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选将营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1-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某同学在网上搜集了一组关于北京人生活的想象图,这组图片的创作依据是(     )

    A、历史照片 B、影视作品 C、考古发现 D、文献记载
  • 2.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
    A、使用打制石器 B、原始农业产生 C、使用骨针 D、火的使用
  • 3. 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舜 B、炎帝黄帝 C、黄帝禹 D、舜禹
  • 4.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有(       )
    A、管理人民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缴纳赋税
  • 5.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 6. 下侧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①处的内容应是(       )

    A、盘庚迁殷 B、平王东迁 C、诸侯争霸 D、战国七雄
  • 7. 春秋后期,某学派首倡“仁爱”,以“爱”释“仁”,开创“仁爱”思想教化的先河。这一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 8. 以下是某本书的章节目录(部分),这本书的书名是(       )

    第一章       水利的奇迹

    第二章       恼人的水患

    第三章          郡守李冰

    第四章       开凿宝瓶口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黄河》
  • 9. 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这一称谓最早出现在(       )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 10. 《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材料提及的起义(    )
    A、因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而爆发 B、是西楚霸王领导的 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 11. 统一是秦汉时代的主题,思想统一也势在必行。“思想统一”在汉代表现为(       )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 C、以法治国 D、尊崇儒术
  • 12. 中国古代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太平局面。它们具备的共同特征是(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民族交往,贸易发达 C、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D、专制加强,科举完善
  • 13. 以下食物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最初都以“胡”字命名。与这些食物能够传入中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张骞通西域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 14. 西域都护的职责有(    )

    ①管理西域的军事     ②管理西域的政治 

    ③保护商旅往来     ④加强汉与匈奴关系的中转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5. 下面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的特点是(       )

    A、皇帝联合外戚打击宦官 B、皇帝利用宦官打击外戚 C、皇帝制衡外戚和宦官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6.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治未病"理论,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
    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 17. 下图所示的示意图中与①相关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时期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18. 以下战役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
    A、吴越争霸 B、桂陵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 19.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八王之乱 C、江南经济的开发 D、藩镇割据
  • 20.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
    A、匈奴、鲜卑、羯、氐、蒙古 B、匈奴、鲜卑、羯、氐、吐蕃 C、匈奴、鲜卑、羯、氐、羌 D、吐蕃、回纥、党项、鲜卑、蒙古
  • 21. 小明同学想写一篇北魏题材的小论文。下列哪一个标题不能入选(       )
    A、《北魏统一全国》 B、《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交融》
  • 22.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 23.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一项

    ①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人

    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典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4. 汉武帝开庭议事,有时其中的一个奏折,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变,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作出的重大贡献(    )
    A、蔡伦 B、张衡 C、华佗 D、张仲景
  • 25.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反映了农业生产要(       )
    A、占有更多的土地 B、大量种植农作物 C、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规律 D、增加劳动力

二、本部分共4题,共50分。

  • 26.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材料一   原始农耕生活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时空定位

    距今约7000年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距今约6000年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自然环境

    气候温暖湿润、低洼多水

    寒冷多风

    生产与生活

    人工栽培水稻;饲养猪、狗、水牛;

    使用磨制石器;建造干栏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

    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1)依据材料一,概括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指出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某同学为准备一次历史主题展览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

       

    (2)请为此次展览拟定一个主题。将材料二的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

    材料三   与汉魏相比东晋南朝农作物种类增多,来自北方的麦、粟等各种杂谷在南方与水稻交错种植。北民南迁,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农业工具已有很大改进,种类也增多,例如整地有犁、耙、耪等;北民将复栽技术带入南方,使南方逐渐脱离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并根本改变了南方水田的生产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率。

    ——摘编自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兼论全国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 27. 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的手段。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力量与封国力量对比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的对象。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的作用。
    (2)、请将“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结合所学,说出秦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其他措施。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简述汉武帝时期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和具体措施。
  • 28.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发起者是商鞅和秦孝公,秦国变法成功与此二人的独特品质息息相关。在“要不要变法”的廷议上,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为主旨,说服了秦国君臣;然后以“南门徙木”一幕来取信于民。在变法法令上,他十分注意抓住秦人的特点,以“名、利”为导向,移风易俗,并以“农、战”为主导政策,效果显著。

    ——摘编自张守慧《论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之成败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的前一年,秦军同六国作战65次。

    秦军战绩

    全胜

    不分胜负

    败北

    58次

    3次

    4次

    ——摘编自贾劲《秦律通论》

    材料三

    这一时期,从表象上看是一个大分裂、大动乱时期,其实深入探究起来,他应该是由分裂走向再统一的时期……关键就是“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各民族在融合中求同存异,为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依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发起者。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变法能取得成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秦军同六国作战结果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说出示意图中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 29.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后来的历史看……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东汉蔡伦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布、破布、废渔网等做原料,制成质轻耐用的纸,这种纸就叫做“蔡侯纸”……我国造纸术传播出去后,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摘编自《中国通史》(上册)

    材料四   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元素巧妙结合。会徽灵感来源于汉字“冬”,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1)、将上述文物与其见证的历史正确搭配。(填写序号)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   用行政手段规范汉字书写:

    汉代典章制度及社会风貌:   魏晋书法艺术的全新境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统一文字的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出“蔡侯纸”的优点。概括造纸术发明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了解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写出你从中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