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年秋季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时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4-09-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达标。

  • 1.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我国最新zhì zào的tǎn kè , 将在国庆yuè bīng式上lóng zhòng登场。
    (2)、lái bīn们扶着lán gān向四周看去,只见人流在qí zhì的引导下慢慢huì jí到了广场上。
  • 2.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dōu dū) 飘(fú fó)    不多(chā chà)

    (bēn bèn) 电(liǔ niǔ)    车(chén chéng)

  • 3. 词语理解与运用。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广场中央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B、三十万人一齐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C、一万支礼花持续射入天空。 D、校长宣读了开场词,宣布典礼开始。
    (2)、与“排山倒海”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人山人海 B、一步登天 C、如获至宝 D、惊天动地
    (3)、“四面八方”泛指。我还会写类似的成语:四、四
    (4)、“它是一个四字词语,出自《资治通鉴》。意为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借以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这个成语是 , 它的近义词有
  • 4. 辨字组词。

        隆    坦    阅    爆

        隐    胆    闸    曝

  • 5. 词语搭配,连线题。
    热烈的态度宣传成立
    热情的欢呼宣读公告
    热闹的市场宣告好事
  • 6. 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2)、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3)、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 7. 读课文第二部分,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乐队奏国歌。

    升国旗,鸣礼炮。

    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二、灵活运用。

  •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B、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跟钢铁巨人一样。 C、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报纸抛上天去。 D、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 9.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 , 曲作者是
    A.贝多芬   
    B.聂耳   
    C.纪伯伦  
    D.田汉
  • 10. 下面是资料中的一些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翻大山、跨大河,最终成功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B、广场上镌刻了经典革命诗词“沁园春·雪”,恢宏大气的词句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底色。 C、“革命岁月”的艰难历程中,记录着革命先辈们奋斗的足迹,每一段都是披荆斩棘的光辉征程。 D、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仍要记得弘扬不畏艰难的精神,铸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意志。
  • 11. 国庆佳节,同学自创一副对联,请为他补全对联,最佳的一项是(    )。

    上联:祖国山____水秀

    下联:中华人杰地____

    A、川 灵 B、川  广 C、清 广 D、清 灵
  • 12. 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修改病句)
    (3)、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4)、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5)、毛主席 电钮 电动 旗杆 按动 的 亲自 连通(连词成句)

三、碰撞书本。

  • 13. 重点句子我们来分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这句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现在的人们过着的生活,从而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子中“投向”一词,表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心理。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这句话,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的心情。

  • 14. 按课文内容填空或选择。
    (1)、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补充下面的时间轴。
    第一个场面第二个场面第三个场面第四个场面

    这篇课文是按顺序来写的。记叙了四个场面,其中重点描写的场面是 , 体现了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领袖的

    (2)、课文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既具体写到了等兵种接受检阅的情况,也从整体上介绍了的情况,有 , 详细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感受阅读。

  • 1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

    开国大典(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用横线画出第一段的中心句。
    (2)、选文第一段采用的结构形式,写出了的场面。
    (3)、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①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②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4)、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海洋”指的是 , “波浪”指的是。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
    (5)、如果你是当时参加开国大典的一名群众,请你说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 16.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根据选段内容填写思维导图。
    海军战车空军
    蓝制服各式各样动作一致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境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陈列具体的“面、点”的描写,这是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阅读时,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完选段,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 17. 课外阅读(一)。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热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到来。

    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勃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万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划破长空,在广场上空回响。

    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 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短文记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场面,请按记叙顺序填写导图。
    人们等待观看升旗→→升旗后人们的表现

     

    (2)、找出一处描写“点”的句子和一处描写“面”的句子。短文采用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是
    (3)、读短文最后一段,注意加点的部分,写出你的体会。
  • 18. 课外阅读(二)。

    一顶红军帽

    ①胡东生是长征开始时加入红军的小战士,当时才16岁。东生是个苦娃子,从小父母双亡,参加红军以后,打仗、行军、饿肚子他都不怕,惟有一件事,他的心里总是觉得委屈,那就是他一直没能戴上一顶红军帽。

    ②唉,要是有顶红军帽多好,那才像个真正的红军呢!没有帽子怎么能算正式的红军呢?

    ③因此,行军路上,东生总是找一切机会缠着指导员要帽子。指导员是个和蔼可亲的中年人,身体不太好,一路上,东生总是听到他不停地咳嗽。指导员对东生特别关心,每次东生缠着他要帽子,指导员总是像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半哄半劝地说:“以后一定发给你。”

    ④可是,东生的帽子一直没有得到,因为当时的行军路上,连一根布条都难找到,哪里有帽子发啊!

    ⑤有一天,在爬过第二座雪山时,小东生实在走不动了。他两天没有吃粮食,饿得两眼直冒金星,脚上的鞋子早走烂了,光着的脚丫子冻得裂开了血口,一步一步,小腿也肿得老粗。东生看着望不见顶的雪山,心里想,这下完了,不由得哭了起来。

    ⑥“东生,为什么哭啊?”

    ⑦指导员柔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东生赶紧擦了擦眼泪抬起头来。只见这几天指导员变得更加憔悴了,他的颧骨突得更高,胡子有半寸长,脸上苍白消瘦,一走就喘粗气,显然指导员的病更严重了。

    ⑧“指导员,我饿得走不动了。”

    ⑨指导员坐到东生的旁边,帮他揉了揉脚。这时,小东生从指导员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爱,他的心里热乎乎的,于是,他站起来,跟着指导员又向前走了。

    ⑩东生和指导员一边走,一边听指导员讲话。他用低低的声音对东生说:“革命是艰苦的事,可是革命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不再受苦,因此,我们现在吃苦受累,甚至流血牺牲,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住。”

    ⑪第二天,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东生又落在队伍后面了。突然,他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人躺在雪地里,走近一看,啊,竟是指导员!东生吃了一惊,连忙上去,想把指导员扶起来,可是,指导员的脸差不多像地上的白雪一样,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⑫指导员睁开了眼睛,看着东生说:“不要管我……你去吧……不要掉队……”

    ⑬东生伏在指导员的身上哭起来,指导员慢慢脱下自己的帽子,轻轻地说:“东生……红军帽子……给你……”

    ⑭东生心里就像刀扎一样难受,大风卷着雪块,疯狂地吼叫着。也不知过了多久,东生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指导员的身躯已经僵冷了,这时,东生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他坚强地站起来,找了些树枝掩埋了指导员,戴上指导员的帽子,迎着风雪,毅然向前走去。

    ⑮泪水在东生的脸上像决了口的河流一样,一串一串地顺着腮面滚落下来。

    ⑯东生就是戴着指导员的红军帽走完了长征路。

    ⑰在忻口保卫战中,东生英勇牺牲了。临死前,他从身上掏出那顶红军帽,交给班里的战士,他说:“拿着这顶红军帽,永远革命,不要掉队!要像老指导员那样活着和死去……”

    (1)、选文标题“一顶红军帽”有怎样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认真阅读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简要概括指导员的形象特点。
    (3)、东生临死前对班里的战士说了一句话,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加点词的深意。

    他说:“拿着这顶红军帽,永远革命,不要掉队!要像老指导员那样活着死去……”

    活着:

    死去:

    (4)、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扩展选文第⑪段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

  • 19. 你想围绕“新中国的成立与现今的发展”这一主题设计一场分享交流会,你认为可以分享哪些内容?(试列举两个)
  • 20. 小练笔。

    课文在描写阅兵式的时候,既有“面”的描写,刻画了受检阅部队,又有“点”的描写,具体介绍了各个兵种。请你运用这样的描写方法,用上下列关键词,完成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