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车探测器——“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祝融号”利用4片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源供应和保障,进行火星科学探测。下表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与日平均距离 大气成分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均温 地球 1 1 1.00 149.6 N2、O2 1年 23时56分 15℃ 火星 0.11 0.15 0.01 227.9 CO2 1.9年 24时37分 -23℃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1。与日平均距离单位:百万千米。 (1)、“祝融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密度 B、与日平均距离 C、大气成分 D、公转周期(2)、对火星车探测器信号传输影响最大的是( )A、火山喷发 B、雾霾天气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3)、与地球相比,火星( )A、有稳定的液态水 B、季节更替频繁 C、温度低且温差大 D、大气层厚度大2. 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A、人口少 B、海拔高 C、气温低 D、纬度高(2)、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 )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B、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D、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3.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A、人口少 B、海拔高 C、气温低 D、纬度高(2)、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 )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B、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 D、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3. 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太古宙(2)、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 B、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3)、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 (1)、图示甲所处的地质时期是(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太古宙(2)、乙所处的地质时期( )A、鱼类开始出现 B、恐龙从盛行至消失 C、灵长类动物出现 D、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3)、丙所处的地质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 )①蕨类植物繁盛②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③地壳运动剧烈④第四纪气候的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 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下图实线代表地震波,虚线代表地球内部的不连续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层的厚度均一 B、乙层中有岩浆物质 C、丙层物质为固态 D、丁层物质运动形成地球磁场(2)、图中地震波( )A、可以通过气态 B、表示的是横波 C、传播速度较慢 D、波速变化不显著5. 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海膜覆盖地表的-种措施,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下图为农田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层的厚度均一 B、乙层中有岩浆物质 C、丙层物质为固态 D、丁层物质运动形成地球磁场(2)、图中地震波( )A、可以通过气态 B、表示的是横波 C、传播速度较慢 D、波速变化不显著5. 地膜覆盖是指以农用塑料海膜覆盖地表的-种措施,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下图为农田地膜覆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主要是因为地膜( )A、增加了太阳辐射 B、抑制了热量交换 C、增加了地面辐射 D、减少了大气辐射(2)、下列现象与地膜覆盖原理相似的是( )A、法国南部葡萄园铺设鹅卵石 B、冬季积雪厚利于作物越冬 C、不同农作物间作套种 D、夏季葡萄园挂黑色尼龙网6. 读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主要是因为地膜( )A、增加了太阳辐射 B、抑制了热量交换 C、增加了地面辐射 D、减少了大气辐射(2)、下列现象与地膜覆盖原理相似的是( )A、法国南部葡萄园铺设鹅卵石 B、冬季积雪厚利于作物越冬 C、不同农作物间作套种 D、夏季葡萄园挂黑色尼龙网6. 读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④处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7.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下图分别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和丹娘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④处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7.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下图分别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和丹娘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印度洋海滩 B、沿岸疏松的土壤 C、新疆沙漠 D、附近江心洲和河漫滩8.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形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奇特景观。读我国北疆地区魔鬼城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印度洋海滩 B、沿岸疏松的土壤 C、新疆沙漠 D、附近江心洲和河漫滩8.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是维吾尔语“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形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奇特景观。读我国北疆地区魔鬼城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雅丹地貌最终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2)、这里的小丘有规律延伸的方向是( )A、东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东北一西南向(3)、南疆地区多流动沙丘,但北疆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却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准噶尔盆地( )A、风力较小,搬运能力弱 B、沙粒较大,风力搬运不动 C、地势较低,地形起伏大 D、水源较丰富,植被覆盖较好(4)、图中多地沙漠化严重,动态监测沙漠化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GNSS B、RS+GIS C、GNSS+VR D、GPRS+GIS9.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1月28日18时52分在秘鲁北部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下图为“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雅丹地貌最终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2)、这里的小丘有规律延伸的方向是( )A、东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东北一西南向(3)、南疆地区多流动沙丘,但北疆地区的准噶尔盆地却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准噶尔盆地( )A、风力较小,搬运能力弱 B、沙粒较大,风力搬运不动 C、地势较低,地形起伏大 D、水源较丰富,植被覆盖较好(4)、图中多地沙漠化严重,动态监测沙漠化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GNSS B、RS+GIS C、GNSS+VR D、GPRS+GIS9.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11月28日18时52分在秘鲁北部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下图为“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 C、地核 D、下地幔(2)、秘鲁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3)、甲处洋流与下图相符的是( )A、 (1)、本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 C、地核 D、下地幔(2)、秘鲁地震多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C、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D、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3)、甲处洋流与下图相符的是( )A、 B、 B、 C、 C、 D、 D、 (4)、甲洋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是( )A、降温减湿形成荒漠环境 B、使污染物向南不断扩散 C、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快过往海轮航行速度1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甲洋流对沿岸地区的影响是( )A、降温减湿形成荒漠环境 B、使污染物向南不断扩散 C、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快过往海轮航行速度1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②④ 所在纬线为 30°,则关于洋流②所在的半球及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1)、若该图表示大洋环流,②④ 所在纬线为 30°,则关于洋流②所在的半球及性质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 D、②④(2)、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乙为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节①为地表径流 B、环节②气流上升 C、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 D、环节④使甲地增温(3)、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近地面,丙、丁为高空,则该地可能出现在A、北半球 7 月的海陆间,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B、南半球 7 月的城市与郊区之间,甲为郊区,乙为市中心 C、夜晚的山谷间,甲在山坡上方,乙在谷底 D、盛夏中午的林地和沙地交界地带,甲为林地,乙为沙地11.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12.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 D、799米、501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12. 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减缓地表径流 B、增加降水 C、减少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减缓地表径流 B、增加降水 C、减少下渗 D、增加水汽输送(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构建生态景观②加剧热岛效应③塑造地表形态④减小气温日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 永暑岛,原名永暑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个环形珊瑚岛。通过填海造陆,永暑岛已成为中国实际控制的最大南沙岛屿。2016年,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岛上勘测到地下淡水资源。珊瑚岛的地下淡水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存在,形成了海岛独特的地下淡水资源——淡水透镜体。一般的珊瑚岛礁因雨水下渗时间不足难以形成淡水透镜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专家分析,永暑岛淡水透镜体是最近几年才形成,促使其形成的最大因素是( )A、岛屿面积 B、地质构造 C、年降水量 D、海浪大小(2)、有关永暑岛淡水透镜体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富,淡水透镜体水量大 B、地表植被覆盖率差异导致淡水透镜体中央厚,边缘薄 C、淡水透镜体较封闭,水体更新速度慢 D、受底部咸水影响,水质较差14. 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如今我国东北黑土层在变薄,肥力在下降,科学家正运用免耕和秸秆覆盖等方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东北黑土形成条件的是( )A、夏季湿热 B、冬季湿冷 C、冻土广布 D、植被茂盛(2)、秸秆覆盖在黑土表面,有利于( ) (1)、据专家分析,永暑岛淡水透镜体是最近几年才形成,促使其形成的最大因素是( )A、岛屿面积 B、地质构造 C、年降水量 D、海浪大小(2)、有关永暑岛淡水透镜体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降水丰富,淡水透镜体水量大 B、地表植被覆盖率差异导致淡水透镜体中央厚,边缘薄 C、淡水透镜体较封闭,水体更新速度慢 D、受底部咸水影响,水质较差14. 黑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如今我国东北黑土层在变薄,肥力在下降,科学家正运用免耕和秸秆覆盖等方法对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东北黑土形成条件的是( )A、夏季湿热 B、冬季湿冷 C、冻土广布 D、植被茂盛(2)、秸秆覆盖在黑土表面,有利于( )①提高地温 ②减轻风蚀和水蚀 ③冬季放牧 ④保水增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 下图为土壤密度随深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表层土壤密度影响较小的因素主要是( )A、成土母质 B、植被类型 C、耕作条件 D、有机质含量(2)、农田土壤密度大于自然植被土壤密度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多次翻耕 B、大量使用化肥 C、枯枝落叶较多 D、植物根系发达(3)、从地表径流角度考虑,该区域最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是( )A、混交林 B、纯林 C、草地 D、农田16.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地表层土壤密度影响较小的因素主要是( )A、成土母质 B、植被类型 C、耕作条件 D、有机质含量(2)、农田土壤密度大于自然植被土壤密度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多次翻耕 B、大量使用化肥 C、枯枝落叶较多 D、植物根系发达(3)、从地表径流角度考虑,该区域最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是( )A、混交林 B、纯林 C、草地 D、农田16.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 B、地震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2)、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 (1)、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滑坡 B、地震 C、火山喷发 D、洪涝灾害(2)、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A、紧急撤离图示地区所有居民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 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 D、使用大量炸药完全摧毁堰塞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 
                            17.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图18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波浪能密度大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18.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它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阻遏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水位在2018年上涨0.48米,至此已连续14年上涨,水位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该海域波浪能密度大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18.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素有“中国最美湖泊”的美誉,它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也是阻遏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水位在2018年上涨0.48米,至此已连续14年上涨,水位恢复至20世纪70年代初水平。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多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图2为①②两地的植被景观图。  材料二:野外考察是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图3为某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在广西拍摄的景观照片。  (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填“植被”或“地形”),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图中甲、乙两地都是我国肥沃土壤的分布区,其中乙为土。(2)、自然环境中植被分布具有显著的规律,图中典型的植被类型①为 , 影响①②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填“热量”或“水分”)。(3)、流水作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一般形成(填“洪积扇”或“河漫滩”),一般来说,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比凸岸(填“弱”或“强”)。(4)、根据材料二,该地貌类型的名称是。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5)、该地貌类型对当地交通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对交通;对农业生产。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填“植被”或“地形”),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图中甲、乙两地都是我国肥沃土壤的分布区,其中乙为土。(2)、自然环境中植被分布具有显著的规律,图中典型的植被类型①为 , 影响①②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填“热量”或“水分”)。(3)、流水作用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一般形成(填“洪积扇”或“河漫滩”),一般来说,河流凹岸的侵蚀作用比凸岸(填“弱”或“强”)。(4)、根据材料二,该地貌类型的名称是。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5)、该地貌类型对当地交通和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对交通;对农业生产。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国各地经历断崖式降温。为了应对可能带来的霜冻,很多地区农户采用烟雾防霜冻。 材料二:图1为“农户制造烟雾防霜冻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图”,ABCDH表示各种辐射和反射,EFG表示不同削弱作用类型。  (1)、图2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填字母)和(填字母);D进入大气层主要被反射(E)(G)(F)三种作用所削弱,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表。(2)、图2中A表示辐射,为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3)、烟幕可防霜冻是因为增强了(填字母)。(4)、晴天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填字母)强(填字母)弱。(5)、夏秋降温之时往往病毒性流感大爆发,专家研究认为,病毒传播途径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最不利于它的传播。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流感病毒扩散的是( )A、 (1)、图2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填字母)和(填字母);D进入大气层主要被反射(E)(G)(F)三种作用所削弱,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表。(2)、图2中A表示辐射,为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3)、烟幕可防霜冻是因为增强了(填字母)。(4)、晴天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填字母)强(填字母)弱。(5)、夏秋降温之时往往病毒性流感大爆发,专家研究认为,病毒传播途径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最不利于它的传播。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流感病毒扩散的是(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