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贵州省长顺县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盛产高钙苹果,其钙含量是普通苹果的1倍,售价较高。该县按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思路,培育以红色苹果、黑色山羊、绿色鸡蛋、黄色生姜、白色蘑菇、金色烤烟、褐色核桃为主的“七彩产业”,构筑“百里长廊”。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与长顺高钙苹果售价较高相关性最小的可能是(     )
    A、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 B、精细管理,种植成本高 C、品种稀少,运输成本高 D、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
    (2)、长顺县“七彩产业”农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得益于(     )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多样的地理环境
    (3)、长顺县“七彩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     )

    ①打造农产品多元化,实现集约经营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经济收入

    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区域优势④加快旅游资源环发,带动相关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 近年来,各具特色的“青春小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浓浓烟火气。这些以实体小店为主、年轻人占主角的“青春小店”,相比传统小店,其美食、文化、旅游、交友等功能更加突出,不断创造和带动新的生活消费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小店布局合理的是(     )
    A、工业园区内的文创店 B、街口夜市上的烧烤摊 C、住宅区内的高档饭店 D、购物中心里的肯德基
    (2)、与传统小店相比,“青春小店”创业者(     )
    A、营销经验更丰富 B、资本积累更雄厚 C、思维方式更灵活 D、生产技术更专业
    (3)、“青春小店”的出现,将(     )
    A、扩大公共活动空间 B、带动物流快速发展 C、吸引大量外来人口 D、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 3.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塔首次使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循环内的零排放。甲醇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常温常压下为液态,运输及使用安全便捷,也被称为液态的“氢”,目前在全球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完成下面小题。
    (1)、使用“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燃料,主要考虑到甲醇(     )
    A、低碳环保 B、安全可靠 C、成本较低 D、便于运输
    (2)、甲醇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可(     )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B、降低常规能源消耗 C、加快清洁能源建设 D、实现低碳清洁生产
  • 4. 风化坑和壶穴是一种常见的岩石坑穴地形。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形成,壶穴是由河流的旋转水流对河床产生的侵蚀作用形成。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河谷中风化坑和壶穴的空间分布图 (注:0米表示观测地点的高度)。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壶穴、风化坑的形态及坑中碎屑物质的特征是(     )
    A、壶穴坑口边缘圆滑,碎屑物质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B、壶穴坑口呈锯齿状,碎屑物质分选性差,磨圆度低 C、风化坑坑口是锯齿状,碎屑物质分选性好,磨圆度低 D、风化坑坑口边缘圆滑,碎屑物质分选性差,磨圆度高
    (2)、试推测湿润区出现大量风化坑的演化过程(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 5. 河口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保护和涵养水源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某中学以泉州湾河口湿地为研学地点,以保护“地球之肾”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旅行路线为“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区→洛阳桥→滨海公园→蚶江湿地→石湖码头”,在滨海公园内发现大面职海蛎养殖区,图1为研学旅行路线示意图,图2为滨海公园海蛎养殖区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研学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

    ①手持卫星定位仪公       ②罗盘       ③地质锤       ④放大镜       ⑤高度计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海蛎养殖区里的石块可能会(     )
    A、增加旅游业的收入 B、减少海浪侵蚀海滩 C、占用海洋空间资源 D、演变为基岩质海岸
    (3)、研学路线上各目的地开展的主要研学内容量合理的是(     )
    A、筱形桥基——红树林海岸——港口修建——水鸟形态——潮汐变化 B、潮汐变化——水鸟形态——筱形桥基——港口修建——红树林海岸 C、水鸟形态——港口修建——潮汐变化——红树林海岸——筱形桥基 D、红树林海岸——筱形桥基——水鸟形态——潮汐变化——港口修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湖是一种“活”的矿床,沉积的盐类矿物约达200种。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盐湖集中分布区和最重要的钾盐甚地。盆地内大小湖泊90多个,总面积超过2000km2 , 其中盐湖超过75个,在青藏高原暖湿化气候背景下,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给盐湖矿产资源的开发带来新的挑战。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流域湖泊数量及总面积变化趋势。

    (1)、描述2000年以来柴达木盆地湖泊面积的变化。
    (2)、分析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盆地湖泊的影响。
    (3)、推测柴达木盆地湖泊变化给盐湖资源开发带来的挑战。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一年一熟,能够在海滨滩涂、内陆盐碱地种植。单一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无法适应所有的盐碱地,因此,在适合种植海水稻的地区,要因地制宜研发新品种、培育试种,增加粮食可耕种面积,改善盐碱地生态环境。十几年来,我国海水稻已从科研试验阶段进入规模化推广,海水稻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将大大提高盐碱地利用率和盐碱地粮食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提供重要保障。

    (1)、从下列地区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适宜推广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地区一:菲律宾                       地区二:迪拜

    (2)、推测海水稻科研试验可能遇到的问题。
    (3)、从生态环境角度,简述在海滨滩涂推广海水稻种植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