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质量监测(A)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中世纪城市的根本属性是封建性的,因为无论商人们聚集在哪里,他们都要定居在某个人的土地上,必须从国王或公爵,主教那里寻求保护,并取得居住和贸易的许可。该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城市(  )
    A、萌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B、获得了自由与自治 C、没有摆脱封建属性 D、打击了封建势力
  • 2.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享誉盛名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都诞生于这一时期。观察如图《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这些大学的成立的背景是(  )

    A、自治城市发展 B、庄园经济瓦解 C、地理位置优越 D、文艺复兴兴起
  • 3.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

    A、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拜占庭帝国 ③德意志 B、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英国 C、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英国 D、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德意志
  • 4.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比下列人物,找出二者的共同点(  )

    ①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②二者都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③二者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④二者都是日耳曼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 1224年,国王腓特烈二世颁发给那不勒斯大学的特许状中规定:“教师有权处理所有针对大学的民事案件。”这表明该大学(  )
    A、拥有了司法特权 B、拥有教育自主权 C、拥有免赋税特权 D、脱离了国王控制
  • 6. 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
    A、基督教会 B、西欧庄园 C、中世纪城市 D、中世纪大学
  • 7. 1275年约克福德庄园法庭留下这样的记录:法院判决农奴约翰诬告农奴托马斯,对约翰罚款6里拉8第纳尔;小管家吉姆未按要求出席法庭,被罚款12第纳尔。这份记录反映了庄园法庭惩罚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    )
    A、处以罚金 B、处以刑罚 C、缴纳实物地租 D、缴纳劳役地租
  • 8. 有学者在描述欧洲的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的历史上写了‘贫民的传记’,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的社会集团”是指(  )
    A、庄园领主 B、封建贵族 C、富裕农民 D、市民阶层
  • 9.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也很少出去采购。这说明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商贸繁荣 C、封闭落后 D、农业发达
  • 10.  某同学的历史笔记中出现了“法兰克王国”“庄园”“大学”“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古代希腊文明 B、罗马帝国的兴衰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 11. 中古西欧庄园规模大小不等,一个典型的庄园一般由封建主的城堡、农奴的农舍群、教堂、耕地、牧场、森林、河流,还有磨坊、烘烤间等组成,这反映了(  )
    A、领主不能征收农奴的其他捐税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C、庄园内自由农民无份地保有权 D、庄园是资本家财富的象征
  • 12. 查士丁尼主持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明确地确定了公法和私法的概念,15、16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拿破仑法典》的部分条款也能从《罗马民法大全》中找到原始依据或详细规定。这说明《罗马民法大全》(  )
    A、使定罪量刑有文字依据 B、符合尚法价值和法律精神 C、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13. “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材料叙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  )
    A、编纂背景 B、编纂过程 C、具体内容 D、历史地位
  • 14.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锤炼出独立思考的精神和逻辑思辨的能力。由此造就了但丁等大师巨匠,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奠定了近代西欧的教育体系。据材料可知,欧洲大学的兴起是(  )
    A、中世纪教育“最美丽的花朵” B、引发文艺复兴的直接原因 C、因为摆脱了教会束缚的结果 D、推动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 15. 529年,以皇帝名字命名的新法典问世。这部法典对此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产生深远影响。这部法典是( )
    A、5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B、5世纪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 C、6世纪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D、6世纪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
  • 16.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中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这表明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
    A、独具特色 B、保守狭隘 C、兼收并蓄 D、缺乏创新
  • 17. 在13世纪,牛津大学曾专门开设了编制账簿的课程,指导如何规范登记货币收支账和谷物、牲畜、佃农劳役等资产增减账。开设该课程适应的社会需求是(  )
    A、教会的发展 B、行会的竞争 C、庄园的管理 D、城市的自治
  • 18. “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   )
    A、城市自治 B、西欧庄园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
  • 19.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种姓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
  • 20. 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由此可知(  )
    A、基督教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B、城市居民采取多种方式维护权益 C、法国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 D、城市自治得益于王权与教权斗争

二、综合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中,这种层层封受的君臣关系是很复杂的。各个大中小领主的领地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土地及其行政权和司法权,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封臣只对其直接的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封君封臣带来的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

    ——黄瑞玲《采邑契约等级》

    材料二: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几乎每一个村落里都有磨坊……人们穿的衣服由羊毛和大麻、亚麻制成……庄园里通常设有酒坊,农民可以去酿酒当时存在的庄园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士,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渐形成,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等城市出现了第一批大学。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此外,它们不像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等实用课程。

    ——摘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的原因,并说明这种封君封臣制度的实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欧庄园的双重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欧洲早期大学教育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西欧封建庄园制、城市兴起、大学的创办三者之间的联系。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9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 9﹣11世纪,教皇和皇帝(指封建君主)通常是携手合作。教皇帮助皇帝制服日耳曼的世俗封建主,而皇帝则支持教皇对付公开对抗罗马教皇权威的拜占庭对手。1073年,随着格列高利七世继位为教皇,开始了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时期。位高权重的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与斗争。教权与王权的力量经常此消彼长,直到14世纪后,这一紧张对峙的局面才随着王权的增强与教皇势力的相对衰落而缓解。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自从基督教开始在希腊罗马世界中传播,它就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始吸收各种异质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希腊的,也有东方的。这种兼收并蓄和多元混合所导致的文化上的“杂交优势”,是基督教得以在罗马帝国中发展壮大并且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他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2)、据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时教皇是如何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并概括欧洲教皇与君主之间矛盾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分析基督教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查理大帝是如何发展基督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