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他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2.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同盟会 B、三民主义 C、武装割据 D、创办军校3. 1894年1l月成立的,提出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4. 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5.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米深,而去之易。”相关主张( )A、主张对西方的技术进行学习 B、对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鼓吹 C、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D、认为民主科学能够鼓舞人心6. 下图为某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板书片段。其讲述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康有为 D、孙中山7. “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救亡与探索 B、侵略与屈辱 C、专制与独裁 D、反抗与斗争8. 下列关于下图杂志刊登的文章表述正确的是( )A、该报为兴中会的机关报 B、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 C、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D、民国时期有影响的刊物9. 毛泽东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那个时期一个比较好的东西。“比较好”是指该约法( )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完全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③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④体现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10. 110年前爆发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件。关于这一事件说法有误的是( )A、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B、结束了封建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11. 正确地计算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把图所示的“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A、1914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29年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这些规定(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C、阻止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规定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该内容反映了此文件( )A、是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彻底改变了人民的命运 D、推动了武昌起义爆发14.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大多数,没有关系。”材料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思想 B、缺少了群众基础 C、推翻了君主专制 D、实现民众的联合15. ____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____应填写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大革命16. 为了巩固新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尽力去举债,可是孙中山跑断了腿向英美等国银行借款就是借不到。中央政府入不敷出,于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军需公债、发行军用钞票、设立银行、整顿金融秩序等。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并没有让临时政府财政转危为安,最终临时政府走向覆灭。材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覆灭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袁世凯称帝 C、北洋军阀割据纷争 D、财政崩溃17.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导致中国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户
军费
1914——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自然灾害 B、军阀割据 C、水土流失 D、疾病流行18. 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对联可知,此时( )A、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19. 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打倒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制止封建帝制死灰复燃,再造了共和,挽救了国家,巩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它是( )A、戊戌变法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20. 为了实现皇帝梦,他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换取日本的支持。但他的复辟行径 不得人心,最终被迫取消帝制。想要复辟帝制的是(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张作霖 D、孙传芳21. 《千古大变局》一书为所述历史人物配了副标题。最适合袁世凯的是( )A、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 B、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C、坚定的革命者 D、天降大任的自觉担当者22.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洪秀全 B、陈独秀 C、孙中山 D、章炳麟23.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政治形势示意图。此时执政的是( )A、清朝晚期政权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权 D、南京国民政府24. 识读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 )A、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B、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D、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25. 1912年初,我国民间流行这样的歌谣“横商量,竖商量,摘下果子别人尝。今也让,明也让,吃人的‘老猿’称霸王。”其时代背景是袁世凯( )A、举行登基大典 B、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宣布取消帝制 D、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分)
-
26.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剑桥中国晚清》:“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措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该事件的口号是什么?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的人物是谁?提出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如下图)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
湖北织布局
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以三民主义纲领为标准来衡量辛亥革命,可以看出其历史功绩:推翻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的清朝统治是三民主义纲领规定的首要任务,而辛亥革命做到了这一点……民国初年,袁世凯等军阀试图复辟帝制,都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以“民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各个独裁者或政权,都不敢公开向民主观念挑战。显然,民主已经取代专制并成为中国人所公认的价值观念。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中所示企业的类型及创办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共同作用。28.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
材料四 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决计借行医来积极结识不满清朝统治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互相议论时政,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运动。
(1)、材料一中这段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2)、根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期间开办的“新式学堂”是指?(3)、联系材料三,简述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4)、材料四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通过上述材料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哪些优秀品质?29. 辛亥革命是中国步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构想共和】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的一次谈话
【缔造共和】
材料二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维护共和】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用什么主义来改造中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首义的地点在哪里?(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材料三出自孙中山颁布的哪一文献?从材料可以看出,它体现了哪些进步主张?(4)、材料四中孙中山为什么称袁世凯为“民贼”?他是如何“戮此民贼”的?(5)、综合上述材料,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