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12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东周时期,周桓王因不满郑国不来朝觐,率军征讨,结果战败而归。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   )
    A、周王室权力衰微 B、郑国国君成为霸主 C、周桓王霸道好战 D、君主专制受到冲击
  • 2. 春秋战国时期,倡导树立君主权威,强调以法治国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 3. 下图所示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的力量对比,为解决该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恢复郡县制 B、实行休养生息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三省六部
  • 4. 公元495年,孝文帝下诏要求官员改用汉族语言,“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诏令(   )
    A、开创了隋唐盛世 B、消除了民族隔阂 C、加剧了北民南迁 D、推动了民族交融
  • 5. 中国古代某朝代出现了如下经济现象。据此可以推断该朝代是(   )

    ◆鼓励百姓垦荒 ◆出现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

    ◆晋商开设票号 ◆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口岸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6.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 7. 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发起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和经济技术的运动。这场运动(   )
    A、挽救了清王朝统治 B、唤醒了民众救亡意识 C、推动了早期近代化 D、改变了封建政治制度
  • 8. 下图描绘了慈禧太后仓皇逃出北京城的场景。当时慈禧出逃是由于(   )

    A、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B、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 C、义和团发动反清起义 D、八国联军进逼北京城
  • 9. 1913-1920年间,中国厂矿数增加152%,资本额增加51.3%,增速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兴办近代厂矿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国内政局十分稳定
  • 10. “凡我同胞,允宜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发出上述通告的应是(   )
    A、定都天京后的太平天国 B、戊戌变法时期的满清政府 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D、北洋军阀掌控的北京政府
  • 11. 近代中国有报刊登载了一篇“特约通讯”,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由该标题可知(   )
    A、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B、学生是五四运动先锋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12. 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对下图漫画《重点攻势》创作意图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A、嘲讽国民党进攻意图破产 B、提醒人们全面内战即将爆发 C、呼吁解放军重点进攻南京 D、欢呼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
  • 13. 20世纪50年代,为了推动我国科学文化工作的发展,中共中央提出了(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断 C、“科教兴国”战略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4. 1949-1954年,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只有5个,都是周边国家。到1964年前,与中国建交的亚非国家已达24个,其中多数主动与中国签订了友好条约。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B、提出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派代表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 D、恢复了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
  • 15.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模人物。他们体现出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敢为人先、改革创新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 16. 古代雅典居民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是(   )
    A、贵族妇女 B、雅典城邦奴隶 C、波斯商人 D、成年男性公民
  • 17. 以欧洲为中心是近代世界市场的典型特征。这一市场开始形成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发生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 18. 下图中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 19. 1921年7月,苏俄(联)决定允许公民租借部分中小工厂、商店经营,但所有权仍属于苏维埃。苏俄(联)出台该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
    A、恢复发展生产 B、发展资本主义 C、废除新经济政策 D、解决计划经济弊端
  •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21题10分,22题10分,23题10分,共3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统治者惩戒晚唐五代的教训,“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成效堪称卓著。……有意识地压制武将,枢密院长官皆用文官;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大抵文臣多受儒家伦理熏陶,尊君敬上,而武将往往不读诗书,跋扈无礼。久之旧弊虽防,新弊渐生。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场景

    宋朝商品经济呈现出划时代的历史发展,商人及其从事的商业活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观念因此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经商,甚至有士人“捐弃笔砚,为商贾之事”。

    ——据郭学信《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材料三 北宋对辽夏的妥协退让,并不标志其必然是“弱宋”。在其他诸方面,北宋非但不“弱”,而且很“强”。因此,把宋代尤其是北宋称之为“弱宋”,是不恰当的。

    ——据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

    (1)、指出材料所示宋初统治者采取的“防弊之政”,并简要说明其根本目的。
    (2)、指出材料所示宋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划时代“发展”的表现。
    (3)、你是否赞同材料所示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 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A、图B、图C、图D是从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文献中摘录的内容,反映出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土地政策。

    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使农业合作化健康地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

    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一概无任何代价地实行没收。被没收来的土地,经过苏维埃(政府)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

     图A 图B

    实行减租减息,减租一般以二五为原则,减息减至一分半为标准。减租减息后,佃户应如数交租、债户应如数交息,一般不得再行拖延或减免。

    包干到户实行以后,经营方式起了变化,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它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图C 图D

    ——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结合所学知识,从图A、图B、图C、图D中任选其一,判断图中所示土地政策出现的历史时期,并简要说明理由。
    (2)、相比图B,图C所示土地政策进行了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对其调整的主要依据。
    (3)、指出与图A相比图D所示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变化产生的影响。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2年,英国有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2540789人,其中2010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过去一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则是近在咫尺。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总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财富昭著于世,一者以其日益增多的人数引人注目。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所示“英国社会的变化”,自拟题目,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