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2.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3.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A、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海外贸易高度发达4.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当时最主要是指( )A、魏 B、蜀 C、吴 D、晋5. 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记录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该诗反映哪个时期?( )A、三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东汉末年 D、战国时期6.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的策略是( )A、联吴抗曹 B、联曹抗吴 C、独霸一方 D、消灭曹昊7.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或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作为研究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的是( )A、评书《曹操》 B、小说《三国演义》 C、司马迁的《史记》 D、诸葛亮的《出师表》8. 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葬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2009年,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B、家族族谱的记载 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D、安阳的悠久历史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首个定都南京的政权是( )A、吴国 B、西晋 C、东晋 D、南朝1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沟通了中外文明 B、消除了民族矛盾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促进了道教产生11. 公元280年,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曹操 B、司马炎 C、孙权 D、司马懿12. 下图文材料说明(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13. 《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股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高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14. 从《史记》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宋书》记载的“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与北方有关的是( )A、安定的社会环境 B、优越的气候条件 C、有效的经济措施 D、大量南迁的劳动力15. 如下图片内容反映的是当时( )
北朝穿汉服的贵族妇女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北方战乱频繁 C、男女平等 D、政权更迭,政局混乱16. 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A、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17. 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A、强调不误农时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 D、重视因地制宜18.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文化,下图作品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A、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C、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19. 《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20.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A、数学 B、历法 C、医学 D、文学21. 战争可以改变历史走向,推动历史进程。与如图相关的古代著名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22. 如图是北魏陶俑,三位女乐俑都头戴十字髻,上身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她们呈跪坐姿态,一人高歌,二人抚琴伴奏。从该文物可以获得的北魏信息不包括A、艺术表演 B、民族交融 C、重文轻武 D、生活面貌23. 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 B、对外开放 C、江南开发 D、民族交融24. 下图所示的书法,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也称“真书”“正书”。该字体的创始人是(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颜真卿25. 首钢滑雪大跳台从远处看宛如一只“水晶鞋”,因设计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又名“雪飞天”, 与“冰丝带”“雪如意”(河北张家口崇礼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冬奥场馆一样,突出中国元素,彰显了(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D、制度自信26. “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西汉政论家主父偃的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人物应是( )A、周武王 B、秦孝公 C、秦始皇 D、汉武帝2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下图①处的政权是(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北齐28. 317一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环保意识的增强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自然条件的优越29.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0.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日益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显著进步。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是(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消除了南北之间的差异 C、奠定了隋唐统一的基础 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二、综合题(本大题有三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1)、孔子生活在哪一时期?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了使教育在民间发展,他提出什么主张?(2)、图中甲、乙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有什么不同?并说明不同的主要原因?(3)、仔细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以后孔子和儒家(儒学)的地位怎样?3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 丝绸之路线路图
材料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什么机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在哪里?东汉时期班超派甘英出使哪国?(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作用?33. 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二反映我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阶段)的特征?概括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迁都,他还推行哪些汉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