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5-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矿石粉碎 B、活性炭净水 C、蜡烛燃烧 D、花香四溢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做保护气 B、氦气填充飞艇 C、氧气做助燃剂 D、氢气做火箭推进剂3. 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组装仪器 B、
检查气密性 C、
加热固体 D、
氧气验满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2个氢原子: B、硝酸根离子: C、氦气: D、硫酸铁:5.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二氧化碳 B、洁净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水银6. 下列符号只有微观含义的是A、 B、N C、S D、7. 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以水促和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存在水循环,所以淡水用之不竭 B、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D、为节约用水,污染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浇灌果园8. 2024年1月17号,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点火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液态氧气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以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9. 空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减少煤炭和石油产品燃料的燃烧,可以减轻空气雾霾10.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B、加热氧化汞,红色固体粉末变成银白色固体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火焰11. 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可以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形状复原——分子的体积变大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12.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砷是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元素 B、砷原子质量为74.92 C、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 D、 , 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得到电子13.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4.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选项
方法
示例
A
观察法
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实验法
实验室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C
归纳法
在实验室中要遵循节约药品原则,因此用剩的药品要放入原试剂瓶
D
分类法
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种类,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A、A B、B C、C D、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5. 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A、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 B、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C、表示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 D、既可以表示铜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还可以表示金属铜1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电解水有氧气生成,因此水中含有氧分子 B、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17. 图1是兴趣小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用数字压强传感器来测定广口瓶中的压强变化,测定的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到b是因为反应放出热量 B、若装置漏气,则b、c两点的压强都会偏小 C、c点表示打开止水夹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压入广口瓶的水体积小于广口瓶中空气体积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9分
-
18. 化学无处不在.请运用化学知识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其组成元素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夜晚霓红灯闪烁,是因为灯内充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光,这属于它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温度升高,。(4)、钴酸锂常用作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锂的化合价为价,锂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的化合价为。(5)、尿素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试计算尿素中氮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9.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铈元素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在合金、医药、制革、玻璃、纺织等工业应用广泛。由图1可知,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3)、图3中, A、B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相同。C粒子的符号为 。A、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0. 分离提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此提高其纯度,常用的方法有多种,下面是与水有关的分离提纯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将浑浊的河水水样静置后,用图1装置进行过滤,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c.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2)、小华同学取图1过滤后的少量清水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说明过滤后的河水是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图2为净化天然水的蒸馏装置,蒸馏的原理是利用天然水中各物质的不同进行分离。(4)、膜法也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利用膜法净化水的主要过程示意图如图3,膜法净水的原理与(填“图1”或“图2”)类似,经过超滤膜后得到的净化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一氧化氮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代号)。(4)、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E装置排水法收集,关于操作步骤中的先后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先装入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c.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d.先从水中拿出集气瓶,再盖上玻璃片
(5)、用F装置探究氧气性质时,发现铁丝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物质,放出大量的热,黑色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2.水是生命之源,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展开了关于水的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探究水的净化过程
(1)同学们到自来水厂参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净化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沉淀、、吸附是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同学们到野外露营,取山泉水饮用,如果利用塑料瓶、吸管、石英砂、小卵石、纱布、活性炭、蓬松棉来设计一套如图2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石英砂可以填充在A、B、C区域的(填“A”“B”或“C”)。
【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
(3)宏观辨识:
①小组同学用图3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两个玻璃管内的体积均为 , 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都产生了气体,均可以用来检验生成的气体,但观察到的现象不同,说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气体。
②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其作用是。
分别向水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电解水的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负极体积
正极体积
收集时间
A
5分钟
B
5分钟
C
5分钟
对比三组实验,考虑课堂实验演示效果,应选择实验(填实验编号)更合适。
③理论上电解出氢气的体积应该是氧气的2倍,但上述三组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都略大于 , 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答一点即可,不考虑气密性问题)。
(4)微观探析:下图中a、b、c表示电解水时,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其正确的顺序是。
(5)实验结论:综上证明,水是由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