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1930年发现的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一批石器、骨器、角器,还出土了一批穿孔的象牙、海蚶壳和钻孔的石珠和小砾石等装饰品。”材料表明山顶洞人(       )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已经有了审美的意识 C、手工制造业已达到发达水平 D、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 2. 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获知北京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
    A、神话传说 B、文献资料 C、考古发现 D、大胆猜想
  • 3. 下面两幅图是远古居民建筑复原图,建造不同结构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                 半坡居民地穴式圆形房

    A、自然条件 B、生活习惯 C、生产工具 D、劳动技术
  • 4. 半坡原始遗址出土了用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半坡陶器底部有麻布印痕。据此判断半坡社会已出现了(       )
    A、原始畜牧业 B、原始纺织业 C、原始制陶业 D、青铜制造业
  • 5. 小明同学最近参观了位于陕西西安东部某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的遗址,他最有可能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是(       )
    A、能发出七阶音阶的骨笛 B、绘有人面鱼纹的彩陶盆 C、中国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D、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 6. 《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舟楫”的是(     )

    A、①是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②是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C、③是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④是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 7. 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中国最早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是禅让制,它的选举标准是看(    )
    A、财富多少 B、品德才能 C、年龄大小 D、地位高低
  • 8. 传说黄帝的妻子螺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而考古学家在我国多地发现了与这些传说同期的蚕茧、丝织品等文物。这表明(     )
    A、传说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 B、考古工作否定了传说故事 C、传说与真实历史没有任何区别 D、传说与真实历史没有关系
  • 9. 学习历史应注重时空观念。某同学制作了下图“朝代更替表”,其中空格处分别是(     )

       

    A、商、春秋 B、商、战国 C、东周、战国 D、商、东周
  • 10.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主要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变化(     )
    A、权力继承制度 B、农业制作制度 C、地方管理制度 D、国家军事制度
  • 11. 西周初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西周上述社会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
    A、确立禅让制 B、皇帝制度建立 C、实行分封制 D、国人暴动爆发
  • 12.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由此断定上文中的“六书”指的是(       )
    A、汉字造字方法 B、六本古文典籍 C、六篇著名古文 D、六种才艺技能
  • 13. 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什么时期的成就(     )

       

    A、原始社会 B、夏朝 C、商周 D、秦国
  • 14.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在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窟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鲁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促使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B、新兴施主阶级势力增速 C、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D、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
  • 15.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政由方伯”对当时时局造成的影响是(       )
    A、部落征伐 B、春秋争霸 C、百家争鸣 D、一统六国
  • 16. “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据此可知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长期的交往和斗争中(     )
    A、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 B、使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 C、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 17. “商鞅的特殊爵赏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用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这段材料主要解释了商鞅法的(     )
    A、背景 B、目的 C、经过 D、作用
  • 18.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一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修建时的时空坐标是(       )
    A、春秋后期,重庆附近 B、战国后期,重庆附近 C、战国后期,成都附近 D、春秋后期,成都附近
  • 19. 《战国策 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 近, …… ”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特点是( )
    A、不畏强权,公平无私 B、法令严格,畏惧强权 C、坚守诚信,宽厚待人 D、注重亲疏,随机应变
  • 20. 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刀耕火种 B、武王伐纣 C、天下为公 D、社会转型
  • 21. “故依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样的治国理政理念符合(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 22. 如下表格反映两位思想家都(     )

    老子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孟子

    主张君主“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A、认同德主刑辅 B、主张顺应民意 C、具有辩证意识 D、代表平民利益
  • 23. 如图的漫画体现了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 24.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推崇西周制度 B、支持兼并战争 C、解决社会问题 D、追求精神自由
  • 25. 《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大意是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没有把子弟封王、没有把功臣封为诸侯,皇帝的后人就没有了诸侯作乱的忧虑)材料肯定了秦朝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 26. 2020年12月首播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塑造了一批公正英勇的人民检察官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早在秦朝时,中央就设立了专门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这一官职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 27. 秦朝时死刑种类繁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这说明秦朝(     )
    A、赋税沉重 B、刑罚严酷 C、徭役繁重 D、兵役繁重
  • 28.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公元前 209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的呐喊。这次起义指的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武王伐纣 D、涿鹿之战
  • 29. 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 B、重视工业发展 C、休养生息 D、优先发展商业
  • 30. 史书中记载,汉代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汉初的“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到武帝“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的过程。完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楚汉争霸 B、“文景之治” C、盐铁专卖 D、光武中兴

二、综合题(40分)

  • 3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

           图一                  图二

    (1)请指出这些生产工具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食物话变迁】

    图三粟                           图四稻谷

    (2)请分别举出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

    (3)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4)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

  • 32. 中国古代制度不断革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1)、图一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分别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种制度起到的作用。
    (3)、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 33.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智慧,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才智,更是伟大的智慧。希望同学们能够慢慢听懂,并从中有所得,有所思。

    材料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匡天下”的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谁?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是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罕见于其他古国的国家特征是什么?所建立的维持中国几千年来统一的“政治制度”又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变革对当今制度革新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