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涂在选择题答题卡中。每小 3 分,共 48 分。

  • 1. 某城市公园引入稻鱼生态系统,将原来分割稻田的田埂用架空的木栈道修建成鱼道,取得了良好效益。 下图为改造前后田埂和鱼道的示意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修建鱼道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
    A、拓展生物通道 B、扩大养殖面积 C、保障水稻灌溉 D、增加雨水下渗
    (2)、下列省份最适合引进稻鱼生态系统的是 (   )
    A、甘肃 B、山西 C、浙江 D、西藏
  • 2.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 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2005~2019 年浙江持续下降 B、2005~2019 年河南波动下降 C、2012~2019 年上海降幅最大 D、2005~2012 年贵州增幅最大
    (2)、上海为降低服务业碳强度,可 (   )

    ①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②利用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外迁重工业,使其向郊区扩散④加快金融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年降水量仅 200mm 左右但蒸发量达 1600mm 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 ”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 2000 年前,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1958 年 8 月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 纽工程,结束了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下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引水渠中,引水口海拔最高的是 (   )
    A、唐徕渠 B、惠农渠 C、汉延渠 D、秦渠
    (2)、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   )
    A、渠道淤塞 B、河水下渗 C、风沙侵蚀 D、河水结冰
    (3)、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银川平原的直接影响是 (   )
    A、优化种植结构 B、改善河流水质 C、调节灌溉水量 D、缓解土壤盐碱化
  • 4. 了解我国水土资源配置状况,是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下图示意 2019 年我国部分省城耕地与水资源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耕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 (   )
    A、西藏 B、宁夏 C、四川 D、黑龙江
    (2)、针对图示反映的问题,合理的措施是 (   )
    A、推广耐旱作物 B、加强湖泊湿地保护 C、防治水体污染 D、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 5. 中国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力争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 ”,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 下图为中、美、 日、印四国 CO2 排放量占全球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印度 B、②—中国 C、③—美国 D、④一日本
    (2)、从长远看,实现“碳中和 ”会使 (   )
    A、生态负担加重 B、资源禀赋优化 C、能源短缺加剧 D、海平面上升减缓
  • 6. 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决定在 2022 年底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在此之前,德国在其仅约 36 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多达 17 座核电站,大约 1/3 电力来自核电。下图示意 2020 年德国核电站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因素中对德国核电站布局影响最大的是 (   )
    A、地质 B、矿产 C、水源 D、交通
    (2)、支撑德国关闭核电站的条件是 (   )
    A、科技水平较高 B、能源需求萎缩 C、常规能源丰富 D、太阳能资源充足
    (3)、德国弃核后,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B、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C、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D、扩大能源进口规模
  • 7.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深受人类活动影响。左图为 1990~2019 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示意图, 右图为2000~2020 年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
    A、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使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B、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比例均下降 C、受到中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 D、2010~2019 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2)、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   )
    A、沙漠裸地恢复 B、工业结构调整 C、退耕还林还草 D、生活环境整治

二、综合题:4 小题,共 52 分。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牙克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中段西坡。从建国初期开始,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木材, 素有“ 中国森林工业之都 ”的美誉。但随着森林不断被采伐,林木蓄积量减少的非常快,牙克石市成为资  源枯竭型城市。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持续升温,牙克石市依靠“林海雪原 ”,大力推介冰雪旅游,将“冰  天雪地 ”变成了“金山银山 ”,走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下图示意牙克石市的地理位置及地  形分布。

    (1)、分析建国初期牙克石市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阐述该市产业转型不及时可能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3)、针对牙克石市资源枯竭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 9. 下图为中俄原油管道线路和东北亚部分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与海运相比,采用管道运输原油的优点。
    (2)、推测中俄原油管道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3)、分析中俄原油管道终点选择在大庆的主要原因。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门位于甘肃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2009 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市风能 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口 ”之称,1997 年玉门市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 20 年不懈努力,现 已形成“风舞戈壁 ”新景象。下图为玉门市地理位置及风电场景观图。

    (1)、分析玉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玉门市发展风电产业的不利区位条件。
    (3)、分析我国大规模发展风电对国家安全的积极影响。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水稻生产和供给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由于稻米  的品质优良, 国内外消费者对黑龙江大米有较好的评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农业化学品的投入水平  较华北、华南等地低,但土壤污染问题却较为严重。下图为东北、华北、华南三地化学品污染浓度( μg ·kg-1) 比较图。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黑龙江省水稻品质高的原因。
    (2)、分析黑龙江省冬季耕地土壤污染较华北、华南等地更为严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