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八上第2章 特殊三角形 二阶单元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成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一组是( )A、 B、1,2, C、2,4, D、9,16,252. 若3、4、a为勾股数,则a的值为( )A、 B、5 C、5或7 D、5或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汉字,寓意深广.下列四个选项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为( )A、 B、 C、 D、4. 有六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4,6,8,10,12(单位:cm),从中取出三根首尾顺次连接搭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这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 )A、2,4,8 B、4,8,10 C、6,8,10 D、8,10,125.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在《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由商高发现,故又称之为“商高定理”.下列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A、 B、 C、 D、6.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点E是AD的中点,且AE=1,连接BE,分别以B、E为圆心,以大于B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若直线MN恰好过点C,则AB的长度为( )
A、 B、 C、 D、27. 如图所示的衣架可以近似看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其中 , 于点 , 若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8.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的度数为( )A、 B、 C、 D、9. 如图,在等边中, , D , E分别是边 , 上的动点,且 , 连接 , 交于点F , 在点D从点B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A、 B、 C、 D、10. 如图,是等边内一点, , 将线段以点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 下列结论:①可以由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②点与的距离为6;③;④;⑤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A、5 B、4 C、3 D、2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
1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和5,则第三边长为.12.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 , 则它底角的度数是 .13. 如图,一块形如“Z”字形的铁皮,每个角都是直角,且AB=BC=EF=GF=1,CD=DE=GH=AH=3,则AF=.14. 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以的各边为直径的三个半圆所组成的两个新月形,面积分别记作和.若 , AB=5,则的周长是.15. 如图,中, , , 点为边上一点, , 点为边的中点,连接 , 点为线段上的动点,连接 , 则的最小值为 .16. 如图,等边的边长为6,D是的中点,E是边上的一点,连接 , 以为边作等边 , 若 , 则线段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第17题6分,第18题6分,第19题6分,第20题8分,第21题8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
-
17. 如图,连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已知∠B=90°,BC=1,∠BAC=30°,CD=2,AD=2.(1)、求证:△ACD是直角三角形;(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 如图,在4x3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1)、分别求出线段AB、CD的长度;(2)、在图中画出线段EF、使得EF的长为 , 以AB、CD、EF三条线段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19.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某校八年级班的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如图 , 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米;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米;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米.(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方向下降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20. 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两条平行线AB , CD和一块含角的直角三角尺EFG( , )”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1)、如图(1),若三角尺的角的顶点G放在CD上,若 , 求的度数;(2)、如图(2),小颖把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E、G分别放在AB和CD上,请你探索并说明与间的数量关系.21. 阅读与思考
如图 1 所示的是一座钢铁桥梁, 为了计算其中一个三角形钢架的面积, 小明想办法测量出三边的长度 米, 米, 米, 如何求三角形 钢架的面积?下面是甲, 乙两位同学的解题思路, 分别根据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题思路求 的面积.
(1)、甲同学: 我们知道, 已知 的三边长 , 设 , 即 为 周长的一半, 那么利用海伦公式 就可求出 的面积.(2)、乙同学: 如图 2 , 过点 作 于点 , 设BD=x米, 然后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出 , 根据勾股定理, 利用 作为“桥梁”建立方程,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的长, 再计算 的面积.22. 如图,一个梯子 长25米,顶端 靠在墙 上(墙与地面垂直),这时梯子下端 与墙角 距离为7米.(1)、求梯子顶端 与地面的距离 的长;(2)、若梯子的顶端 下滑到 ,使 ,求梯子的下端 滑动的距离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