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典型原始人类。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史书记载 D、专家推测2. 某同学在笔记本记录了“距今约7000年”“木结构水井”“人工栽培水稻”“天然漆”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A、元谋人的生活 B、半坡人的生活 C、北京人的生活 D、河姆渡人的生活3.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A、黄帝 B、尧 C、禹 D、启4. 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5. 下图所示的是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文字。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青铜器普及 B、丝织业已产生 C、手工业发达 D、等级制度严格6.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入( )A、西周、东周 B、春秋、战国 C、西周、战国 D、东周、西汉7. 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分封制瓦解 C、生产方式的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8. 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9. 读下图《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图中④⑥代表的诸侯国分别是( )A、楚国、赵国 B、齐国、楚国 C、秦国、韩国 D、魏国、赵国10. 李白《怀古》诗中写到:“一朝灭六国,功业盖穹苍。立志天下,北方驱虎狼。役民数十万,长城起边疆。”与诗中涉及的事件有关的中国古代帝王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11. 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C、“福兮,祸之所伏”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2. 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人心思安 B、吸取秦亡的教训 C、政治安定 D、“兵皆罢归家”13. 大事年表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位西汉将领的大事年表,这位将领是( )
公元前122年
受封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
指挥河西之战,直取祁连山
公元前121年
与卫青深入漠北,出击匈奴
公元前117年
24岁病逝,陪葬茂陵,谥号“景桓”
A、管仲 B、蒙恬 C、项羽 D、霍去病14.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完某个朝代的知识后,制作了一条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15. 据下图找出西汉时期的商人沿着丝绸之路将丝绸运销大秦的正确路线( )丝绸之路示意图
A、长安—西域—河西走廊—中亚、西亚—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大秦 C、长安—西域—中亚、西亚—河西走廊—大秦 D、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西域—大秦16. 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各国王侯官吏皆佩汉印,以确认为汉朝官员。可见,该机构的设置有利于( )A、加强中央对西域的管辖 B、瓦解地方豪强势力 C、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D、开辟陆上丝绸之路17. 下列组图展示了我国一项伟大发明的部分工艺流程。这项发明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18. 《三国志》所载:“……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对于这场战役解读正确的( )A、该战役为淝水之战 B、该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C、该战役交战双方为曹军和孙刘联军 D、该战役标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9.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下面列出的四幅历史思维导图中,最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20. 西晋时期,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史上这一事件称为( )A、黄巾起义 B、诸侯争霸 C、三国鼎立 D、八王之乱21.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以下不属于推动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是( )A、南方相对安定的环境 B、南方原有经济重心的地位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22. 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典故非常多,下列典故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草木皆兵 D、三顾茅庐23.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4.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下列古代人物与文化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祖冲之——《九章算术》 D、王羲之——《兰亭集序》25. 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吸收与融合外来文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呈现出多元性文化特征 B、历史发展进程动荡多变 C、凸显了大一统恢宏局面 D、各民族之间实现了平等二、材料分析题。(50分)
-
26.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考古界)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会提到北京人的。迄今为止,共发掘出完整的头盖骨6个,骨骼碎片若干,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层次的男女、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其中包括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此外,还发掘出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4米。……周口店丰富的北京人遗存,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材料一是部编版七年级课本中有关“北京人”的表述。请从材料二中找出能够证明北京人遗址“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信息,并在材料中勾画出来。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黄龙)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入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数千人还。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两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述事件的影响。(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28. 文明·互鉴·交流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条道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等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
——刘玉才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 迁都洛阳后,他(孝文帝)以移风易俗为重点,从服饰、语言、籍贯、姓氏、国家祭祀等方面,对拓跋鲜卑旧俗进行了全面变革.孝文帝改革是北方少数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典范,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
(1)、材料一中“这条道路”的名称?这条路的开通有何作用?(2)、依据材料二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特点。(3)、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并概括这一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29.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首都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为政以德,警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③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材料二
信息卡1
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编纂体例,他接任父亲继任太史令,有“中国史学之父”之称。
材料三 刻有文字的甲骨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四个观点分别是诸子百家中哪个学派的主张。(2)、材料二信息卡1中的“他”指的是何人?“他”撰写的史学巨著是什么?(3)、材料三图中的文字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这种文字能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