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 1. 下列加粗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jiá) 荒(miào) 退 (kuì)    抑扬顿挫 B、形 (qí) 蒙(mèi)   息(zhì)    鹤唳鸡群 C、热(zhì) 亮(zèng) 寒 (jìn)     和颜悦色 D、见(piē) 然 (àng)    胆(qiè)    正襟危坐
  • 2.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试验场。 C、网络是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也会藏污纳垢。 D、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
  • 4. 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再见了,奥地利50先令钞票上的弗洛伊德。再见了,塞尚和你的苹果。再见了,阿波罗和亚历山大大帝。 B、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C、蟋蟀在青草中快乐地弹琴。 D、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
  • 5. 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

    ②做一般的事情尚且如此,学习就更加如此了。

    ③在教育上,好奇心体现为学习兴趣。

    ④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

    ⑤所谓兴趣,其主要成分就是智力活动的快乐,包括好奇心获得满足和快乐。

    ⑥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

    A、③⑤⑥①④② B、⑥⑤③④①② C、③⑤④①⑥② D、⑥⑤④①②③
  • 6. 古诗文默写。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3)、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
    (4)、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5)、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
    (6)、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 )
    (7)、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
    (8)、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 7. 文言文阅读

    (一)水益涩① , 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② 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③ ,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 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 ④ “雪窦山”字。

    ——《雪窦游志》节选

    (二)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⑤;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⑥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 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⑦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松风阁记》节选

    (注释) ①涩: 不通畅。②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③陇:通 “垄”。④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⑤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⑥上人: 和尚。⑦汩(gǔ):乱。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十问仅得二三 B、佛印绝弥勒 僧多读书,不城府 C、二黍许 观于松以适吾目 D、不足外人道也 方舟上人阁其下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B、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C、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D、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水益涩,曳舟不得进。

    ②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4)、结合选文内容,按要求回答下面两题。

    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雪窦山”与“桃花源”环境上的相似之处。

    ②找出语段(二)表现作者追求自然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 8. 现代文阅读

    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2014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出土文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野果子竟然保存完好,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4000年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果子还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什么能保存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因为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③食物的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高糖溶液。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微生物会被吸走细胞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PH值在7.2~7.4之间,而蜂蜜的PH值大约介于3~4.5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它有着特殊的炼金术
        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60%~80%。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
        ⑦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蜜蜂从嘴里反刍花蜜到蜂巢酿蜜,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说到它的水溶液——双氧水,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 , 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粘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
        ⑨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

    (1)、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4)、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 9. 现代文阅读

    一条流不尽的河

    ①家乡有一条属于我的小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没有名字,少有人关 注,唯有我时常陪伴它静悄悄地流动。这河其实是碗口粗的一眼山泉,源头是我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险发现的。 也许是它太不起眼吧,虽然一年四季从不断流,

    但几乎没有人留意过它。

    ②那河水在极浅极浅的小沟里流淌,发出轻轻的哗哗的声响,像极遥远的地 方飘过来的玄妙的风笛声。你得倾耳聆听,否则风声、鸟鸣声或是你的呼吸声都 会将它湮没。 只要你全神贯注,那乐音就会穿过你的耳朵钻进你的心窝。甚至有

    时夜里,还偷偷地跑入你的梦里呢。

    ③我虽然发现了它的源头,却不知道它流向哪里。追问大人,他们大都用奇 怪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不置可否地走开。由于我的锲而不舍,终于有人随口告诉 我,它流到了嘉陵江,然后又汇入长江。从此,喜爱之余,我对它竟多了一份敬 意(这份敬意大多来源于电视里或是图画中的长江那无与伦比的磅礴的气势) 。 这清澈、明净的小泉竟和我崇敬的长江有着神秘的联系!那时我兴奋了好几天,

    得意地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几乎发布给我所能认识的人。

    ④于是,我常常伫立在它身旁,看它匆匆地欢快地前进。我想前方一定有什 么在召唤它,就像母亲呼唤我一样。要不它为什么会穿过那块大石的底下,绕过 那个小山包,永不停歇地向前?有时我会挖个小潭或是筑个小坝,想留住它。可 它绝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儿就急匆匆地走了,或是毫不犹豫地翻过小 坝继续前行。看着它流走的方向,我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它流向大河!就像我玩累了要回家,大河应该是它的家吧。

    ⑤不过,什么叫回家,我在读大学后才真正有所体会。

    ⑥那时,我最怕放寒假,回一趟家就似打一场恶仗。 一节六七十个座位的车 厢里往往塞进来两三百人,坐过这种车的人对“身无立锥之地”有着切身体会。 车里大多是学生和返乡的民工,买不到座票的又以民工居多,他们大多衣着马虎,言谈粗俗,有些人的身上脸上还残留着污渍或是建筑工地上的灰尘。 像我这样读 过几天书的人那时是极瞧不起他们的,甚至暗地埋怨他们——非要在这个时候来 和我们打挤,令我们不能舒舒服服地回趟家!回到家向家人抱怨,母亲只是淡淡地说: “这就是回家,你现在还体会不到。”

    ⑦大学的第二个寒假,火车上仍然那样拥挤。 提前两周买到座票的我安坐在 靠窗的位置上,冷眼看着拥挤在过道上的民工,为自己感到幸运的同时也为他们 感到可悲,那时我仍认为他们不必为回趟家而忍受这样的折磨。由于中途有人上 下,过道上的人也就跟着向前流动,刚才还在你面前的人过不了多久就被挤到较远的地方了,整个过道就像一条流动的河。

    ⑧不久,一对带着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的年轻夫妇吸引了我的目光。男人穿着 印着“##摩托 ”字样的制服,制服上有几块显眼的油渍,女人穿着简朴而整洁,小女孩被打扮得很惹人喜爱。这一小家子被推挤到我眼前的时候,我看到了令人惊异的画面: 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

    ⑨不一会儿,男人挎在胸前的小背包里的手机响了,夫妻俩把身子尽力向下 蹲了蹲,妈妈柔声地对小女孩说: “宝宝,接电话,可能是爷爷来电话了。”小 女孩懂事地踮起脚尖很费力地拉开小背包上的拉链,抓出一个旧款手机。那铃声 是最普通的座机铃声,却仿佛响彻整个车厢,世界似乎都安静了下来。“喂…… 爷爷吗……嗯……我们在火车上……快回来了……爸爸妈妈给你和奶奶买了好 多好吃的…… ”那甜美的童音和灿烂的笑容深深地感动了我,令我的双眼模糊起 来。那画面镌刻在我的记忆里,一辈子都难忘啊! 当我反应过来想给他们让座的 时候,他们已被挤到远处。看着过道上还在涌动的人流,我竟想起了我的那条小 河,一股敬意从心底翻涌上来——家是什么?是父母,是妻儿,是爱啊! 回家既是亲人的团聚,亦是一种不渝的信仰! 我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我第一次体会到回家竟是这样的令人震撼!

    ⑩又临近春节,前几日路过火车站,眼前的场景还是那样熟悉。各种各样的 人挤满了车站,他们有的背着包拎着袋,有的扶着老牵着小。 他们的脸上大多没 有我当年的焦虑和不安,眼里满是淡定和从容。 有人说过,春节回家是最具中国 特色的风俗习惯,是历史悠久的人文传统。是的,千百年前,春节将至的时候,驿道上古道边不也是挤满归家的谪人和游子么?我的眼前再次浮现我的那条小河,那奔驰的火车、汽车和涌动的人流不就是一条条流不尽的河吗?家的召唤就是大河的召唤啊!

    ⑪回家是一条流不尽的河,从亘古流向永远!

    (1)、在火车上,我的思想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摘取选文中的词语补充填空。

    可悲→  →  →

    (2)、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各背着一个大包的夫妻俩满头大汗地相对而立,互相把手搭在对方的肩上,身子努力地微躬着,小女孩紧抱着父亲的腿站在两人中间,身下的空间虽然很小,但小女孩竟能安然无恙地避开拥挤的人流。(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3)、⑥⑦两段中,作者一再强调火车上的拥挤,这样写有何作用?
    (4)、除了“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不断流”之外,文章标题“一条流不尽的河 ”还有哪些含义?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
    (5)、中国人有着重家爱家的传统,这种传统有时体现在过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行 为上。你怎么看待许多中国人过节时无论如何都要回家团聚的行为?请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四、写作题(40 分)

  • 10.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