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考真题单元练(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1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创办近代工业 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 D、兴办大生纱厂
  • 2. 它是李鸿章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它”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大生纱厂
  • 3. “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4.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狱中题写此诗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
    A、谭嗣同 B、梁启超 C、严复 D、黄兴
  • 5.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曾试图武力侵入中国台湾;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藩属国——琉球;光绪十一年(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这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A、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B、清朝开始筹建近代海军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 6. 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学习时要及时梳理。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

    主题:?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A、政治制度的变革 B、民族意识的觉醒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民族危机的加深
  • 7. 有学者认为,1840年之后,西学输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比较慢,对士大夫的影响长时间只停留在表面,尤其是和日本相对比。下面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8.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除此,政府还尝试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清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
    A、提高教育水平 B、开启西化浪潮 C、引领文明开化 D、为了洋务需要
  • 9. 某史学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战争结束后52年,经明治维新而疾速发展的日本,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 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
    A、阶级基础 B、斗争方式 C、失败原因 D、斗争对象
  • 11.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丘逢甲写作这首诗《春愁》紧密相关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 19世纪末,某女士在《女学报》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前月明诏特下,谕各庶民,皆得上书,夫民也者,男谓之民,女亦谓之民也。凡我同辈亦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洋务运动的兴起 C、戊戌变法的实行 D、中华民国的创建
  • 1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里说道:“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这种局面始于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4. 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 15.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 16.  如下思维导图中“?”处的内容应该是(    )

    A、列强特权领域减少 B、中国经济负担减轻 C、列强侵略范围扩大 D、中国割地面积增加
  • 17.  小明在整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学习笔记时,看到某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该条约的影响是(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据下表内容可知,这一时期(    )

    时间

    人物

    史事

    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

    设立江南机器制造局、译书局

    1879年

    左宗棠

    创立新疆阿克苏制造局

    1884年

    张之洞

    创建山西新火药局,设立广东水陆师学堂

    1888年

    李鸿章

    成立北洋海军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A、边疆危机严重 B、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C、白银大量流入 D、民主革命浪潮高涨
  • 19.  洋务运动兴办了许多新型的工矿企业,产生了新型的职业人土,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等。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大多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等部门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 20. 1895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阻止饷银运出,一批台湾爱国官绅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引发上述事件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材料一:大事年表(部分)

    年份

    事件

    1856年10月

    三艘英国军舰闯入珠江口,炮袭广州

    1858年5月

    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清军奋起还击。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瑗珲条约》,
    割占中国北方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1858年6月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

    英、法控制了北京城,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后又纵火焚烧

    1860年10月、11月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俄国割占中园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模仿西方近代化起步时期的一次军事较量,同时也是对两国“被动模仿”成效的一次大检验。自此中国在贫弱的道路上继续衰落,半殖民地化更加严重。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事年表所述的战争名称。并指出该战争期间割占中国领土的两个国家。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结束后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再次割让了大片领土。
    (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从清政府方面探究晚清时期中国领土不断丧失的原因。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22.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中国割让A地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岳麓书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条约与哪次战争有关?你知道条约中的地点A是哪里吗?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的内容?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对中国危害最大?
    (3)、材料三中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