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一次函数》单元同步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1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 1. 如图曲线中不能表示yx的函数的是(   )
    A、 B、 C、 D、
  • 2. 如图,小刚骑电动车到单位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途中由于遇到火车挡道,停下等待放行,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单位,小刚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结果准时到单位.小刚行进的路程y(千米)与行进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下列4个函数关系:y=2x+1,y= 1x ,s=60t,y=100﹣25x,其中是一次函数的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4. 甲、乙两地相距320km , 一货车从甲地出发以80km/h的速度匀速向乙地行驶,则货车距离乙地的路程S(km)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    )
    A、S=320t B、S=80t C、S=32080t D、S=3204t
  • 5. 若函数y=(k2)x+2k+1是正比例函数,则k的值是(    )
    A、k2 B、k=2 C、k=12 D、k=2
  • 6. 若一次函数 y=(k2)x+1 的函数值 yx 的增大而增大,则(  )
    A、k<2 B、k>2 C、k>0 D、k<0
  • 7. 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是由y=2x的图象平移得到的,则移动方法为(   )
    A、向右平移4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 C、向上平移4个单位 D、向下平移4个单位
  • 8. 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值可能是( )

    A、2 B、13 C、(13)0 D、13
  • 9. 已知一次函数y=kx+2(k>0) , 则该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 10. 已知(-3,y1),(1,y2),(-1,y3)都在直线y=3x-b上,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y1<y2<y3 B、y1<y3<y2 C、y2<y3<y1 D、y3<y1<y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2x+1的图象与y轴交点坐标为.
  • 12. 若一次函数y=(m-3)x+m2-9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 .
  • 13. 某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为s,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与s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W与s之间的关系式是:

  • 14. 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n-m|-m2可化简为

  • 15.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 kg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则弹簧本身的长度为

  • 16. 直线y=﹣3x+b与直线y=2x+3的交点在y轴上,则b=

三、解答题(共7题,共72分)

  • 17. 已知关于x的函数y=(m-3)|m|-2+n-2
    (1)、当m,n为何值时它是一次函数?
    (2)、当m,n为何值时,它是正比例函数?
  • 18. 已知:一次函数y=(3m)x+m5
    (1)、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原点,求实数m的值;
    (2)、当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当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 19. 如图,直线l1y=2x+1与直线l2y=mx+4相交于点P(1b)

     

    (1)、求b,m的值;
    (2)、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l1l2于C,D两点,若线段CD长为6,求点D的坐标.
  • 20. 一次函数 y=kx+b(k0) 的图象经过点 A(31) 和点 B(02) .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C ,求 ΔBOC 的面积.
  • 21. 如图,直线 l1y=x+3 与过点 A(30) 的直线 l2 交于点 C(1m) .

    (1)、求m的值;
    (2)、求直线 l2 的解析式.
  • 22.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而行,乙车车发2h后休息,与甲车相遇后,继续行驶,设甲、乙两车与B地的路程分别为y(km),y(km),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h),y , 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乙车休息了h;
    (3)、当两车相距80km时,直接写出x的值.
  • 23. 如图,把一些相同规格的碗整齐地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这摞碗的高度随着碗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如表格所示:
    碗的数量(只)12345······
    高度(cm)45.26.47.68.8······
     

    (1)、上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用h(cm)表示这摞碗的高度,用x(只)表示这摞碗的数量,请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h;
    (3)、若这摞碗的高度为11.2cm,求这摞碗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