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 梦回繁华 分层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梁(biàn)  本(juān)  林(hàn)  田(chóu) B、(guān)  遒(jìn)   取(shè)  竿(wéi) C、长(shàn)  料(qiào)  青(tà)   拥(cù) D、杻(shū)   沉(tán)  夫(xiān)  道(chà)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瀚林 城郭 题跋 长而不冗 B、犹如 绢本 沉檀 无暇一顾 C、覆灭 踏青 细致 一应具全 D、洪敞 岔道 擅长 长途拔涉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已立春,但春寒料峭 , 凛冽的风仍不时从门缝往里吹。 B、主播小阿雷经常长途跋涉到偏远地区捐助,为孤贫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 C、李波和王成关系很好,平时总是摩肩接踵 , 形影不离。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 4.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走进新建的学校的实验大楼,我真是大开眼界。(语序不当,第一分句改为“走进学校新建的实验大楼”) B、他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可是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对文章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略加”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C、环境的影响,癌症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日益”不能修饰“增多”) D、他以瑰丽的语言,优美的表达技巧,在文章中表达了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修饰语不当,“优美”不能修饰“表达技巧”。)
  •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叶期萧条冷落的市井风情。 B、《列子》是一都很有智慧的著作,“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寓言均出于此书。 C、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所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评价它“史家之能唱,无的之《离骚》”。

二、语言表达

  • 6.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山寨文化是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并加以创新,最终在外现、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山寨文化具有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平民化特征,对现有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颠覆性与破坏性,②阻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①句:
    (2)、②句:

三、综合性学习

  • 7.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梦回繁华》一文后,同学们对《清明上河图》兴趣倍增,为此,班级拟开展以“走进《清明上河图》,感悟传统文化精华”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加并解决下列问题。

    活动一:画卷“前世”

    (1)、有位同学写了一段《清明上河图》的自白,其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按照要求帮助他修改。

    [A]我是为大宋盛世代言说话的精美画卷,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就由我来向你描绘。看那汴河两岸,风光无限,热闹非凡;[B]看集市商贩的吆喝声,仿佛还在耳畔。数百年前张择端眼中的安居乐业,听我向你娓娓讲述。

    ①[A]句语意重复,可将“”删去。

    ②[B]句前后搭配不当,可将“”改为“”。

    (2)、请根据下面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从街市上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清明上河图》画出的毛驴与骡子比马匹多得多,亦是宋朝缺乏马匹的真实写照。

    活动二:画卷“今生”

    (3)、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20年12月3日电  54岁的湖北利川人张兴发,是一名在上海建筑工地上工作的普通电焊工。在上班之余,他用了7年的时间,一针一线绣出了一幅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这幅绣有1643个人物、全长22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作品上,不论是树林稻田、石桥船只还是亭台楼阁,都被一针针绣了出来。

四、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梦回繁华(节选)

    毛宁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③《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1)、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的主要内容,请从文中找出这句话。
    (2)、说说文中第②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有什么作用

    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3)、请分析下列句子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 9. 现代文阅读

    《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①看过《清明上河图》的人,对画面正中的这座拱桥都不会陌生。桥上接踵而行的人流,桥下穿梭的船只,一派热闹非凡的城市生活图景扑面而来。

    ②在古代,大多数拱桥都是石头做的。这个原理不难理解,因为桥面所受的压力会转化分散到桥身两侧,最后作用到两边的地基上,所以,就要求拱桥两边的基础非常扎实,材料的抗压能力强,而石头刚好可以满足这个条件。

    ③其实在人类历史上,除了石头之外,木材也是建造桥梁最原始的材料之一。相比于石头,木材拥有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加工方便等优势。最早的木桥是以独木桥的形式出现的,即在水上或峡谷两端搭设一根简单的木头,如今,在许多小河上我们还能看到这种形式简易的桥梁。

    ④那么,能不能效仿石拱桥,也用木头造出这种形态美观的木拱桥呢?显然,如果按照前文所述石拱桥的原理修建木拱桥,那桥估计建好没多久就会塌了。毕竟,要比结实程度和抗压能力,木头实在没什么竞争优势。可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这座拱桥恰恰就是用木头做的。难道这是张择端自己凭空臆想出来的吗?

    ⑤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座木拱桥出现在北宋。最早的文献记载如《宋会要》中所说:“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正月,罢修汴河无脚桥。”《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有记载: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无脚桥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

    ⑥而文中所描述的中国第一座“编木为之”的“无脚桥”,也正是《清明上河图》中展示的这座造型独特、犹如一弯长虹的汴河虹桥!

    ⑦那么,汴河木拱桥又是如何建造的呢?《渑水燕谈录》中用“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简单描述了虹桥的桥梁结构。而通过后来建筑学家和桥梁学家的分析研究发现,汴河虹桥的建造技艺非常精湛,其结构精密而巧妙。从整体上看,虹桥的主拱由两个系统组成,它们通过横梁交叉搭置、相互承载,形成了拱形的整体结构,并通过拱上建筑的传递,承担桥面传下来的荷载。为了增强桥的整体稳定性,两个系统之间还设置了5处横梁,以此加强其横向连接,形成整体,共同承担桥面的负荷。简单地说,工匠们充分利用了木材的抗压、抗弯以及抗拉等性能,将木头有组织地编制在一起,形成拱形结构,并实现了在有较大跨度的同时兼备较强的承重能力。

    ⑧看来,张择端不仅没有凭空“捏造”,而且在《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的写实描绘几乎将虹桥的结构完全还原了出来!

    (1)、与石拱桥相比,木拱桥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中的加点字“这”具体指代什么?
    (3)、“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座木拱桥出现在北宋”中的“据历史资料记载”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分析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作用。
    (5)、作者在重点介绍后花园之前,为什么还要用简洁的笔墨介绍前园和中园?
    (6)、作者认为“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那么,请概要说说后花园“景”与“物”的构思理念是什么?
    (7)、细读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原文中选4个字精要概括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做了一项什么工作。
    (8)、你认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本和艺术之魂究竟是什么?(用原文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