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活动一:“江山多娇”展板制作(21分)

  • 1. 补写前言。

    前言

    如果你时常对生活感到无力,那就去山水间,寻找治愈的力量吧。携一二zhì① ____友,瞭望群山的连绵不绝,抚摸峰峦的坚硬如铁,倾听涛声的zhèn②____耳欲聋,感受溪泉的水软波柔,汲取无尽的能量。山水,对中国人而言,已远超自然景观的范畴,它蕴含了生生不息的力量,能够承载(A.zǎi   B.zài)超越日常世界的精神追求。江山多娇,我们要用心体味,方能游得深广、见得guī③____奇。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2. 阅读展板一

    【展板一 诗歌江山】

    困于悲观时,读一读诗中的山水吧。

    跟随杜牧,夜泊秦淮,触景感怀,欣赏“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的朦胧夜景;跟随李白,闻笛洛城,倾听“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的思乡心曲;跟随木兰,替父从军,翻山越岭,体会“____,关山度若飞”的报国决心;跟随陆游,做客农家,跋山涉水,领悟“____,____”的人生哲理;跟随杜甫,遥望泰山,畅想登顶,高歌“____,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跟随王安石,登宝林山,朝气蓬勃,抒发“____,____”的豪迈气概。

    (1)、请将展板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展板制作小组准备为诗中山水配图,搜集到人教版语文书八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插图1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启功书《登飞来峰》(图2),请你结合展板内容,推荐其中一幅作为插图,并阐述理由。
  • 3. 【展板二  对联江山】


    上联:____

    下联: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结语

    我们为什么喜爱山水?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山水的概念很大,大到文学和艺术,大到哲学和历史,我们时刻能够沉浸其中,去接受思想的洗礼;山水的概念很小,____。来吧!和我们一起,走进山水澄明之境吧!

    (1)、展板制作组准备用图3和图4作为【展板二对联江山】的插图,请参与讨论。

    小语:图3的横批应读作 , 意思是济南泉水在所有的泉水中最优质。

    小文:说得好。老师说对联讲究平仄相协,所以,图3的上联是

    小语:你说得对。我有个问题,图4中上下联内容不清晰,我上网查了资料,却发现上联有以下两种说法,你认为横线处应选哪一项?理由是什么?

    A.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B.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2)、关联任务完成的过程,结合相关材料,补写结语。

二、活动二:“浪遏飞舟”读书报告(16分)

  • 4. 【任务一】读好书·与英雄同行

    七年级开展“读好书·与英雄同行”专题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1)、【认识英雄形象】完成英雄人物名片。
    (2)、【践行英雄精神】有人说;“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请你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个人物,联系生活,阐释如何才能像他/她一样“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A.《海底两万里》                   B.《红岩》

  • 5. 【任务二】肯读书·新时代阅读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扪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读书》,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题,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换。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选自《百度教育》,有删改)

    (1)、作业中四位同学概括了材料三中几位专家的观点,请你帮老师判断哪一位同学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
    A、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一定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有作品内容界定。 B、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C、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有深度的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没有数字阅读载体可以替代纸质书阅读。 D、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2)、根据材料二,请你总结“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的特点。
    (3)、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小文觉得可以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你认同吗?请结合材料和课文阐述理由。
    (4)、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老师举办了一场“纸质化阅读是否会被数字化阅读所取代”的辩论赛,请你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经历阐释你的观点。

三、活动三:“百舸争流”故事分享(30分)

  • 6. 【故事一】走进西南联大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王剑冰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十四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

    ⑪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蒙自:蒙自是云南省红河州下辖市之一,南湖位于蒙自市中心。

    (1)、阅读文章,补充表格。

    人物

    所做的事情

    情感

    联大女生

    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

    北京大学同学会

    唤醒国人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

    题词号召鼓励

    勉励学子报效国家

    闻一多

    静心读书不下楼

    (2)、结合第七自然段语境,选择其中一句在划线句填词,并说明理由。

    [甲]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立时(A.灌  B.撞)了满怀。

    [乙]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A.拿   B.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我选              (填序号)句,该句填              (填选项),理由是                           

    (3)、结合文章具体事例,说说你对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的理解。
    (4)、假如你踏入闻一多先生的宿舍,追寻“何妨一下楼主人”的足迹,相信你定会有许多感慨,请以“先生,久仰了!”为开头,结合你所了解的闻一多事迹,表达自己的感悟。
  • 7. 【故事二】走进诗豪刘禹锡

    【甲】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乙】太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征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已,复作《游玄都观诗序》曰:“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 , 遂有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为主客郎中。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其前篇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后篇有“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到来”之句,人嘉其才而薄其行。

    ——节选自《旧唐书。刘禹锡传》

    【注释】①前篇指《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为这首诗“语涉讥讽”,是以为权贵所不喜,再贬播州,易连州,徙夔州。②后篇指《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又因此再游诗为“权近闻者,益薄其行”,遂被分司东都闲散之地。③薄:轻视。

    (1)、【诵读。初识刘禹锡】小语准备在故事分享会上诵读【甲】诗,请你协助他进行朗读设计。

    ①朗诵这首诗时,情感基调是(   )

    A.伤感悲哀                        B.慷慨豪迈                        C.沉郁深沉                        D.悲愤不平

    ②为画线诗句设计朗读重音或者语气(一处即可),并请陈述你的设计和理由。

    (2)、【细读·走近刘禹锡】小语搜集刘禹锡的相关资料时,意外发现【乙】文画线句断句有以下不同版本,你认为应选择哪个版本?请结合句意阐述理由。

    版本1: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百度百科“刘禹锡传”词条)

    版本2: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烁晨霞(学习强国《刘禹锡诗“性格”新说》

    (3)、【乙】文中,世人对刘禹锡复作《游玄都观诗序》的评价是“嘉其才而薄其行”,你认同吗?请结合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4)、【联读·读懂刘禹锡】结合【甲】【乙】两则材料,联系学过的刘禹锡的诗文(一篇即可),谈谈你对刘禹锡的认识。

    推荐联读课文:《陋室铭》《秋词》

四、活动四:“奋楫中流”征文投稿(50分)

  • 8.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杜甫说:“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学校微信公众号编辑部发起“今天,我为什么而读书”主题征稿活动,邀请你分享你的读书故事或在读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5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