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按题号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 1. 下图为某同学筹备的中国境内北京人专刊的部分素材,以下还能放到专刊里的是(     )

    A、磨制的骨针 B、打制的石锤 C、碳化稻粒 D、彩绘陶盘
  • 2. 《逸周书》记载:“神农(炎帝)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冶斤斧”。以下能够直接印证记载中“作陶”的是(     )
    A、在陕西宝鸡等地流传的神话传说 B、在河南仰韶等遗址出土大量彩陶 C、在《史记》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D、在《神农》等文学作品中的描述
  • 3. 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   )
    A、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 B、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C、商朝末年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 D、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
  • 4. 下图为西周青铜器毛公鼎,该器腹呈球状,双耳立于口沿,下有三个兽蹄形足。鼎腹内铸铭文497字,叙述了周文王、周武王与毛公先祖君臣辅弼,以及周宣王分封毛公土地等史事。毛公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①青铜器制造工艺        ②中国文字的诞生

    ③西周的政治制度        ④西周的冶金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如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 6.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下面的表格所示,表中应填入(       )

    原因

    结果

    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

    士大夫活跃,百家争鸣

    ①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        ②都江堰、灵渠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③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动荡            ④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7. 2023年4月5日,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景区飞沙堰溢洪道盛大启幕,放水节以“秦汉风仪”再现治水文化。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B、内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 C、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D、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 8. 俄乌战争还未结束,巴以冲突已经开始。战争给人们带来沉重的伤害,唯愿世间无战争,人类能够和平相处。回想战国时期,也有一位思想家反对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提出“兼爱”“非攻”,他是(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 9. 《商君书·赏刑》载,秦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以至于秦国人听到战争“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以上现象的出现源于商鞅变法(       )
    A、废除井田制 B、尊王攘夷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 10. 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D、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 11.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生产工具的进步:骨制——木制——铁制——铜制 D、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 12.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府库充盈,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措施有(     )

    ①轻徭薄赋   ②以德化民   ③奖励军功   ④勤俭治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3.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汉初的“和亲”政策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漠北战役的胜利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 14. 下列对两汉时期佛教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汉末年,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 B、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我国封建统治者对佛教进行严格的限制 D、佛教传播延缓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 15. 下表是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之相关联的是(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A、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八王之乱”的兴起 C、外戚王莽夺取政权 D、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
  • 16. 学完了《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后,某同学做了关于丝绸之路的路线笔记。正确的是(     )
    A、长安——今新疆——中亚、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中亚、西亚——欧洲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中亚、西亚
  • 17. 马小虎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史记》,他在书中不可能读到的是(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 18. 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生产工具中,主要用于播种的是(       )
    A、 B、 C、 D、
  • 19.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是“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     )

    “①,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②。……魏蜀吴,争汉鼎。③,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北元魏,分东西……。”

    A、①嬴秦氏②汉业建③号三国 B、①号三国②汉业建③嬴秦氏 C、①嬴秦氏②号三国③汉业建 D、①汉业建②号三国③嬴秦氏
  • 20.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可以佐证(     )
    A、北人南迁促进南方发展 B、南方生产技术水平高超 C、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21.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追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国家主权意识”又是“家国情怀”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列史实中,能体现当今“家国情怀”的“国家主权意识”的有(   )
    A、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C、氐族人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提倡儒学 D、“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中,宋朝疆域最大
  • 22. 成语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语的来源与我国古代著名战争有密切的关系。下列成语与相关战争的搭配正确的是(     )
    A、破釜沉舟——官渡之战 B、退避三舍——长平之战 C、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D、草船借箭——巨鹿之战
  • 23. 2023年暑假出圈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反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早日回家的期盼。“以形写神”的珍贵画卷摹本《女史箴图》(下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其原作可追溯至(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冈石窟吸收了道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B、王羲之独创楷书书法,被誉为“书圣” C、顾恺之绘制《帝后礼佛图》,传神动人 D、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 25.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体现中国古代农业注重(       )
    A、关注农具革新 B、顺应天时地利 C、引进作物品种 D、大规模化生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0分)

  • 26. 历史上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有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和占卜之类的书籍。第二年,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秦汉(上)》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摘编自《略论西汉太学》

    (1)、图1的政治建制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为解决图2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汉武帝为采取了什么举措?
    (2)、依据材料二,归纳秦汉时期为实现经济大一统采取的共同措施。结合所学,指出该措施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高祖时期,通过“和亲”政策,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文帝时,改革边防军轮换制度,移民戍边,增强边防力量;汉武帝时,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同西域乌孙等部族联系,共同抗击匈奴。汉政府也利用农业和粮食作物,影响与匈奴的边境互动、政治交往及文化融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和加强。

    ——摘编自王子今《汉王朝西域决策的战略思考》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朝处理与匈奴关系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的例子。并说明理由。
    (4)、综合以上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 28. 某历史小组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单。

    材料一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民勤本业,一岁丰收(丰收之年),使数郡忘饥。会稽郡(浙江绍兴一带),带海傍湖,良田亦数十万顷。荆城(荆州)、扬部(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

    材料三   汉帝国崩溃后,中国陷入一段长期的动荡时代。淝水战后,拓跋珪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说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该事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东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归纳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发展趋势。
  • 29.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文字、艺术、科技、医药、建筑等不同文化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会徽与文字】

    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艺术巧妙结合。“冬”的本义是“终”,甲骨文中的“冬”字就像一段丝麻或者一根绳索,两头都打上结,表示两个顶端,也就是“终结”的意思。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个季节,所以就借用这个“冬”字来表示。

    【火炬与思想】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遵从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它从大自然中的一片叶子汲取灵感,盘旋向上,生生不息,呈现了极其天然的、极具东方意韵的美感。

    【名人与科技】

    (1)、北京冬奥会会徽的汉字最早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成的,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据材料分析“冬”字使用的是哪种造字方法?
    (2)、“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哪家学派思想的体现?
    (3)、请从以上三位科技名人中任选一位为其撰写一份人物简介。(要求:包括生活年代、主要贡献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