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05-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研究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的外貌特征、生活状况,最可靠的依据是(       )
    A、民间传说 B、遗址化石 C、文献资料 D、影视作品
  • 2.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尧
  • 4.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 5. 某出土墓殉葬品多达1400多件,仅青铜器一项就有400多件。其中有一方鼎高82厘米,仅次于同一朝代的司母戊鼎。据此推断,该墓修筑于(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 6. 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写道:“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序言描述的是(    )
    A、甲骨文 B、铭文 C、小篆 D、隶书
  • 7. 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在强化中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民族交融的推动 D、兼并战争的加剧
  • 8.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室排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此举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打击了封建的守旧贵族
  • 9.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 10.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这场“大辩论”是( )
    A、王室衰微 B、春秋争霸 C、变法图强 D、百家争鸣
  • 11.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2.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汉高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D、汉武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 13. 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     )
    A、项羽起义 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
  • 14. 《汉书·景帝纪》中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材料说明(     )
    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 B、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取得成效 C、文景时期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 D、儒家治国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 15.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两段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都是(  )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C、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D、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 16. 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南定吴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独尊儒术群雕》等

    考察遗址

    陕西茂陵、陕西凤翔县祭天遗址等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D、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 17.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各国王侯官吏皆佩汉印,以确认为汉朝官员。可见,该机构的设置有利于(       )
    A、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B、瓦解地方豪强势力 C、加强中央对西域的管辖 D、开辟陆上丝绸之路
  • 18. 史料记载,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沟,反封侯。”东汉中后期出现上述政治状况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 B、豪强大族崛起,阶级矛盾尖锐 C、少数民族内迁, 民族冲突不断 D、外戚宦官专权,时局动荡不安
  • 19. 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的医学家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 20. 清代著名学者赵翼评价我国古代某著作:“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八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信史家之极则也。”他评价的著作是(       )
    A、《论语》 B、《史记》 C、《道德经》 D、《后汉书》
  • 21. 小明同学在学习完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一课后发现:《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大反派”,史书中却记载曹操统军30余年,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生活节俭。为此,小明请教以下四名同学,他们针对此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A、小华:文学作品情节虚构,没有任何史学价值 B、小丽: 史书的历史价值高于任何史料 C、小红:文学作品趣味性强,可以替代史书记载 D、小军:多种史料相互佐证,客观全面评价历史
  • 22.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宗室诸王的措施导致曹魏孤立而亡。因此西晋一改曹魏对待兄弟子侄的严密监视的做法,大肆封同姓诸王,并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种做法的恶果是(     )
    A、大泽乡起义 B、八王之乱 C、黄巾起义 D、七国之乱
  • 23. 据下图判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路线是(       )

    A、由西到东 B、由北到南 C、由东到西 D、由南到北
  • 24.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25. 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宋书》中记载江南繁荣昌盛,这种变化可能发生在(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东晋南朝时期
  • 26. 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在这一时期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晋统一了南北 B、汉文帝休养生息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南朝开发了江南
  • 27. 陈老师上课时使用了下列三幅图片,他正在上的这节课的主题最可能是

    A、民族交融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 28.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分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史前时期   ②夏商周时期   ③秦汉时期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 29. 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其中领先世界近千年的一项成果是(  )

    A、圆周率的计算 B、《大明历》的创制 C、指南车的制造 D、千里船的制造
  • 30. 东晋时期,书法艺术已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当时人们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这位书法家是(       )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顾恺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 31.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西周的分封制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天子和诸侯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补充完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 3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二   在用纸以前,欧洲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羊皮。印制一部《圣经》,要耗费羊皮三百多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使用。纸与造纸术的传入,则大大改善了文化传播的条件,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评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只是单纯的陆上与海上国际交往通道,而是一个借助历史符号构筑的全球联系网络,是一个彰显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构想,令世界各国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他的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历代王朝所推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重要人物是谁?“纸与造纸术的传入”对西方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陆上与外国沟通、贸易往来的主要商路叫什么?为这条商路的开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谁?这条商路的开辟有什么重大意义?
    (4)、结合材料三,谈谈今天我国创建“一带一路”有什么重要意义。
  • 3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的时期,分立中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北方旱地农耕的先进技术也逐渐导入南方,旧有的耕作方式发生变化,连种制和复种制开始推行。东晋时,益州已有一年两熟的水稻,而闽广地区更出现了一年三熟的情况,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因此而明显增加。

    ——摘自《二十五史简明读本》

    材料三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崤山、函谷关)帝宅,河洛(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自《魏书·任城王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哪一朝代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短暂的统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后期江南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概括材料中“魏主”迁都的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