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十八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3-11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__________,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__________、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A、北京冬奥精神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载人航天精神 小康社会 C、伟大建党精神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伟大抗疫精神 小康社会(2)、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人民”是高频词。“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等表述备受关注。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7个月,中国吸引外资总额高达1007.4亿美元,同比增长30.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吸引外资增速分别高达34.6%、40.6%。完成下面小题。(1)、这些数据的出现,得益于我国( )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网络技术的遥遥领先
③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④经济基本实现现代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说明我国经济( )①正在转变发展方式 ②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③现代化体系已形成 ④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从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等七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政策和工作要求。此举的目的在于( )①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②搭建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
③激发科技工作者积极性 ④使科研经费投入有法可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由此可知( )①公民的各种要求得到了充分实现 ②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重大决策
③国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④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作为现代公民,应该具备民主意识,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下列行为中,能体现相应素养的是( )①李某从不歧视成绩差的同学 ②张某拨打12345市长热线反映某部门的问题
③王某积极参与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④选举时谁给自己好处费,张某就选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6.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进退失措,出台了一些明显违法、不当的、过度的应急决策和管制措施,引发社会争议。这说明( )①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政府立法工作制度化
④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使政府的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 上海市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基层法制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养一批以居村委会干部、人民调解员、居民区楼组长、村民小组长等基层群众自治力量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培养“法治带头人”( )①能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②彰显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③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 ④能提高相关人员的法治素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启示我们( )A、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有说服力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以相互替代9.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到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国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要求不断深化。文化自信( )①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④要坚决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有一款叫“李清照礼盒”的月饼,包装上印刷了李清照的经典作品,让人们在品尝月饼美味的同时,感受诗词歌赋的美和韵。这种“文化”包装( )①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创新 ②用古代文化代替现代文化
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④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1. 2021年6月8日以“尚简崇信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宣传周更加突出“反对餐饮浪费”的理念。这提醒我们要( )①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大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③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让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2021年9月起,限电、停产,正在席卷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余个省份。完成下面小题。(1)、探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作为备选项的是( )①我国面临严峻的防疫形势 ②我国能源供应形势严峻
③经济复苏致用电需求猛增 ④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合理的、持续地利用电力资源,需要( )①提高公民的节电意识 ②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
③停止生产用电保民用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发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 小青参观了西藏博物馆后,得出了关于西藏发展的几个结论,正确的有( )①西藏的发展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结果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西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③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少数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体现这一要求的有( )①小玟向有关部门举报有人在军事禁区拍摄照片②小明积极参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宣传活动 ③小丽认为只有参加人民解放军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④小亮认为我们要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 在地铁隧道里坚守岗位数十年的地铁信号工,在一次次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浴血火海的消防指战员,扎根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他们是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一群“守护者”。这些平凡的“守护者”告诉我们( )①爱国敬业要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②自信的中国人要对文化有底气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发扬实干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词。由此可知( )①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全球性问题需要共同应对
③中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④世界各国的利益是一致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7.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紧相连。身处这个时代,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我们要( )①树立全球观念 ②增强文化自信 ③淡化或消除竞争意识 ④培育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1题15分,22题15分,23题16分,24题14分,共60分)
-
18.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请用一个词表述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2)、两幅漫画表明法治政府工作的价值追求是什么?(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称“人民政府”。请简述人民与政府的关系。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来,中国人口政策从独生子女时代过渡到三孩时代。党中央将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实现了人口工作全面转型发展。
材料二 二十大报告中涉及对人口政策的表述,在阐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提到,“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为新时代人口工作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
(1)、“人口政策从独生子女时代过渡到三孩时代”体现出怎样的人口特点?(2)、“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目的何在?(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得出一个有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认识。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是中央红九军团的长征出发地,现在是闻名的红色研学圣地。今年32岁的义务红色讲解员、红军烈士后代钟振华正在为游人讲解这里曾经发生的悲壮感人故事。他说:“祖辈用命创造的长征精神,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不惧艰险、不畏牺牲,是让人民过上好生活。
(1)、请简述:长征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2)、请谈谈:在红色研学圣地,钟振华为游人讲解悲壮感人故事的必要性。(3)、学校拟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请你参与起草倡议书。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走好我们自己的长征路,我倡议:
①
②
③
××中学
年 月 日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缔造光明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
材料二 当前,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国际发展合作动能减弱,世界安全形势和经济形势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坚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才能战胜经济危机。我们要团结协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实行什么国策?依据所学,指出坚持这一国策对我国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2)、材料二“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说明中国与世界怎样的关系?(3)、两则材料中“携手合作、共迎挑战”,“同舟共济、团结合作”背后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