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研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8-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50分)

  • 1.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dòu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撩绕,轻歌màn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shùn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dòu留 轻歌 màn

    shùn息万变  (A. fǔ B. wǔ)媚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选段中“纷至沓来”的意思是:
    (4)、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  )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 C、交相辉映 D、彩霞满天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tún)       皱(zhě)       两(xī)          岛屿(yǔ) B、(xī)        难(jié)       射(yǎn)         骨(gé) C、(sù)        遗(hái)       石(xǔn)         化(róng) D、(yú)        带(xié)       膨(zhàng)       地(qiào)
  • 4.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聚然  敦实  穿流不息  虔诚 B、衰竭  凄凉  风云变换  骨骼 C、演译  懈怠  漫不经心  砾石 D、裸露  蠕动  接踵而至  帐篷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溶洞深不可测 , 你最好别进去。 B、听到这种无耻的卖国言论,同学们怒不可遏 C、只见那黄果树瀑布,像一条气宇轩昂的银龙,呼啸着从天上冲下来,地动山摇,震耳欲聋 D、李老师被两个同学前呼后拥地推上了讲演台。
  • 6.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B、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 C、寒冷季节里汽车可以驶过冰河,直接进到山脚冰塔林中。 D、是否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登上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条件之一。
  • 7. 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

    ②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

    ③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

    ④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

    ⑤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

    A、①③②⑤④ B、④②⑤①③ C、④①③②⑤ D、①④②⑤③
  • 8.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抒情诗,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抒情直白、强烈、豪迈。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C、说明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物说明文,《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为事理说明文。 D、“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事、记物,也可以记山水地理、记风土人情,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 9. 为了了解奥运,崇尚并传播奥运精神,学校开展了以“走近奥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围绕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确定两个选题。
    (1)、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奥运项目的了解程度,某小组确定调查项目为“奥运项目知多少”。请你也为本小组确定一个调查项目,并写出调查目的。
    (2)、周末,你想上网查找关于奥运会的资料,可是妈妈却认为你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耽误学习时间,你这样对妈妈说:“

    妈妈听了,说:“好吧,那你上网查找资料吧。”

  • 10. 走近名著。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他。然而A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的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本文段选自长篇小说《》,作者是。选段中的“A”是 ,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

  • 11. 默写。
    (1)、青青子佩,。(《诗经·郑风》)
    (2)、 ,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体现出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的意思的诗句是:
    (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请把李白的《送友人》默写完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二、诗歌鉴赏(共5分)

  • 12.  诗歌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诗中,仅“”一个字显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仅“”一个字衬托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2)、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

  • 13. 文言文阅读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 , 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节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注释】①鱼梁:用石砌成的拦截水流、中开缺口以便捕鱼的堰。②突怒偃蹇(yǎn jiǎn):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山势高峻。④冲(chōng)然:向上或向前的样子。⑤熊罴(pí):棕熊。⑥瀯瀯(yíng yíng):象声词,像水回旋的声音。⑦匝(zā)旬:满十天。

    (1)、参考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

    文言字词

    方法提示

    解释

    潭中鱼百许头

    查阅字典法:

    ①允许 ②可以 ③值得,应该 ④副词。表示估计,相当于“大约”。

    (填序号)

    课内迁移法:好之者不如之者

    不可久

    文言知识积累法:古今异义(“居”的今义:住;古义:

    熙熙然回巧献技

    成语关联法:世瞩目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给乙文画线句断句。

    不 匝 旬 而 得 异 地 者 二 虽 古 好 事 之 士 或 未 能 至 焉。

    (4)、【甲】【乙】两篇均出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构思精妙,【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写出了水很清澈,【乙】文中“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运用①(修辞),写出了山石具有奇、多的特点。柳宗元山水游记不仅描写了景色,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甲】作者写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景描绘中,抒发②;乙文写被人舍弃的小丘却有奇丽的景致,在感慨小丘命运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③ , 使得游记类散文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 14. 现代文阅读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

    ①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②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

    ③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

    ④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面上推。

    ⑤“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

    ⑥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

    ⑦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⑧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⑨见我再也没有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⑩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⑪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冬的近旁。

    (1)、选文中景物的特点随立足点变化而变化,阅读选文填写下面表格。

    立足点

    景象

    在砾石堆上

    发现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难以名状的图案

    看到千姿百态的冰体和冰山的裂纹、褶皱

    第二天去冰河中的砾石堆

    听到阳光下冰河融化的流水声

    (2)、请赏析“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中,一列小小身影。”一句中“蠕动”的表达效果。
    (3)、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4)、请分析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 15. 现代文阅读

    在“勤”读中构建精神家园

    周 勇

    ①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在满足人们“速食”需求的同时,难以避免地伴生一些负面效应,浮躁、急功近利的做法充斥在一些人的“选择性”读书之中,阅读的精度、深度和宽度呈现收窄趋低之势。因此,当今社会“勤”读书显得尤为可贵。

    ②“勤”,就是要精挑细选。由于种种原因,古代书籍数量极其有限,因此才有人“发奋识遍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进入了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报刊,唾手可得;影视、广播,无孔不入。再加上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更让我们时时刻刻身处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毫不夸张的说,一天产生的“书籍”,我们穷尽一生,也读不完,“皓首穷经”成为遥远的绝响。吾生也有涯,而“书”也无数,以“有涯之生”PK无边书海,殆矣!的确,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不选择就没法读书的时代。目前,由于文化出版业迅速发展,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出版物准入门槛降低,出版物的水平也就参差不齐。如果不加选择,不作甄别,信手拈来,瞎读一通,势必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劳而有害。读无益之书则浪费生命,开有害之卷则贻误人生。如何实现“开卷有益”,读有所获?那就需要“行万里路,读一本书”的精挑细选。要精选主题,挑出符合社会主旋律、契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要遴选内容,挑出介绍前沿专业知识、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本;要优选形式,选择符合个人阅读习惯的知识载体。书籍也好,网络也罢,不拘一格,灵活选择,收获方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而终得精神大餐,一生受益,而乐亦在其中。

    ③“勤”,就是要勤于思考。培根在《随笔录•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读书要像这样富有成效,那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在开卷之前精心挑选,还要在阅读之中努力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际上,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就是要思考。英国著名作家波尔克说:“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我们学习知识,就是要通过思考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能从中创生出自己的新见解。我们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够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有所创见。否则,即使书读得再多,也只不过是在“读死书”;即使学问再渊博,也很可能就是一个“超级搬运工”。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透过辞章字句潜心思考,结合案例典故深入分析,能够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迪,养出浩然之气。学而思的过程虽然辛苦,但那种深读彻悟的盎然趣味、思为行先的豪迈快意,回味长久,愉悦终生。

    ④“勤”,就是要博采众长。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如马可·奥勒留、诸葛亮、齐白石等,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学贯古今,甚至融通中西,以渊博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造福时代的抱负。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要顺应时势,摒弃狭隘思想,在博学多读、活学活用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要谙熟中华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观约取,汲收丰厚人文营养,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要博览国外文化经典,在借鉴、吸收中拓宽视野;要广泛了解前沿知识和时尚文化,与时俱进,不断改善知识结构。博采众长能够让人获得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在兼容并蓄、转化吸收中不断夯实道德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丰富人文情怀,最终孕育形成促进个人发展、助推国家民族发展的正能量。

    ⑤今天,“勤”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自觉行动,在精读、深思和博采中构建高尚的精神家园,为书写人生精彩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部分语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开头就指出,当下人们的读书活动中存在着“阅读的精度、深度和宽度呈现收窄趋低”的不良趋势,为了扭转这一趋势,作者分别给出了哪些解决办法?
    (3)、选文第④自然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具体又是怎样运用的?请作简要分析。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五、写作题(共60分)

  • 16. 周一班级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活动课上,同学们对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

    请你也参与其中,对网络交友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表达得体,100字左右。

  • 17. 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