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巩固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上本没有戏,一方水土的嬉耍演进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便约定俗成升华为戏。闽中小县泰宁原本没有戏,却“借鸡生蛋”,使得梅林戏①____,为福建登上戏曲大省增添了②____的一笔。
大多数的地方戏总叫观光客如鸭子听雷公般看热闹,戏台上若无字幕辅助,剧情纵是翻江倒海,外人也一脸懵懂,波澜不惊。而梅林戏唱词对白用上普通话后,便大放异彩。我曾陪北京客人路过观赏,对方一听入迷,再听陶醉,回头大赞其唱腔之优美、行当之齐整、表演之个性、功夫之了得、韵味之绵长,不愧是“土京剧”。
泰宁流传民谣:“梅林十八坊,十户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梅林腔,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一首民谣就是一个故事,连起了梅林戏的前世今生。清朝中叶,泰宁朱口梅林村有个大户人家做寿,请浙江的徽戏班来家连演数日不过瘾,复请徽班艺人为家乡子弟传艺。由此,梅林四邻以学戏为乐事,生旦净末,唱念做打,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人人都能③____,张口来上几段。徽调传入泰宁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于是遂形成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第二段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①____,是以艺术的创新思维、创意表现,改变乡村的面貌、产业、生活,建构美的共感形式,体现时代风貌,打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生态圈。在这里,②____,是一种相互尊重、彼此互动的有机关系。乡村不仅仅是一块土地、一个物理空间,还是承载乡土精神与文化根脉之所。____,也从艺术写真的体验者、乡村实践的参与者,转变成乡村建设的合作者。
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成功标志,是③____、乡村资源活化和可持续发展。在艺术助力乡村建设中,重要的是调动当地人的参与热情。美术院校的师生需要用艺术、行动、理念,以及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富有成效的沟通能力,激发当地人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对于美术院校的师生来说,深入乡村开展广泛、高质量的艺术实践,不是简单的下乡服务、改造美化,而是要致力于以艺术浸润心灵、带动村民精神面貌改善,这是社会需要,也是时代呼唤。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师生们参与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实践 B、参与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实践的师生们 C、师生们以艺术参与乡村建设实践 D、参与乡村艺术建设与实践的师生们二、能力提升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乡村形态的典型代表,①____,既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民族村寨文化建设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②____,现阶段民族村寨文化建设重在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对其缺乏应有的批判意识。在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尚未实现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传承的预期目标,且很少关注民族村寨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空间互动,更为严重的是在民族村寨文化建设中出现文化衰败化、碎片化与空壳化等问题,这与当下文化发展背道而驰。
③____,我们有必要明确:民族村寨文化振兴是一个集多维度、多要素、多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是民族村寨文化历史延续、文化互动发展与文化功能提升的有机统一。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请分别用一个以“是”作谓语的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30个字。4. “路长制”的工作标准之一是以文化建设促进城市融入文化元素。某区街道办拟在辖区内烟霞路、江月路、醉花街三条道路打造精品文化墙,图文并茂地展现古典诗词文化,现公开征集文化墙标语。请为其中的一条道路拟写一则对联式标语,要求符合该道路名称特点,语言精练,语意隽永,不超过20字。道路名:
文化墙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