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温州市九上科学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变化中等生拔高训练卷(浙教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的酸性比橘子强 B、清洁剂为强酸性或强碱性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 D、草木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2.  小科观看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的科学视频《神奇的酸》后对几种常见的酸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技术员测定了某耕地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测定结果及土壤肥量标准见下表,则此耕地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含氮

    含磷

    含钾

    土壤肥量标准(g/kg)

    0.62

    0.34

    17.8

    测定结果(g/kg)

    0.63

    0.28

    17.9

    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 C、氯化钾[KCl] D、磷酸钙[Ca3(PO4)2]
  • 4. 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B、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5.  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分别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Na2CO3、NaCl 和稀硫酸三种溶液;

    乙:利用CO2气体鉴别 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丙:利用稀硫酸鉴别 KOH、Na2CO3和 BaCl2三种溶液;

    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 HCl、C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 C、只有甲、乙和丙 D、甲、乙、丙和丁都可以
  • 6. 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可能为氯化铁 B、X只能为硫酸 C、Y可以为氢氧化铜 D、Y不一定是水
  • 7. 以下是小宁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B、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出现气泡 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了“黑面包”
  • 8. 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铁、铁锈、FeO B、氢氧化钠、烧碱、NaOH C、氢氧化钙、消石灰、Ca(OH)2 D、氧化钙、生石灰、CaO
  • 9.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

    A、水,生石灰 B、水,硝酸铵 C、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D、稀盐酸,碳酸钠
  • 10.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首创零碳甲醇点燃火炬,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废碳再生利用。如图为制取甲醇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之比为1:3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生成物丁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 D、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 11. 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的pH都大于7,因此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硫酸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因此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一定是硫酸溶液 D、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因此盐酸滴入石蕊试液后溶液也变红色
  • 12. 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 13. 蓝夹缬是绍兴千年印染工艺,手工打靛制造的染液,需要加入一种盐,提高染色的效果。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CaO) B、氯化钠(NaCl) C、酒精(C2H6O) D、熟石灰(Ca(OH)2)
  • 14. 下列烧杯中的溶液属于酸溶液的是( )
    A、 B、 C、 D、
  • 15. 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Fe(NO3)2、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镁;

    ②滤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和镁离子,可能有亚铁离子、铜离子;

    ③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滤液一定为浅绿色

    ④若滤渣中只有两种单质,则一定是铜和铁;

    ⑤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⑥若滤渣中有三种金属单质,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锌和硝酸镁。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②④⑥ D、④⑥
  • 16. 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与下列哪种物质不反应( )

    A、Fe B、CuSO4 C、HCl D、SO2
  • 17.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A、溶质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沉淀的质量
  • 18. 在以下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 B、 C、 D、
  • 19.  下列四组实验均是向盛有不同物质的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像的一组是(  )

    组别 

    烧杯中的物质 

    X 溶液

    ① 

    CuSO4和 Na2SO4溶液 

    NaOH 溶液

    ② 

    铜锌合金 

    稀H2SO4

    ③ 

    稀 HNO3和稀H2SO4 

    BaCl2溶液

     NaOH 和 Na2CO3溶液

     稀盐酸

    A、 B、 C、 D、
  • 20. 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为CsOH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的pH小于7 B、CsOH和CuO能发生化学反应 C、Cs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蓝 D、CsOH中Cs元素化合价+1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 分)

  • 21. 小峰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

    稀盐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绿

    (1)、该花汁(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3)、若在测量石灰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填“大”或“小”)。
  • 22. 如图是小科鉴别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三瓶溶液的实验过程和现象,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物质是
    (2)、写出A和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 “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物质C的化学式为
    (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反应,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4. 根据以上图回答问题:
    (1)、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符号)。
    (2)、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 25. 科学兴趣小组研究酸碱反应时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溶液颜色变化如上图所示。

    (1)、根据乙图颜色的变化,判断图甲中B溶液是(填写溶液名称)。
    (2)、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26. 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色。
    (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 27. 酸和碱是两类重要的物质,他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图1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曲线所示,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的(填“①”或“②”)图所示进行。
    (2)、若在测定A点pH过程中,错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测量结果将(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下列物质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
    A、HNO3 B、CuSO4 C、CaCl2 D、Fe2O3
  • 28. 《天工开物》记载的“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1)、熔炼过程中,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搅拌向生铁中“充氧”可降低生铁的含碳量,此过程体现了氧气的(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黑色湿泥”(有效成分为磷酸铁FePO)作为熔剂可加快反应,磷酸铁属于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
  • 29. 酸碱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仪器A中的溶液是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3)、请分析图3中温度变化的原因
  • 30. 以下是小科在社会实践中参加的一些活动,请把内容补充完整。
    (1)、家务劳动: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制品除锈,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请描述该反应出现的实验现象:
    (2)、疫情防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
    (3)、研学实践:走进农田,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粮食产量,可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
    A、NH4Cl B、KCl C、Ca(H2PO42 D、KNO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 16分)

  • 31. Na2CO3溶液具有碱性,可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Na2CO3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一: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依次测量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实验二: 将10%的Na2CO3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2

    【解释与结论】

    (1)、碳酸钠俗称是
    (2)、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最佳的一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
    (3)、实验二的目的是
    (4)、小菁将Na2CO3粉末洒在有油污的餐具上,再加适量热水,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 32.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量,小科同学在一定量的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利用生成CO2的质量来测定(忽略稀盐酸挥发的影响)。
    (1)、A仪器的名称是
    (2)、小科利用图中装置实验,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装置质量的变化来得到CO2质量。为了避免水蒸气对实验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装置C中应装入(填试剂名称)。
    (3)、实验前小科要打开止水夹通一会儿N2 , 主要目的是
    (4)、如果去掉装置E,可能导致实验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除了第33题第3小题1分,其他计算题每小题2分,其他每小题1分,共17分)

  • 33. 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方法一:差量法。称取W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并利用测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方法中试剂X可选用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钡 C、氯化钡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方法二:沉淀法。利用氯化钙与纯碱反应生成沉淀,然后称量出沉淀的质量,现称取15克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60克样品溶液,取三个烧杯分三次进行实验,每次加入30克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沉淀质量记录如表。 

    烧杯1

    烧杯2

    烧杯3

    样品溶液(克)

    10

    20

    30

    氯化钙溶液(克))

    30

    30

    30

    沉淀质量(克

    2

    4

    5

    ①如图所示,    ▲    烧杯内样品中的纯碱完全反应 。

    ②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 34. 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C点时溶液中溶质有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5.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科学拓展课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00克,将200克10%的NaOH溶液分5次加入混合溶液中,得到如下记录表: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40

    80

    120

    160

    200

    生产沉淀的总质量/g

    0.0

    2.45

    7.35

    9.8

    9.8

    (1)、第一次加入NaOH溶液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第四次加入NaOH溶液后,经充分反应,烧杯中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3)、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4)、请在坐标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
  • 36. 将体积为V1 , 质量分数为3.65%的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体积为V2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如图乙)和温度变化(如图丙)。(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图乙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mL。
    (2)、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____。
    A、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中的反应放出热量 C、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3)、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