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在当前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真假信息鱼龙混杂,往往造成“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什么在当前公共舆论环境下,如此难以辟谣?为什么即使摆出事实证据,如实告知大众真相,部分民众仍然难以扭转错误认知?心理学中的“逆火效应”或许可以帮助解释这一现象。该效应是指一条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反而会加深人们对这条(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

    “逆火效应”是由美国记者大卫·麦克雷尼在2011年提出的。他发现,当一个人面对公共舆论的指责时,越是想辩白,越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越会引发对方更进一步的否认,甚至攻击。也就是说,当个体遇到与自身信念相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该观点或证据足以完全摧毁原来的信念,否则个体就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并强化其原有信念。

    在美国,每年的流感季都会导致上千人死亡并产生数亿美元的医疗成本。一份美国调查发现,大约43%的大众认为流感疫苗会带来流感。为了更正这一看法,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特地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科普文章,以期扭转大众认知。随后,研究人员对这一做法进行调查,发现科普文章虽然显著纠正了人们的误解,但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对疫苗副作用高度关注的受访者的疫苗接种意愿。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情境中也常常会出现这种说服信息诱发“逆火效应”的现象。例如,当烟草公司对“烟雾有害”这一信息进行反驳时,民众反而会更加相信该信息。除了辟谣信息以外,产品警示信息可能也会带来负面效果。有研究发现,当向人们披露香烟或者人造甜味素会带来健康风险时,这种产品警示却导致受众更多地购买这些产品。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在有关谣言的心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动机性推理这一理论来解释“逆火效应”。动机性推理是指人们倾向于防御性地处理和回应信息,即接受和寻找确证性信息,忽视、质疑或反驳挑战性信息及其来源。具体而言,当人们接触到对他们的信念或偏好产生挑战的信息时,就会因为冲突而情绪紧张,继而产生一种想要解除紧张情绪的冲动,即认知失调。在这种冲动的刺激下,人们便会忽视、质疑或反驳挑战性信息及其来源。在反驳性信息产生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存在可得性偏见,即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例如,某人因为上个月发生了飞机相撞事件,所以现在更愿意坐火车。但事实上,火车事故率是高于飞机事故率的。

    “逆火效应”的另外一种解释是真相错觉与动机误解。一方面,人们会因为遗忘错将谣言记为事实,即真相错觉效应。根据真相错觉理论,人们在编码信息时,会给假信息一个否定标签,但不会给真信息一个肯定标签。在一段时间后,否定标签早于信息本身被遗忘,人们便会在此情况下产生真相幻觉,把谣言模糊地记为“真相”。另一方面,人们会误解辟谣的动机,从而更加相信谣言。也就是说,当人们接触到辟谣信息时,特别是在一些日常存在观念偏见的信息上,会认为辟谣者在极力掩盖谣言中某些不可告人的“事实”,从而更加相信这些谣言。

    此外,心理抗拒也是导致“逆火效应”的原因之一。心理抗拒理论指的是当某种限制导致人们感到自主权或面子受到威胁时,他们便会产生逆反或抗拒心理,继而产生夺回自主权的想法或行为,具体表现为更加相信被限制的观念或更多地采取被限制的行为。因此,当辟谣或者说服信息让人们感受到自主权或者面子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心理抗拒,从而导致“逆火效应”。

    尽管辟谣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谣言的不良影响,但辟谣者可以在发布辟谣信息时针对“逆火效应”的成因来制定辟谣方案,最大限度地削弱“逆火效应”,减少辟谣“后遗症”。202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传闻证据相比,被试者在接收科学证据信息时,会更理性地更新他们的信念。因此,辟谣者在提供辟谣信息时,可以提供具有科学的标准化措辞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考虑到可得性偏见的影响,辟谣信息还应尽量以图表等清晰易读的形式呈现,使信息更容易被编码和提取,给受众带来更多的真相易得感,从而促使他们相信真相。

    在辟谣时加入提示社会规范或社会身份的信息,可能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人们往往会通过效仿群体行为,获得社会身份认同及其带来的良好感觉。因此,辟谣者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在辟谣或说服信息中加入提示社会规范或社会身份的信息,从而促使受众以效仿社群行为的方式来接受辟谣或说服信息。

    总之,辟谣者在摆出自己的事实证据之前,应充分考虑“逆火效应”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以免适得其反。在了解“逆火效应”后,大众在接受辟谣信息时,也应当反思自己是否会受其影响,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去看待所接收的信息。

    (摘编自陈璐瑶、王勋、张振新《逆火效应:真相真的越辩越明吗》)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网络信息传播迅速,鱼龙混杂,这导致辟谣很难;即使摆出事实,如实告知大众真相,也很难扭转部分民众错误认知。 B、当外界的观点或证据与自身的信念发生冲突时,人们就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这使得人们会忽视、质疑或反驳这些挑战性信息。 C、由于人们往往存在可得性偏见,所以对刚刚经历飞机相撞事件的人来说,可能会不顾事实地认为飞机的事故率高于火车的事故率。 D、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表明,与传闻证据相比,科学证据能更理性地更新人们的信念,从而更好地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遇到与自身信念相抵触的观点时,个体就会忽略它们,甚至强化原有信念,说明该观点不足以完全摧毁原来的信念。 B、由第3段所列举的几个“逆火效应”的现象可知,辟谣或产品警示信息只会导致受众更相信谣言,甚至倾向于依谣言行事。 C、作者认为可以从动机性推理、真相错觉与动机误解及心理抗拒这三个方面来解释“逆火效应”的形成原因。 D、根据真相错觉理论,受众将假信息编码为“谣言+否定标签”后,会率先忘记“否定标签”而依稀记得谣言,从而将谣言记为“事实”。
    (3)、下列选项中,不存在“逆火效应”现象的一项是(    )
    A、有号召力的人或群体在传播一种议题时,会被更多的网民认同。 B、在美国法庭上被禁用的非法证据更容易左右陪审员的裁定。 C、包含脱发或中风等警示信息的药品广告,增强了顾客的购买欲望。 D、独立自我意识较强的捐赠个体,在公众场合下的捐赠意愿降低。
    (4)、 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逆火效应”展开论述的。
    (5)、 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下面的现象的理解。

    在美国,富裕家庭接触到节约用水的小窍门后,日均用水量不降反升,但当其接触到附带一则信息的节水小窍门后,日均用水量却不会上升。这则信息分两类,一类是展示某一家庭与邻居的日均用水量的曲线对比图,如果前者低于后者,那么信息中会有一个“笑脸”标志,反之会有一个“哭脸”标志;另一类是一份节水倡议,该倡议强调了“节约用水”是本地居民的身份标志。

  • 2. 现代文阅读Ⅱ

    每一粒米都有自己的灵魂

    丁东

    ①在“民以食为天”的历朝历代,米被人们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我们很难用一个词、一句话形容,米在人类的演变史上,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书写了人类,还原了历史。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为了夺取大米。谁掌控了大米谁就掌控了政权和命脉。我们每个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什么?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

    ②也正因为此,人们对稻米的描述,是那样的唯美;对稻米的感情,是那么的深沉。《诗经》云:“八月剥枣,十月荻稻。”《诗经》又云:“释之叟叟,烝之浮浮。”《小雅》曰:“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左传·哀公十三年》孔颖达正义:“食以稻粱为贵。”唐代诗人李绅行走乡野,见农民弯腰弓背,汗流浃背,辛勤劳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北宋诗人黄庭坚在遭受贬谪、陷入无米之炊的生活困顿时,感恩好友送米,写下了《答杨明叔送米颂》:“买竹为我打篱,更送米来作饭。用此回光反照,佛事一时成办。”8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骑着高头大马,夜行在江西上饶县的黄沙道上。当他越过溪桥,看见茅店村像鹧鸪鸟一样安卧在稻花环抱的田野中央,脱口而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③不啻是中国,国外也有对稻米一往情深的诗人。出身于贫困农民家庭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有一首名为《谷子成熟了》的诗作。诗曰:“谷子成熟了,天天都很热,到了明天早晨,我就去收割。我的爱也成熟了,很热的是我的心;但愿你,亲爱的,就是收割的人!”诗人以稻米入诗,把稻米提升到恋人的高度,足见稻米在他心中的位置是何等之重。

    ④国外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在所有的粮食中,大米是有灵魂的,其他都只能算是杂粮。确实,一粒大米,从种子出发,到颗粒归仓,其间经历了秧苗分蘖、幼穗发育、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等不同时期;经历了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等;经历了风雨雷电以及农人匍匐大地淌下的汗水,集天地之精气,聚日月之精华,终于转身为人们舌尖上的美食。你说她没有灵魂吗?

    ⑤我对大米的深情,始于记事之日。我虽生在江南水乡,但在儿时的记忆中,因地少人多,收成不丰,很少能敞开肚子吃米饭。一家六口人每年四百斤不到的大米口粮,母亲精打细算着食用。平时以麦粞、大米混杂的麦粞米饭为主食,且时不时地把沉积在麦粞下面的米饭挖出来,给生病的孩子或奶奶吃。仅在逢年过节、亲戚登门或生病时,才能吃上纯米饭。那不软不硬、酥酥绵绵、喷香爽口的米饭,溢着晶莹的油光,裹着淡淡的甜味,不用菜也可以吃上三大碗,可惜只能吃一碗。另辅以土豆、山芋、南瓜等杂粮充饥。儿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家里能有一个大大的谷仓,里面堆满了稻谷,怎么吃也吃不完。

    ⑥年岁渐长,我干过拔秧、插秧、除草、割稻、脱粒等农活。在稻田的田埂上,在母亲“回家吃饭”的吆喝声中,我看见自己——一位少年的单薄身影,渐渐被夕阳吞没。因而,知道每一粒大米背后的辛苦。尊重每一粒米,是人生应有的态度。但凡见人糟践粮食,内心便涌现出心绞般的疼痛。在我的感染、影响下,包括五岁外孙在内的全家老少都养成了光盘的好习惯。

    ⑦多少年来,米饭让我历尽生活艰辛,览尽世事沧桑。每次见到米饭,我便会浮想联翩,眼前呈现一片风吹稻浪的景象。继而,悄然化身为一株站立的稻子,在万物澄静中,满心欢喜,随风摇曳。

    ⑧岁月不居,时节若流。如今,生活变好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米少了荣耀,成了贱货。一百斤米换不到一盒化妆品,一千斤米换不到一部高档手机,一万斤米换不到一两平方米的商品房。尽管种稻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陆续开发出了不少粒形整齐、饱满、完整粒高、晶莹剔透、口味清香、柔软爽滑的绿色、有机大米,但因收益低,职业农民都倾向于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多数爱美的女性、怕胖的男人,以不吃米饭为时尚,只吃水果和蔬菜。在他们眼中,米成了不可原谅的“敌人”。即便是日常以米饭为主食的普通家庭,30斤大米,也足足可以应付一个月。

    ⑨“水源流入土壤,沃野铺满金黄。”米呈现给我的,是珍珠般的皎洁,月光般的柔情,绮梦般的诗意,让我忍不住伸出双手,捧着它,深情凝视,久久不放。我认为一个热爱大米的人,必然是一个感恩生活的人。

    ⑩“米者,五谷之首,立身之本。”一个人,对米饭的态度,就是对生活的态度。

    (节选自《长江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米与人类历史上政权的存续与消亡紧密相关。 B、“与其说是血液,还不如说是米浆”生动形象地说明稻米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中。 C、作者通过回忆曾经的生活遭遇,表现了自己尊重每一粒米的人生态度。 D、日常生活中,30斤大米也足足可以应付一个月,说明现代人省吃俭用,崇尚节约。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它一粒一粒地繁衍,一季一季地生长,一餐一餐地喂养,书写了人类,还原了历史。”运用排比写出了大米艰难的生长历程。 B、“悄然化身为一株站立的稻子,在万物澄静中,满心欢喜,随风摇曳。”是将稻子人格化,表达了“我”对大米的深情。 C、“一百斤米换不到一盒化妆品,一千斤米换不到一部高档手机,一万斤米换不到一两平方米的商品房。”强烈的对比中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D、本文中,“我”对大米的深情贯穿全文,描写了大米地位的古今变化,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3)、 文中引用李绅、黄庭坚、辛弃疾的诗词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 3.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槽而着之外槽也。君奚患焉?”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还反伐虞,又克之。息操牵马而报献公喜曰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矣。

    (选自《吕氏春秋·权勋》,有删改)

    材料二: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 ,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荀息操璧A牵马B而报C献公D喜曰E璧则犹是也F马齿G亦薄长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或句子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意思是怎么办,与《鸿门宴》中“且为之奈何”的“奈何”意思相同。 B、材料一中“必不吾受”与材料二中“何厌之有”都是宾语前置句。 C、辅,意思是辅助,与成语“相辅相成”中“辅”意思一样。 D、厚,意思是变雄厚,与《庖丁解牛》中“以无厚入有间”的“厚”意思不一样。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的角度出发分析利害关系,根据“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使秦伯意识到:不能做对晋国有利,而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B、晋文公不同意攻击秦军,给出“不仁”、“不智”、“不武”三个理由,其中“不仁”是最具决定性的理由。 C、晋献公想从虞国借路来攻打虢国,但他舍不得拿出垂棘之璧和屈产之乘,因为他担心宝物被送出却达不到目的。 D、宫之奇分析虞虢相依的形势,劝谏不要借路给晋国,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话,把路借给了晋军,结果亡国。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材料一中的宫之奇与《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烛之武同为谋臣,善于进谏游说。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具体分析二人劝说技巧的不同之处。
  • 4. 古代诗歌阅读

    金陵怀古

    (晚唐)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松楸(qiū):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一作“楸梧”。③禾黍:禾与黍。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毛诗序》称,周大夫见故都的宗庙宫室倾覆,遗址上长满了茂盛的禾黍,于是写了《黍离》一诗表达自己的忧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 B、颈联中“拂”字、“吹”字写得传神,“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 C、尾联的“英雄”指的是抓住陈后主,灭掉陈朝的隋朝将士,正是他们见证了金陵城的由盛转衰。 D、诗人将深刻的历史体认化为审美的哲思融入到诗歌之中,既深化了诗歌的情理内蕴,又避免了直白说理对诗美的破坏,形成自己独特的咏史风格。
    (2)、本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展开抒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学生曾皙用“”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相继覆亡的词句是:“。”
    (3)、《登岳阳楼》中“”两句表现了洞庭湖极其恢弘的气象,读来气势雄浑。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18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虽然逃过鬼门关,但命运也跌落到有生以来的最低谷。政治上,回到原点,经济上,生活也陷入困境,从优渥的上层士大夫生活跌落为贫困的政治难民,生活境况的落差之大,让苏轼一时难以适应。相较于物质上面的窘迫,最让苏轼痛苦的,还是 ( ① ),他曾对朋友坦露心声:“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他觉得自己重罪遭贬,被朝廷“废弃”,被君王抛弃,被同类士大夫嫌弃,内心极度自卑与苦闷。

    谪居黄州,虽是苏轼人生命运的滑铁卢,却是其词作艺术的高峰。为什么在人生低谷困顿时期,苏轼能创造词作的辉煌?( ② )。

    从外在的客观条件来看,当时诗尊词卑的词体观念,为苏轼提供了自由作词的适宜环境。苏轼因写诗而酿成“乌台诗案”,所以在谪居黄州期间,他依然____,不敢写诗,以免再惹事端。作词在北宋被当作一种娱乐方式,在谪居黄州期间不敢写诗,却可以放心大胆地作词,于是,词成了苏轼宣泄苦闷、挥洒才情的方式。

    从内在的主观条件来看,在痛苦的磨砺中,苏轼的思想境界、人格精神逐步走向成熟,从而为作词提供了新的情思。他初到黄州写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表现了他惊魂未定、孤独无助的心态。两年后写的大江东去词,极力赞美周瑜的人生得意,是为反衬自我的____,深层里则是表现自我理想未灭、希冀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定风波》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表现了他最终走出痛苦的精神困境,进入超然旷达、能从容淡定面对人生风雨的成熟境界。这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段中加点处“乌台诗案”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B、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 C、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D、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做“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
    (2)、 请在文段中A、B处分别填入恰当的成语。
    (3)、 第三段画波浪线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序号   应修改为:

    序号   应修改为:

    (4)、 请在文段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5)、 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们的生活中,期望与现实之间常常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会带来挫折感、失望甚至困惑,也可能会激发前行的动力。如何理解和面对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探索差距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