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诲 (huǐ) 禁锢 (gù) 溺死(nì) 锐不可当 (dāng) B、翘首(qiáo) 悄然(qiǎo) 绯红(féi) 广袤无垠(mào) C、要塞 (sài) 不逊 (xùn) 解剖 (pō) 藏污纳垢 (gòu) D、炽热(chì) 滞留(zhì) 诘责(jié) 殚精竭虑(dān)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位名师的课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听得目眩神迷。 B、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其素质是极其低下的。 C、《红楼梦》 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人情世故。 D、看了齐白石先生的画展,人们不禁叹为观止。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数日降雪之后,浙江乌镇景区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呈现出“冬日雪乡”,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 ,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4. 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大数据改变了贵州,其实, 贵州不是也改变着大数据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拒绝毒品”“品行端正”“交通安全意识”依次是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在贵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句中“在贵州”是定语。 D、“苗绣;蜡染;银饰等民族艺术品展现了多彩的贵州文化。 ”句中的分号应该改为顿号。5. 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它的另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
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
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
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做排放体
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
A、③⑤①④② B、②④③⑤①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⑤①④6. 古诗文默写(1)、王维《使至塞上》表现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3)、山随平野尽, 。(王湾《次北固山下》)(4)、 ,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同学们在班里玩起了“飞花令” 。这次的指定字是“花”,可用《钱塘湖 春行》中的 , 来回答。((注) “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 酒游戏。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含有指定字的诗句。)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
7. 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放鹤亭记
苏轼
①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②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③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 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 未可与易也。 《易》 曰:‘鸣鹤在阴,其 子和之。 ’《诗》 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 超然 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宜若有益 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 ,卫武公作《抑戒》 ,以为 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 君, 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④山人欣然而笑曰: “有是哉! ”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 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 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释词)傃(sù) :向 ,向着,沿着。挹(yì) :通“揖”,作揖。陂(bēi):水田。 狎(xié) :亲近。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佁然不动
③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④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3)、甲文中作者如何从侧面来写水清澈的特点的?(用原文回答)(4)、下面有关乙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乙文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厌倦之情。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
8. 阅读理解
老舍先生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 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 很大了), 到处是花,院里、廊下、 屋里,摆得满满的。 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A)天气晴和, 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 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 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 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 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 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 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 彬彬有礼的。 他的握手是轻轻的, 但是很 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 自己给客人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 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 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 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 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 时常更换的。 挂的时间较久的, 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 其中一幅 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 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 两旁是乌黑的石崖, 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 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 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B)老人踌躇了很久, 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 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 “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 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 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 “没有! ”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 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 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 “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 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 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 每天煮饭 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 ”—— “再添一点, 再添一点! ”——“吃那么多呀! ”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 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 给拦了, 说: “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 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 ,有删改)
(1)、选文中, 汪曾祺先生回忆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生活小事, 请简要概括。①老舍先生喜欢种花赏花。
② 。
③老舍先生喜欢收藏精品画。
④ 。
(2)、请任选文中一处划线句进行赏析。我选▲句,赏析:▲。
(3)、选文是为老舍先生作传,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齐白石老人?(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9. 阅读理解父亲的麦粒
许心龙
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 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 一晃, 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 该颗粒归仓了。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
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 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我娘拢了拢湿漉漉的乱发, 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劳后的笑容。
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 用力握了一下, 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 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
“干透了吧? ”我娘问道。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了口中。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
“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脆响! ”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装麦! ”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
“麦收您爹看得最重。 ”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 边说, “自从跟您奶奶分家另过,年年都是这样。 ”
“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麦袋口边说, “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
“我说多少遍了, 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 ”我强调说。
“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 ”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其实,父亲很为有我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
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
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 无语了。 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 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 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 恶气。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 调换
给了父亲。 面对坷垃秕子麦, 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村主任笑笑, 拍拍父亲的瘦 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嘛。父亲叹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睡梦中还发癔症连喊 :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我娘准备好的有葱花面饼还有过夜的铺当。
这时,我看到村主任朝我们的麦场走来。我忙向村主任招手。村主任不会不知道政策,这回看愚顽的父亲还有什么话可说。我长出了一口气。
“老陆,今年麦子咋样? ”村主任走近了, 瞅着父亲问道。
“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父亲笑答。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 抓出一把,说: “来,村主任你看看。”
村主任探头看看父亲手里的麦子, 点点头。
“嘎嘣响呢。”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口中。 很快,嘎嘣 嘎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有耐心很卖力很幸福。父亲 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 说:“村主任,我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
“不,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村主任再次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
“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
“交啥公粮? ”村主任一愣,望我一眼,恍然明白了什么,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 ”
父亲呆若木鸡。无疑,村主任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
“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 ”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主任显然也很激动。
“村主任, 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主任, 小心地说。
“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了呢。”村主任拍拍父亲的瘦肩膀, 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 ”
“我真咽不下这口气。”父亲硬咽着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 ①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 都过去了。”村主任安慰道。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 ”
“好了,别伤心了。”村主任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
“听村主任的,买辆三轮车吧。”我娘忙说。我娘望村主任一眼,说 : “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
“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主任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我娘叹一声,偎坐在了父亲的身旁。
我知道看电视怕费电的父亲封闭了自己。父亲有的是力气,不需花钱的取之不竭的力气。
晚饭时,父亲破例喝了二两小酒,早早地睡了。 半夜里,父亲的高声喊叫把 我惊醒。父亲喊道 :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我娘摇摇头,轻推了父亲一把。父亲翻翻身, 呼噜声再次响起。
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村主任和我就再也听不到父亲嚼麦粒时 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了。 但那嘴却成了舌头的天下,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 :“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
我牵着父亲不停哆嗦的手,知道他一直很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了呢,他的那嘎嘣嘎嘣的麦粒有多失望和忧伤呀!
(原载《百花园》 2017 年第 9 期)
注释:(恁)这么。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事件的起因 , 经过 , 结果。(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3)、请结合文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4)、本文以“父亲的麦粒”为题目,请联系文本分析其作用。(5)、文中为什么父亲一直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 而村主任却安慰道“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这件事为什么父亲一直都过不去呢?四、写作题(40 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