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关于撰写《家乡人物(风物)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整理访谈记录,整合访谈内容,为“志”的写作准备好基础材料。 B、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 C、“志”的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议论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 D、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并在记述中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②他对待别人总是虚与委蛇 , 谦虚谨慎,宽以待人;对待工作则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③过去十年,盘锦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举全市之力,凝万众之心,高瞻远瞩,吐哺握发 , 主动求变,向海发展,基本摆脱了对资源的依赖,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的再生之路。
④安徽省,是一个物产资源丰富、生态钟灵毓秀的中部省份。长江、新安江,清流奔涌;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群峰竞秀。
⑤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优点,还要观过知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
⑥秦凯始终恪守勤俭持家、致富有道的信条,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的风潮中,一直坚守在家乡求田问舍 , 开辟了一条立足家乡的致富之路,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3. 围绕“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一主题,对家乡的某个人做一个访谈,请提前拟写出访谈提纲,并整理好访谈记录。4.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①情景一:在某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去世时,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的一位学生去看望五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李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①改为②改为③改为
二、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搓线瓦
黄孝纪
①二00一年门前橘子花开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不经意间,已经十三年。这期间,沧海桑田,原先居住的那半栋瓦房,连同门前的小溪、池塘和橘子树,也早已夷为平地,成了高速铁路桥墩下的荒草空坪,再也寻不了一点旧时的踪影。
②母亲本是一个朴素的人,又一向家境寒微,去世时那些穿过的旧衣物,我们已经按照村里的风俗,连同她睡过的席子被褥,一同在江边的一阵烟火中化去了。待到瓦房拆迁的时候,父亲也已离世,那些残旧的坛坛罐罐及家什用具,或损或丢,或拿或送,经过几场风雨霜雪,也已杳然无痕。如今能够睹物思人的,除了那把铜茶壶,也就只有母亲的搓线瓦了。
③母亲的搓线瓦是一片特制的粗糙青瓦,凸面刻着朴拙的树枝和树叶,四角各为“劳动幸福”中的一个字。凹面刻着“运莲”、“方成”四字,分别是我母亲和我舅舅的名字。瓦的两侧边缘中央,对称钻有一对小圆孔。今年春节,我到舅舅家拜年的时候,曾专门问起这块搓线瓦的缘由。舅舅告诉我,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生产队烧砖瓦窑的时候,特地为他姐姐我的母亲制作的,那时我还没有出生。
④记忆中有一片苎麻地。过了村前的石桥,沿着江边的石板路,穿过田野,再逆着一条溪水上行,溪的两岸是红壤的旱土和油茶山,那片苎麻地就在溪的北岸。一年里,周边的旱土随着季节不断变换着色彩和作物,金黄的麦子,碧绿的花生和红薯,唯独这片苎麻地,似乎年复一年不需要翻垦,每年都齐刷刷地一轮一轮长出一大片密密麻麻的苎麻来。苎麻长有半个人高的时候,我们是不敢到那里面去玩的,据说时常隐藏有很多蛇。只是在南风呼呼的夏日晴空,看着苎麻地哗啦啦作响的叶浪,一会儿碧绿,一会儿雪白,幼小的心境竟也感到十分欢愉。
⑤苎麻长到差不多成人高的时候,打苎麻的日子到了。全家人出动,到苎麻地里砍苎麻,每人一把镰刀,把一根根圆圆笔直的青色的苎麻秆子齐蔸割下,砍去顶端的枝叶。一捆捆苎麻挑回家,在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剥皮、刮皮、晒皮、搓线等一系列需要精巧手工的活计就全凭母亲一双手了。
⑥脑海里便永远刻着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在厅屋里,或者门口的石板巷子里,母亲低着头,坐在一张小矮凳上,右脚裤腿卷到大腿上,露出一条光腿来,拿了那块搓线瓦盖在膝盖骨的位置,左手从旁边的篮子里抽出干苎麻丝放在搓线瓦上,右手张开五指,在瓦上不停搓着,面前一根粗细均匀的苎麻线不断延长,垂下来,一圈一圈在脚下的簸箕里重重叠加。
⑦搓好的苎麻线,母亲一束束整理好,之后和了木柴灰在大锅子里煮沸,捞出来,在水圳边用木槌捣击漂洗后,挂在竹篙子上晒干。赶圩的日子,母亲用竹篮子挑了苎麻线去卖,换得一些钱来,或者油盐酱醋日用的物品。剩下的苎麻线和干苎麻丝,母亲放在木柜里收着,空闲的时候,给我们纳鞋底,缝补衣服,或者随时搓一些她所需要的或粗或细的苎麻线。
⑧几十年反复搓线,这块搓线瓦凸凹两面许多原本粗粝的刻痕,都已经被母亲的手掌和腿膝磨得光滑发亮。如今它静静地躺着,在我书房里书柜的一角,偶尔拿出来端详抚摸一番,都禁不住地勾起深情的过往。
(原载《中国文化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母亲的搓线瓦”作为叙述的核心事物,对母亲的回忆也没有太多的旁枝错节,紧紧扣住搓线瓦展开,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浓厚的乡村情结。 B、文章开头一段运用对比手法,曾经的瓦房、小溪、池塘、橘子树早已夷为平地,变成了高速铁路桥墩下的荒草空坪,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遗憾。 C、文章先追述母亲的搓线瓦,引出儿时的记忆,再记叙由苎麻到搓成苎麻线要经过砍苎麻、浸泡、剥皮、晒皮、搓线、煮线等一直到上市的一系列过程。 D、作者将目光投向日益被人们淡漠甚至遗忘的农家器具,写平凡的人事,表达平凡人物的思想情怀,展示人性的温情,这也是文学作品对社会对现实的一种功能。(2)、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3)、结合教材第四单元“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调查活动,请谈谈像本文中“搓线瓦”这类老物件的特点并评述其所承载的家风文化内涵。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某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老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作“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于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常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在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倡导?(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迟子建访谈录
记者:评论界有人认为你的小说是“本色写作”,你是一个人如其文和文如其人的“本色作家“。你认同这样的评价吗?
迟子建:(笑)不太认同。小说其实是用文字搭建的想象的世界,而作家是会思考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既复杂又单纯,用文字反映出来的世界便既客观又离奇。这在某一程度上透露了作家的性情,却不可能完全浸透作家所有的情感。所以说,一个作家不可能完全做到“本色写作“,或者说,用“本色写作”来概括作家的写作风格不够准确。每个作家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不可能通过作品完全展现出来。
记者:还有评论家说,你的小说都是在向追寻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在追忆中怀想的“逆行的精灵”。你觉得这种评判恰当吗?
迟子建:这篇评论我看过。应该说,评论家写这样的评论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也是有根据的。也许,“逆行的精灵”这一评价在文学审美上是中肯的。可能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有所偏差。我的小说是写到历史,但并不是向后看。其实,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断地逝去,不断地成为当下的历史。昨天的事是历史,即使我的作品在关注当下,完成时也变成了关注历史。只不过我对远的历史比对近的历史更感兴趣,因为我认为距离产生美,有距离的历史可以让人看得更客观;而在写近的历史时,历史的客观性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记都:其实,你的很多中短篇都是在关注当下。
迟子建:是的。这个评论家说我在向后追寻,是国为大家对历史出发点的判断不一样,在理解上有偏差。当然,也可能是我作品的气息让他得出这样的结论。
记者:你的小说多以故乡东北为故事背景,你也曾经说过,故乡是你最大的创作源泉,你的创作始终不会离开故乡的那片土地。在中国的当代作家中,你和莫言是把这个特点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两位。不知道在你以后的创作中,你是否会固守在故乡的土地上?是否会有其他的尝试?
迟子建:一个作家,如果能把自己熟悉的地方写深写透,写到八十岁能写完就很不错了。很多作家在评论家的影响之下,总想求大求全,多方突围,到头来可能反而没有一样能做得好。而评论家也常担心作家总是以某个固定的地方为写作背景,文思是否会枯竭。我觉得,完全不必有这种担心。这就像挖一口深井,当井水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之后,它就永远都不会枯竭。所以能够打深一口井,是一种福气。
我的作品并非只限于写故乡,但如果评论家把我的所有作品都归入与故土有关的写作,我也不否认。其实,评论家与作家是两个不同的行当,我比评论家更了解自己。我的写作会有渐变的过程,不同的作品会呈现不同的风貌,但不会刻意求变,更不会脱离我的故土去写作。就像我曾经说过的,我的写作不可能一成不变,不同时期的作品会有不同时期的特点,但从总体来说,我的写作永远都不会背离我所熟悉的那一片土地。
记者:无论是在你的小说中还是散文中,都可以看到你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的感受,对大自然、对生活甚至对世间万物的心灵感受,那种敏锐非一般人能比。这是不是你可以一直保持高产写作的原因?
迟子建:有一定的关系吧。文学写作是一种安慰心灵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内心感受的推动。写作和感受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感受是与生俱来的。我从小就对万事万物、大地四季的变化特别敏感。这种能力,应该是无法拷贝的。
记者:你的小说,总是由小人物的具体生活构成,即使是《伪满洲国》这样以一段历史为题材的长篇,也坚持“以日常生活去展现历史”。但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你并未放弃过去的风格,却讲述了鄂温克民族上百年的兴衰史。它触及的是民族文化的题材,也可以说是宏大题材,你是有意向宏大题材靠拢吗?这是不是你今后写作的一个方向?
迟子建:其实,我个人认为,《伪满洲国》才是宏大题材,而《额尔古纳河右岸》写的是一个弱小民族。很多读者写信告诉我,在这之前他们压根没听说过这个民族。我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题材,是因为我熟悉这个民族的一切。在我目睹的事实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某些文化和原始的东西正在丧失,一些有味道的东西被人以文明的名义扼杀掉了。因此,我特别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在一百年的历史中,我感受到苍凉和悲凉。历史不是断裂的,一百年前的生活,依然还在延续下去,没有被割断。虽然它在现实中退缩,但历史和现实并没有严格地分割。评论家把它看作一个宏大题材,或许是一种误解。其实,一百年并不一定就宏大,而一天也可能是宏大的。正如我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所说,我讲述的是这支部落式微的过程,而这本书是一首挽歌。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逆行的精灵”的意思是,迟子建的小说以追忆历史为主要内容,写得精彩,犹如精灵一般令人喜爱。 B、迟子建认为,写近的历史时,历史的客观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写有距离的历史则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C、迟子建以挖井为喻,说明自己在今后的小说创作中,将挖掘新题材,扩大写作范围,让自己的写作源泉不枯竭。 D、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具有独特的感受与迟子建能够保持高产写作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这种感受能力作者认为是天生的。(2)、从文中看,记者和迟子建本人对《额尔纳河右岸》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3)、“其实,一百年并不一定就宏大,而一天也可能是宏大的”,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方面提供保障。
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试点城市的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其中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实现全部利用;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在试点城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北京日报》2019年1月21日)
材料二:
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多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阳江市宏湘金属加工厂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达2万多吨;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产生的含镍危险废物2.1万吨非法倾倒于广东阳江、江门和广西梧州等地。”生活污泥违法倾倒猖獗,深圳、东莞、惠州、茂名、阳江、肇庆6个地市均存在非法转移倾倒污泥问题;发生非法跨界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倾倒垃圾数十万吨。
(摘编自《“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手段知多少?》,中国环保在线2019年1月28日)
材料三:
现阶段建立“无废城市”的多为发达国家,虽然纳入“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在制定“无废城市”目标前,均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其废弃物管理体系基本是政府主导、生产企业负责、家庭分类投放、废弃物处理商负责收集运输及处理,商业企业、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则多为单独签约专门服务商。整体来看,由于废弃物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大多数案例城市征收的垃圾费已经能够完全覆盖相关支出,废弃物管理进入了良性运转轨道。有些城市的做法极为典范:奥克兰市根据新西兰环境部的政策要求对轮胎、电子设备、包装等行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回收处理。旧金山市将弃物收集、处理均外包给废弃物处理公司,并一同制定城市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和APP并进行培训,展示废弃物分类及处理信息,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板货运系统,提升运输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摘编自蒙天宇《“无废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环境报》2019年2月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的“无废城市”,将在全国范围内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建设试点。 B、在“无废城市”的建设试点城市,基本实现了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 C、想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努力解决好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的欠缺。 D、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均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有较为完善的废弃物管理体系,为其建设“无废城市”提供有利条件。(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或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努力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B、我国的固体废物保有量和产生量巨大,这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有关。 C、并非发达国家才能建设“无废城市”,虽然各国所定的“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体系。 D、三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方案指引,材料二侧重建设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材料三侧重可从国际“无废城市”案例汲取经验。(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广东省存有什么突出问题;从材料三列举的城市典范做法中汲取哪些解决相应问题宝贵经验?三、作文
-
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我们可以:
①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类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着我们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待殊的来历,这些都值得我们寻访、探究、记录。
②为家乡文化建设提建议。基于对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以促进家乡文化的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为出发点,在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传承、生活方式、乡风民俗、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家乡的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从以上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不少于800字;⑶不得抄袭;⑷不得泄露写作者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