源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社会主义理论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生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 《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 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该论述( )①表明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②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揭示了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④表明科学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理念出发,提出了一个改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方案。他认为,劳动公社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彼此团结互助。”欧文甚至为此进行了实验,但均失败。欧文的上述主张和做法( )①是从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
②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
③揭露了资本主义
弊端,但缺乏理论的指导
④蕴含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 近期资本主义国家罢工潮愈演愈烈,在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困局中越陷越深。其实,早在百年前《共产党宣言》已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周期性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产物。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①资产阶级对工人进行剥削的阶级关系不会变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创造的财富
③生产的绝对过剩远远超过了人民的实际需求
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不可缓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材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之处在于( )①成功地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②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中的作用
④通过剖析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他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②马克思主义全面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
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3. 2024年2月20日,河北尚义四台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名单。遗址自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期出现较早阶段遗存,至新石器遗存一期繁荣,再到新石器遗存二期衰微至消亡,延续时间从万年前后至五六千年,展现出一副冀西北史前社会发展的动态图景。由此可推知,当时( )A、人们在劳动中平等互助,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B、人类开始用火,摆脱了蒙昧,进入文明时代 C、全体成员行使平等的表决权,共同决定大事 D、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形成14. 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在殷墟,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甲骨文字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出彩时代;灿烂精美的青铜器皿、琳琅华贵的玉石雕刻、装饰精美的马车,是3300多年前殷商文明的生动诠释。下列对商文明的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②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共同讨论管理集体事务
③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门槛
④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与之前的“旧生产力理论”划清了界限,《共产党宣言》也由此成为全世界无产者共同的政治纲领。这佐证了《共产党宣言》(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③看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④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马克思指出,“资本增长得越迅速,工人阶级的就业手段即生活资料就相对地缩减得越厉害……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工人所生产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②提高工人待遇可以缓和资本主义阶级矛盾
③资本的积累是剥夺工人劳动成果的结果
④资本主义只能代表和实现少数人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这里的“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应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③中国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
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实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 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后,中华远古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成功“驯化”了粟、黍、大豆、稻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逐渐变为生产者。远古先民成功“驯化”农作物,意味着(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人类面对自然走出了被动的局面③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代替,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头上三把刀,地主官僚高利贷”。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窥探到( )A、君主专制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B、高利贷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C、地主阶级对农民实施压迫和剥削 D、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不得不依附地主20. 尚义四台遗址位于河北省四台蒙古营村西南,是我国北方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定居村落,在该遗址发现了研磨器、磨盘等遗存。其文化面貌所反映的区域特征突破了以往的认识,将燕山南北、长城沿线和辽西地区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大文化区——“燕辽文化区”。由此可推断出,尚义四台遗址( )①表明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延伸了中国北方地区迈入文明时代的时间线
③为燕山南北和辽西地区找到了共同的文化根源
④处于采集植物性食物与狩猎并重的新石器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 恩格斯将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重大发现与达尔文发现物种起源学说相类比,生动地指出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正是由于唯物史观的提出,社会主义学说才得以从乌托邦的荒漠中摆脱出来。这一伟大发现的意义在于( )①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
②奠定了社会主义实现科学飞跃的实践基础
③揭示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④科学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一般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史观,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革中去探求未来理想社会;它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阶级调和思想,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两个阶级一无产 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材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之处在于( )①成功地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
②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中的作用
④通过剖析空想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以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的高水平社会化大生产为路径,以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对“无产阶级的运动”的描述,阐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该坚守的立场 B、对“目的”的描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 C、对“基本特征”的描述,说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 D、对“路径”的描述,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24.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氏族制度是一种十分单纯质朴的美妙的制度!然而,他也同时认为,氏族是注定要灭亡的,因为氏族制度包含显著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的伟大之处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性。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氏族制度下, 一切大事都由氏族全体成员讨论决定
②氏族制度的灭亡、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③氏族制度的单纯质朴在于没有剥削压迫,每个人都自由发展
④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氏族制度兼具“美妙”与“局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特色。”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发展中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路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非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原则和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辩证统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 马克思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将资本主义再生产描述为“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周而复始更替”的运动过程。这说明,经济危机( )①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促使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和生产下降
③是周期性爆发且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永远无法克服的痼疾
④是因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为革命作了准备的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们(即空想社会主义者),如何求助于理性,把理性当做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的裁判者。他们认为,应当建立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应当无情地铲除一切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B、永恒理性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力武器 C、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无法通过理性手段解决 D、无产阶级反对用理性的方式解决当今社会基本矛盾28. 某同学在学习“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时,整理了如下笔记,其中符合唯物史观的内容是( )①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工人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有权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任何雇主的雇佣
④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旗帜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而不断奋斗的最为崇高的伟大事业和进步运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成就了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 )①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具体指导
③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④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元代张养浩的经典名句,一语道破了古代封建社会百姓的生活状态: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诗句中的百姓之苦缘于( )①封建制国家的发展主要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的
②地主占有全部土地迫使百姓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③封建社会中的百姓即使是生逢盛世也无法幸福生活
④等级制度森严使百姓一直在痛苦的生活状态中挣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