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6-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封建经济落后 B、军事技术落后 C、外交政策落后 D、封建制度腐朽
  • 2.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如图中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

    A、关天培血战虎门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洋务运动破产
  • 3.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充分的发动群众
  • 4. 美国纽约《世界报》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脊骨的怪兽。”下列可以揭露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     )
    A、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D、在旅顺对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
  • 5.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6. 漫画《移花接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7. “甲午大败,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因“觉醒”而开始的爱国运动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西安事变
  • 8.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此反帝爱国运动是(     )
    A、反割台运动 B、三元里抗英 C、一二•九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10.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绘制的年代尺,该年代尺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民族危机加剧 B、争取民族独立 C、推翻清朝统治 D、反抗外来侵略
  • 11.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旧”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 )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C、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D、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 12. 梁启超主张:“中国欲保其海上权力,则必须推扩水师”。下列洋务派的主张中,与梁启超海权意识一致的是(   )
    A、李鸿章: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B、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 C、奕䜣: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D、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 13. 下图是小历同学正在阅读的一本人物传记。由此可以判断,这本人物传记的主人公是(       )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第二章   踏上民主革命的征途

    第三章   成立中国同盟会

    第四章   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中华民国

    A、左宗棠 B、孙中山 C、李大钊 D、杨靖宇
  • 14.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挽联叙述的是(     )
    A、安庆起义 B、南昌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15. 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中写道:“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日记所述史实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 16. 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业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例如日本等更不想袁世凯失败,加上欧洲亦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这说明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 B、列强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内部分化 D、北洋军阀势力强大
  • 17. 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它开始的标志(   )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18.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19. 小历同学在检索报纸及相关资料后,笔记本上记录了“北京学生”“工人阶级”“山东问题”“巴黎和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等词语。由此判断他要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五四运动 D、南京大屠杀
  • 20.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 21. 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二十八年后,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这次“会议”(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C、是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22.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材料所对应的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 23.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其中“脚踏实地”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B、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开始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24. “它为国共双方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京师同文馆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福州船政学堂
  • 25. “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里的“成就”指的是(       )
    A、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普遍建立
  • 26. 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材料表述了长征的(       )
    A、背景 B、过程 C、意义 D、局限
  • 27. “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压迫人民。”这表明当时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D、建立苏维埃政权
  • 28. 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 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 D、这首抗日歌曲已被定为中国的国歌
  • 29. 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大屠杀是震惊中外的惨案,但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这一事实。以下关于“南京大屠杀”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D、历史著作的记述
  • 30. 红色电影曾经是陪伴了一代人走过青春岁月,也曾经是一代人童年时候的重要回忆。下面这些红色经典电影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它们反映了(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的史实 B、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史实 C、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史实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1837-1839年

    1845年

    1846年

    英输华货物总值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约179万英镑

    约239万英镑

    材料三:在对外战争中,李鸿章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1912年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合资创办了福新面粉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获得厚利,把面粉厂扩大到了六家。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却屡遭挫折。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请引用材料三原文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福新面粉厂在一战期间获得厚利的原因和一战后屡遭挫折的原因。
  • 32.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图二反映的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哪些变化?

    (4)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近代教育、政治变革与社会习俗变化的关系。

  • 33.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1931年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

    ——节选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出现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既相区别又相互依存,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首先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制胜法宝》2015年9月19日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发动该历史事件的是哪两位将军?
    (2)、据材料三,打破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哪一次会战?列举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根据材料四,指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