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江西唯一的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水,哺育了九江人民,滋养了九江人的①____朴谦逊,孕育了九江人自强不息、②____的品格。人与水共生共荣的情怀,镌刻在九江人的血脉中,必将表达出盛世的新篇章!
(1)、文中加点字“哺”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pǔ B、bǔ C、fǔ D、bú(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谆 B、醇 C、淳 D、存(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 B、耀武扬威 C、微不足道 D、如释重负(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水共生共荣的情怀,流淌在九江人的血脉中,必将谱写出盛世的新篇章! B、人与水共生共荣的情怀,漂流在九江人的血脉中,必将谱写出盛世的新篇章! C、人与水共生共荣的情怀,流淌在九江人的血脉中,必将表现出盛世的新篇章! D、人与水共生共荣的情怀,漂流在九江人的血脉中,必将表达出盛世的新篇章!2.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②无论在名胜古迹,还是市井街巷,我们常常会发现对联。
③这些对联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充分体现出汉字的奥妙和传统文化的意蕴。
④如白鹿洞书院就有“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的对联。
⑤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
A、②⑤④①③ B、②①③⑤④ C、⑤④②③① D、⑤①②④③3. 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要搜集一些关于“孝”的名言,以下不符合主题的一项是( )A、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B、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 C、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D、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二、古代诗文阅读(16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辞 过 更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两句描写了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主动申请到偏僻贫困地区工作,让人不禁联想到龚自珍在《已亥杂诗(其五)》中所说的“ , ”。(3)、亮亮升入初中后,觉得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有些松懈了。你可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 ”来劝诫他。三、现代文阅读(27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1)、文中有许多语句是对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评价,请找出一处,并对照其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2)、品析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景仰之情。 B、第2段中引用了《论语》中的两句话,主要是为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C、本文回忆了与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但小事情见大品格。 D、本文语言平易质朴,娓娓道来,虽然简洁,但含义深刻。(4)、结合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分析下面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节选)
杨成武
夹金山位于宝兴之西北,小金以南,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雪光耀眼。从山下望去,像是用银子砌起来的。山峰被云层笼罩着,真有“不见庐山真面目”之慨。
年长的老乡谆谆告诫我们:早晨、晚上切勿过山,这时,山上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山岚四起,遮蔽天日。要通过,必须在上午九时以后,下午三时以前,而且要多穿衣服,带上烈酒、辣椒,好御寒壮气;还得拿根拐棍,借力爬山。
这时正是盛夏,我们身上只穿一件单衣。这里居民既少又穷,烈酒、辣椒无法买到,能找到的只是每人一根木棍。看来,我们只能以内心的革命烈火去战胜雪山的严寒,用手中的木棍去征服雪山的艰险。
我们把爬雪山将要遇到的困难详细地向部队作了交代,要大家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到爬过雪山不落一个人,不掉一匹马。
战士们豪迈地说:“乌江我们最先强渡,泸定桥是我们亲手夺过来的,敌人的层层截击都被我们突破,量这座夹金山也只能乖乖地驯服在我们的脚下。”
“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的扶着走,不能扶的抬着走,让每个战友安全越过夹金山!”12日清晨部队集结,进行翻雪山前的动员。每人手中拿着一根木棍,有的小心翼翼地夹在腋下,有的兴致勃勃地上下挥舞。随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声,无数根木棍一齐指向天空,像平地竖起的一片无叶的树林。
9时许,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河旁的小路,向夹金山进发了。来到山下,气温骤降,脚下的路冻得梆硬,木棍着地发出“咯咯”的响声。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山腰。举目环视,险峻情景,使人怵目惊心。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立险峻的雪壁,路中间是晶亮硬滑的积雪,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越陷越深。先头班用刺刀在雪上挖着踏脚孔,后面的就手拉着手,踏着他们走过的脚印,谨慎地前进。行进间不时响起惊喊声,喊声起处,立刻就有成群的人用木棍、绑腿帮助掉进雪岩的同志往上爬。救出来的人,很快拍打干净身上的雪块,又继续前进。
山上雾霾弥天,时浓时淡,人行其中,宛如腾云驾雾。山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刮着。我们浑身哆嗦,牙齿打战,就是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也无济于事。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人们头晕腿酸,一步一停,一步一喘。这时候,要是有谁停步坐下,就会永远起不来。因此,每人都拼尽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同残酷无情的大自然搏斗。将到山顶,突然下起一阵冰雹,核桃大的雹子劈头劈脑地打来,打得满脸肿疼。我们只好用手捂住脑袋向前走。
冰雹过后是万里晴空,阳光耀眼。到了山顶,举目四望,只见千里冰雪,银峰环立,是一片琼玉世界。俯视山下队伍,像一条灰色长龙,蜿蜒而上,把这个一望无边的琼玉世界划成两半。此一情景真是:
天空飞鸟绝,群山兽迹灭。红色英雄汉,飞步碎冰雪!
山顶上的一段道路是曲折的盘道,绕着夹金山的主峰,蜿蜒而过。经过四五个小时的紧张搏斗,我们全团人马都安全翻过山顶,无一掉队。下山时,已不像上山那么吃力,山歌声此伏彼起,荡漾山谷。战士们好像要让高傲的夹金山认识认识它的征服者的英雄气概。
(1)、下面是某位同学准备的复述提纲,请帮他填补空缺的内容。
翻山之前:向老乡询问夹金山情况
翻山过程:()一沿小河进发到达山下一()一雾霾中接近山顶一()一到达山顶,举目四望一()(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做批注的读书方法,请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山上白雪皑皑,雪光耀眼。从山下望去,像是用银子砌起来的。山峰被云层笼罩着,真有“不见庐山真面目”之慨。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翻越夹金山克服了哪些困难?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品质?四、名著阅读(7分)
-
8.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好奇与不解。 B、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C、长篇小说《红岩》讲述了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 D、为了尽快了解小说《海底两万里》跌宕起伏的情节,我们不妨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来读这本书。9. 《海底两万里》中的灵魂人物是尼摩船长,请你根据作品内容,写一段文字介绍尼摩船长,向校刊“名著中的星光人物”专栏投稿,80字左右。
五、写作(4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在邓稼先心里埋下一粒爱国的种子;长妈妈的真诚付出,在鲁迅心里埋下一粒思念的种子;紫藤萝瀑布的美丽绽放,在宗璞心里埋下一粒生命的种子……一定有一些人或事,也在你的心里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
请以《埋下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