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zhǔ)   倒(liáo)    那(chà)      悲(chuàng) B、(bìn)     萧(shà)     狭(ài)       捕(dǎi) C、州(kuí)     州(jīn)     然(wǎng)     告(bù) D、(xiào)    首(bì)      窗(xián)     横(gèng)
  • 2.  下列诗词都是描述秋天景致的,与《登高》一诗意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
    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C、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当然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 , 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 4. 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 D、这首七律诗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二、名篇名句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描写了主客投入自然怀抱后,兴之所至,吟诵《诗经》中的诗句的场景,同游之人此时心境开阔,无拘无束。
    (3)、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三、文言小题

  • 6.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陆地)。 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D、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四、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因此对文学的认识就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许多精彩的内容、形式和特点都被忽略或者遮蔽了。文学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地域特点与地域差异,揭示文学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不乏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言论,却鲜有论及文学与气候关系的。刘勰和钟嵘最早提到“气候影响文学”。《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谓“物色”,就是指“自然景色”,准确地说是物候学所讲的“物候”。《诗品·序》则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郭绍虞解释“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物色”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候的变化引起物候的变迁,物候的变迁引起感情的激动,感情的激动导致文辞(文学)的产生,这是文学作品产生的一种机制。在20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地理学家竺可桢在《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中引用杜甫的《杜鹃》、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诗,谈文学对气候、物候的反映,借以证明物候学的相关问题。

    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气候影响文学家生命和生命意识,从而影响文学。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它包括人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和认识,如对生命的起源、历程、形式的探寻,对时序的感觉,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也包括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例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质量、价值的不同看法。前者属于“生命本体论”,后者属于“生命价值论”。生命意识如此丰富的内容,自然气候可以触发它,但不能全部培育它,尤其是“生命价值论”方面的内容,能够担当培育之责的,主要是人文气候。

    自然气候能够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人们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产生时间紧迫感或危机感,多是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如人的生老病死或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物候现象。一般人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不够敏感,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农民)对于物候的反应,通常是一种知性的或理性的反应,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他们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会想到时间的流逝,并由此想到个体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唤起或强化更多的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物候之所以会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因为它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而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能激发文学家的创作灵感,但这种激发的原动力是气候。农民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迟早,从而适时地安排农事,文学家则由相关物候的变化,感知时序的更替,从而引发种种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

    生命意识并不是先天的存在,它是后天培育的。通常来讲,生命意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长期积淀,它是已然存在的,潜伏在人的脑海深处,只有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尤其是近距离的生老病死,以及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才能唤醒它,让它浮现出来。需要强调的是,人文气候(风俗、风气、民风、民俗)的形成,与自然气候也有关系,虽然不那么直接。一个地方的自然气候,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与风俗(风气、民风、风俗),即人文气候。因此,我们讲人文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培育作用,并不意味着自然气候没有加入到这种培育,只是不那么直接而已。同理,我们讲自然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触发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人文气候就不能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总之,气候通过物候影响文学家生命意识,而文学家生命意识又影响到文学家对生活与写作环境的选择,影响到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影响到文学家的灵感触发机制,从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内部景观等。

    (摘编自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的地域特点及差异,既是作品学,也是作家学。 B、刘勰和钟嵘在其论著中最早提及气候对文学的影响,他们笔下的“物色”和“气”,指的就是物候和气候。 C、竺可桢写过《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最早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论及气候、物候与诗人写作的互动关系。 D、文学家不仅对物候变化有细腻敏锐的感知体验,而且能够用诗化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影响更多人的生命体认。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换言之,就是只重视人文气候,而忽视自然气候。 B、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其中,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探究,都属于“生命价值论”的内容。 C、生命意识来自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常处于潜伏状态,需要人世生老病死或自然物候现象的触发,才会将其唤醒。 D、气候及物候不仅影响文学家对环境的选择,还直接影响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进而影响文学作品的内部景观。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作者关于“气候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观点的一项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B、“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騒》) C、“遵四时以逝,瞻万物而思紛。悲落叶于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材料第四段(见画线句)指出,气候是激发文学家创作灵感的“原动力”。请依据原文,简要概括作者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
    (5)、杜甫的《登高》流传古今。试运用本文观点,简要说明诗人生命意识被激发的过程。

五、古代诗歌阅读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向空间开拓视野,就时间驰骋遐思,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下句说明“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此典故,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的感伤。
    (2)、比较本诗与《登高》所表达思想感情的异同。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B、颔联中,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长江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歌主旨。诗人登高望远,由落木、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抒发了怨天尤人的慨叹。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现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2)、尾联中“艰难”一词指的是个人还是国家?“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阅读本诗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宋代学者罗大经曾评价本诗仅颈联中便有八重悲,请写出其中五重悲意。
    (2)、“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中,“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贺铸,北宋诗人,一生沉于下僚,郁郁不得志。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标题可知,这是一首登高抒怀诗,描写了诗人病后登上快哉亭时的所见所感。 B、首联写雨后的清蝉在树上得意地鸣叫,这与仕途失意的诗人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C、颔联描写诗人讨厌自己频繁喝酒,梦后倚楼心中悔恨无限,突出了诗人思乡之浓。 D、尾联抒情,写诗人辜负故乡亲友赏菊之约,心中满是“白发生头未得归”的惆怅。
    (2)、“病”是古代诗人诗中的常客。请你任选一篇学过有关“病”的诗词,并简要分析下这首诗词与本诗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

六、小阅读

  • 12.
    (1)、《登高》后两联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的感情?试作具体分析。
    (2)、杜甫《登高》全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