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某纪念馆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琦善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 2.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清王朝由盛转衰时,资本主义已成为成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当时引领这一发 展潮流的国家最早侵略中国,这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 3.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在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4. 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②公车上书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武昌起义 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④⑤③ B、②④③⑤ C、①④③⑤ D、②①④③
  • 5.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组,我却说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戊戌政变 D、“二次革命“
  • 6.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间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 7. “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历史纪录片《1901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东交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B、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C、驻扎有外国军队 D、圆明园已成残垣断壁
  • 8. 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
    A、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 9. 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面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 10.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毛泽东思想
  • 11.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 12.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13.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开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 14. 在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上海、厦门、福州、宁波、南京 B、广州、南京、福州、宁波、天津 C、天津、厦门、上海、宁波、北京 D、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15.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6. 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的内容。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 17.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后的痕迹是指(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18.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9.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 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
  • 20. 如果你是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列强入侵。便决定加强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己之力。你能够进入下列什么地方学习(   )
    A、总理衙门 B、福州船政局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 21. 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
    A、国门被列强打开的鸦片战争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自救运动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武昌起义 D、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
  • 22. 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
    A、《甲午风云》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 D、《武昌起义》
  • 23.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24.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共同纲领》
  • 25. 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是(    )
    A、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26. 以下不属于孙中山的丰功伟绩有(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D、成立中华民国
  • 27.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图一《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 图二《马关条约》中新增的通商口岸

    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 28.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圆明不复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 29.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 C、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30.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主要是指( )。
    A、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B、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C、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31题10分,32题14分,33题16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哪个条款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的作用?
    (2)、材料二条约的签订跟哪场战争有关?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南京条约》相比,该条约最大的危害体现在哪里?
    (3)、材料三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4)、综上所述,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志士,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
  • 32. 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栏目二:柳暗花明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族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周年的讲话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作用。
    (2)、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孙中山革命的对象有哪些?
    (3)、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通过什么事件实现奋斗目标?这一事件产生深远意义是什么?
  • 33.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针对这个问题,某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些问题:

    材料一: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李鸿章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材料四:如图,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

    (1)、写出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另三位代表的名字:李鸿章认为不受制于西人的方法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当年,与梁启超齐名的另一位主张变法的核心代表是哪一位?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代表人物史称什么?
    (3)、材料三中说: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这是什么意思?
    (4)、结合上述图文材料,谈谈这些运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