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升旗仪式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图所示,在国歌声中,升旗手将国旗缓缓升起,同学们庄严肃穆。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国旗长约1.9m B、升旗手的重力约为50N C、升旗手的身高约为1.7m D、播放一遍国歌的时间约为 46s2.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抽气后听不到声音是由于音乐芯片不发声 B、图乙:铁球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C、图丙: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特点 D、图丁: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的长度不变3.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刮大风时落叶漫天飞舞,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街道旁立起的禁止鸣笛标志牌,能够阻断噪声的传播 C、用吸管能把杯子里的水吸到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船闸能够使船从下游行驶至上游,利用了帕斯卡定律4. 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使灰尘掉落,利用了灰尘的惯性 B、动滑轮既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C、人在推车时没有推动,此时车不受摩擦力 D、机器的功率越大,其机械效率越高5. 如图所示的浮力的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潜水艇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小 B、图乙:舰艇漂浮在水面上,它的排水量大于它自身的质量 C、图丙:孔明灯上升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 D、图丁:热气球升空时是通过减小球内气体密度来实现的6.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大小为300N的拉力 F,通过滑轮将重250N 的重物匀速提升2m,用时20s。这一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滑轮为动滑轮 B、工人做的有用功是500J C、拉力的功率是25W D、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7. 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向上的推力 B、跳板对动员的力使运动员向上跳起 C、若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外力消失,惯性也会消失 D、运动员在空中翻转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8. 小明将质量相同的水银、水和某未知液体,分别倒在三个相同的杯子里。水银倒在第一个杯子中,杯子没有装满;未知液体倒在第二个杯子中,杯子没有装满;水倒在第三个杯子中,只倒了一部分杯子就满了。根据题干中的条件,能够推理出的是 ( )A、水的密度比未知液体小 B、未知液体的密度比水银大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与水银相同 D、未知液体密度可能比水银小9. 2024年4月 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先加速下降一段距离,再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在距离地面约1m时反推发动机点火缓冲,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关于返回舱降落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舱返回地面后,其质量变大 B、进入大气层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C、打开降落伞减速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接近地面点火反推时,返回舱受到向上的推力10. 小明用两根相同的吸管,在底端分别塞进质量不等的橡皮泥,制作成了两支可以竖直漂浮在液体中的简易密度计A 和B,如图甲所示。将两支密度计分别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漂浮时在吸管上标出与液面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ρ,并测量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 h,绘制出了ρ-h 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小明还发现对同一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h和对应密度ρ的乘积不变。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图线a对应密度计B B、两支密度计都漂浮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相等 C、密度计B上的刻度线越靠下的位置,对应的密度值越大 D、密度计A 上ρ3与ρ2刻度线的间距大于ρ2与ρ1刻度线的间距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 11~15题每小题2分, 16题4分, 共14分)
-
11.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风洞设施群,为我国研制C919大型客机做出了非凡贡献。在风洞实验时,飞机相对于风洞中的气流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当风吹过飞机机翼时,其上凸下平的形状可以使机翼上、下表面中的表面所受压力较小。12. 在冰壶比赛时,推冰壶的运动员穿的两只鞋子分别为:鞋底为橡胶制成的蹬冰鞋,鞋底为塑料制成的滑行鞋,如图甲所示。需要滑行时运动员由滑行鞋支撑,蹬冰鞋不与冰面接触,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由此可以判断(选填“橡胶”或“塑料”)鞋底的粗糙程度更大一些。图乙是场地示意图,运动员从A 点推动冰壶前进,到B点时松手,冰壶滑行到C点静止。在冰壶由A到B、由B到C的过程中,在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没有做功。13. 一束激光从地球射向月球,经过月球反射后回到地球,所需时间为2.56s,由此可知地球和月球相距m;一名运动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质量为100kg的杠铃,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则他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kg的杠铃。(光速 c=3.0×108m/s)14. 天眼FAST 调试组研制了“微重力蜘蛛人系统”,用充有氦气的气球将作业人员吊起,减小作业人员对反射面板的压力,形成“微重力”效果,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到达反射面板任意地方执行巡检和维护作业,如图所示,当作业人员静止在反射面板上时,反射面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的重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人所受的合力为N。15. 小明用轻质杆制作了一把如图所示的杆秤,提纽所处位置相当于杠杆的;这把杆秤在不挂秤砣、不放物体时,提起提纽,恰好能水平平衡。在秤盘中放入物体后,将100g的秤砣移至 B处时,秤杆再次水平平衡,此时OB=3OA,则物体的质量为g。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启动考古发掘之前,要先进行田野调查。考古工作者通常使用的工具是探铲 (俗称洛阳铲),如图甲所示,探铲前端呈半圆形状,铲口锋利。工作人员将探铲用力插入土中,它能将深埋的土壤带至地面,根据这些土壤的土质和土色来判断地下是否有遗迹,以及遗迹的大概性质。在进行考古发掘时,工人们有时会用如图乙所示的手推车,将挖掘出的泥土运送至指定地点堆放。随后,对采集的泥土样本进行筛选和浮选。浮选时,将土样倒入水中,轻轻搅拌,如图丙所示,一些不易被发现的珍贵碳化种子会悄然浮上水面,收集起来进行专业的鉴别,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重要的线索。
(1)探铲前端打磨锋利,能够在铲土时压强。探铲能将泥土从地下带上来不滑落,是因为泥土与探铲之间的力较大。
(2)用手推车运送泥土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
(3)浮选时,植物碳化种子在上浮时所受浮力重力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三、作图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
17. 请在图中画出滑雪运动员所受重力示意图。18. 如图是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
四、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18题8分, 第19题4分, 第20题8分, 第21题4分, 共24分)
-
19. 小红同学用一些相同的钉子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块钉板,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她将两个相同的塑料袋装满水将口封好,分别放到两块钉板上,这是控制了相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若放在钉板甲上的塑料袋完好,而放在钉板乙上的塑料袋被扎破了,说明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在钉板甲的塑料袋上面放一块石头,如图丙所示,发现塑料袋虽然被压扁了一些,但仍然完好,小红据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这一结论是的。
20. 小红接着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用U形管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U形管压强计是专门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的仪器,它(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在实验前,U形管压强计如图甲所示,需要调节,其方法是(选填下面的序号);
A.将右侧管中高出的水倒掉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保持金属盒在图乙中的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图中的乙和丙实验,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有关;比较图中的两次实验,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
21.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小明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步骤一:将装有水的溢水杯 (水面到达溢水口处)放置在铁架台上,空烧杯放置在电子秤上后,按下“清零”键,使电子秤的示数变为零,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再将一个梨放置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为260g,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把梨缓慢放入溢水杯中,梨漂浮在水面上,溢出的水全部流入电子秤上的烧杯中,如图丙所示。
(1)梨在溢水杯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为N;若步骤一中的溢水杯水面略低于溢水口,(选填“会”或“不会”)影响梨所受水的浮力。
(2)步骤三中,若电子秤的示数为g,则能初步得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
(3)步骤三中把梨放入溢水杯中时,为什么要缓慢地放入?。
22. 为“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所用物块为木块。(1)本实验研究的是(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与它的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选填“即将碰撞木块时”或“碰撞木块后”)的速度;实验甲和乙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
(2)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 W1和 W2 , 则W1 W2(选填“>”“=”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两次实验中甲实验中的小球的动能;
(3)在丙实验中,若木块运动时冲出了水平面,(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换用更长的水平面重做本次实验;
(4)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被小球碰撞后将(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实验探究。
23. 妈妈买了一束鲜花插在客厅的花瓶中,过了一会儿,在书房看书的小明就闻到了花香,刚学完八年级物理的他知道这是由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他想进一步探究分了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于是找来了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一瓶红墨水、滴管、一些热水和冷水等物品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1)小明在两个玻璃杯中 , 观察玻璃杯中水的颜色变化。
(2)若 , 就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五、综合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要求:(1)语言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
-
24. 目前,国内最大的蓝藻打捞处理工程船“丞泊一号”已经在滇池成功下水,如图所示,对滇池水质的改善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某次作业过程中,打捞船以2×105W的功率匀速行驶5km, 用时30min, 打捞蓝藻300kg。已知船沿高出水面2m, 求∶
(1) 300kg蓝藻的重力大小;
(2)将蓝藻从水面匀速提升到船沿所做的功;
(3)打捞船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25. 将小球A放在物块B上后一起放入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水深30cm。已知小球A的体积为、物块B的质量为0.7kg, 体积为 , 容器的底面积为。现将A从B上移开,静止后A沉到水底,B漂浮在水面。已知水的密度 , 求:(1)A、B叠在一起放在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小球A沉到水底时受到的浮力;
(3)小球A的密度;
(4)将A从B上移开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