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
1. 瑞士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是个典型的山地之国,瑞士人因此被称为“大山之子”。( )2.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的东南角,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大量种植水果和蔬菜。( )4. 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筒车、曲辕犁。( )5. “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赞扬了玄奘不畏艰险的精神。( )6.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到宋元时期,节日基本定型。( )7. 中国的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8. 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这说明清朝君主专制加强。( )9.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0. 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1. 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示意图”,完成问题。(1)、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形象地描绘了中南半岛( )A、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 B、地势南高北低 C、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D、地处南半球(2)、湄公河平原上的人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形成了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 )
①精耕细作,团结互助
②种植水稻,稻作印记浓厚③傍水而居,耕海牧渔
④房屋悬空架设,通风防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 学习“与山为邻”一课时,地理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信息,其中最符合学习主题的是( )A、公路四通八达,用机械种植庄稼 B、水道纵横交织,贡多拉穿行其间 C、金色沙漠广布,石油输出遍全球 D、地势起伏很大,垂直的生计明显13.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寒假期间,小理同学去南非旅游,他可能会看到( )A、克里姆林宫 B、马赛人在放牧 C、冰川快车 D、克鲁格国家公园14. 无论生活在平原还是山区,沿海还是内陆,草原还是荒漠,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
②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③人文环境决定自然环境
④自然条件没有优劣之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唐代诗人周匡物的《及第谣》描绘了( )A、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B、唐朝各种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C、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D、科举考试新科进士春风得意16. 《全球通史》中写到:“这一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但为此付出的财产和生命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作者旨在强调( )A、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 B、隋朝大运河带来的影响 C、运河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D、隋朝建立和发展的背景17. 历史展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展览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唐朝的是( )A、越窑青瓷集萃 B、动态清明上河图 C、百年故宫剪影 D、《红楼梦》数字艺术展18. 下面是七年级同学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的材料。读表后可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北宋中期以后
上缴的赋税占比
耕地面积占比
铜矿主要产区
铁矿主要产区
北方地区
33.3%
33.3%
2处
16处
南方地区
66.7%
66.7%
9处
17处
A、人口大量南迁 B、经济重心南移 C、宋朝社会生活 D、南北政权对峙19. 北宋官员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为( )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20. 利用年代尺梳理史事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我国宋元时期重要政权建立与灭亡的年代尺,据此回答问题。(1)、从年代尺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各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为( )A、北宋、金朝、蒙古政权、元朝 B、北宋、蒙古政权、金朝、元朝 C、金朝、北宋、蒙古政权、元朝 D、元朝、蒙古政权、金朝、北宋(2)、该年代尺直接告诉我们这一时期( )A、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始终处于动荡分裂状态 C、多个民族政权曾并立存在 D、皇帝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1. 史载,郑和所到之处都会向当地国王赠送明朝皇帝的诏书、印玺、冕服等礼物,许多国家都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并成为明朝的属国或友邦。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 )A、宣扬了明朝国威 B、发展了航海技术 C、促进了经济交流 D、进行了殖民扩张22. 图示法有助于我们便捷地学习历史。某同学用箭头表示方位,绘制了清朝边疆治理示意图。下列治理举措对应正确的有( )①平定叛乱并设立伊犁将军
②册封达赖和班禅额尔德尼③设立了驻藏大臣进行监督
④收复了台湾并设置台湾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 《西台集》记载:“王荆公(王安石)以振兴的理由说服先帝,先帝信任他,也忧虑财政收入不足,乃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凡可以得财者,无不用。”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是( )A、军事实力增强 B、宰相权力削弱 C、财政入不敷出 D、宋代经济发展24. 黄巢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对历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源都在于( )A、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B、起义领袖指指挥才能出众 C、农民阶级思想的重大改变 D、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25.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他的诗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26. 赵秉忠是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位书生,他的梦想是将来考中状元,那么他必须在平时努力学习( )A、唐诗宋词 B、琴棋书画 C、汉赋元曲 D、“四书”“五经”27. 清朝对出海贸易的商船装载货物重量有严格限制,甚至规定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准带铁斧一把;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积极应对殖民侵略 B、废止重农抑商 C、杜绝一切对外交往 D、实行闭关锁国28. 在中央机构设置中,唐朝设三省六部,宋代则设置多重机构,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这种演变反映了( )A、丞相权力不断增大 B、皇权专制逐步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削弱 D、地方权力不断增强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7月举行的环法自行车赛是全球自行车运动的顶级赛事之一。本届赛事始于西班牙毕尔巴鄂,终点设在巴黎,全程3404km。赛道沿线自然、人文景观比比皆是。
图一2023年环法自行车赛线路示意图(局部) 图二巴黎气温降水图
材料二:“环法自行车赛”对法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023年,法国政府拨款2.5亿欧元推广自行车产业,打造“自行车国家”;此外,还培养自行车组装、维修等方面的熟练工人;完善专用的自行车道、停车点等配套设施;为小学生提供专门的骑行课程……这一系列的措施为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的大国
——中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1)、列举两项选手在终点附近赛段可能看到的人文景观。(2)、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法国的举措可为中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哪些借鉴。30. 唐宋时期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着耀眼的光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文物问史】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出土于新疆,她头戴帷帽,体现了唐代妇女的自由与优雅,身穿艳丽儒衫长裙,神情悠然地端坐于骏马之上。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出土于陕西,四个人俑分坐骆驼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两人为胡人乐俑,奏乐与舞蹈结合,异域情调浓郁。
【图片证史】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可见,宋朝是一个充满魅力朝代。
图一秧马 图二泥活字板 图三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图四泉州市舶司遗址
【史书叙史】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吴兢《贞观政要》
(宋)太祖既得天下,……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
——司马光《涑水记闻》
(1)、透过上述文物,推测唐朝当时的社会风貌。(2)、任选三幅图片来证明“宋朝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朝代”。(3)、唐、宋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持久稳固百年以上的统一王朝。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唐、宋得以持久稳固的共同奥秘。31. 古代中国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方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
——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边疆治理事关国家安全,历代政府尤为重视。
图一澶渊之盟 图二元朝形势图(1330年)
图三明长城示意图 图四《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
(1)、写出唐太宗“比较成熟的办法”所指的民族政策,并列举一例史事加以印证。(2)、根据以上图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朝维护边疆稳定的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政府的有效管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