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7-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 围绕国家治理问题,古代帝王在政治制度上不断进行变革。下表空格处应填入物最恰当的是( )
皇帝
秦始皇嬴政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
措施
郡县制
科举制
行省制
废丞相
A、明成祖朱棣 B、明太祖朱元璋 C、康熙帝玄烨 D、雍正帝胤禛2. 科举考试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宋元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失去积极意义,考试内容趋于八股,遂叫八股取士。下列关于明清“八股取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C、考生答卷必须按固定的格式来写 D、考生可以针砭时弊,谈古论今3.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依次是( )A、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 B、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C、推恩令、戚继光抗倭 D、漠北战役、文成公主入藏4. 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不断解决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建立亚非国家区域间的和平局势,出现了“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的局面。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B、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C、推动了人类航海事业 D、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5.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也有突出成就。下列科技文化与成就搭配一致的是( )选项
作品
成就
A
《本草纲目》
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
B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
《农政全书》
地理学巨著、文学名著
D
《徐霞客游记》
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A、A B、B C、C D、D6. 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以下一组图片,它们均取材于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这部作品是( )A、《水浒传》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7.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前陕西总督余应桂上言:“贼众号百万,非天下全力剿之不可,请调天下镇将,如左良玉、吴三桂并高杰、唐通……齐赴军前,会师真保之间……赐以尚方,悬公侯之赏,以鼓励之,庶贼可灭也。”材料中的“贼”( )A、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促使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C、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发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8. 观察下列图片,其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清朝巩固边疆 B、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C、清朝疆域扩大 D、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9. 有学者在谈到清朝人口时说:“在一个农业国度,人口增多无非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增多;农民增多,则土地分割愈碎,地主阶级增多,则兼并之家愈多。”该学者认为,农业国度人口的增长直接导致( )A、土地兼并加剧 B、自然经济瓦解 C、城乡矛盾激化 D、旧政权的灭亡10.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1. 18世纪末,英国使团访华后感叹:“全国都安静地服从一个帝王,而他们的法律、风俗,乃至语言始终没有变化。他们既不想跟世上其他地方交往,也不企图去占领。”据此可知( )A、英国使团对中国赞赏不已 B、盛世下的中国蕴藏着危机 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D、18世纪的中国领先世界12.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这体现出京剧( )A、学习西方,引进技法 B、形式多样,专供宫廷 C、剧目繁多,雅俗共赏 D、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13. 【集权·强化】明太祖朱元璋为监视官民,设立 ,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14. 【文化统治】明朝科举考试严格规定,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15. 【地方治理】明朝朱元璋为了分散行省的权力,在地方,由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由按察使司掌管司法,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务。这三个机构合称为 。16. 【边疆巩固】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 , 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物。17. 【专制强化】“有官无吏”“跪受笔录”“照旨办事”是清朝特殊机构的典型特征。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18小题10分,共10分。
-
18.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某中学七年级某班同学正以“品文化·树自信”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一起完成相关任务吧。
任务一 【读名人名言——悟民族精神】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任务二 【观相关图片——析建筑特点】
任务三 【讲科技成就——树文化自信】
泥活字板 南宋持罗盘陶俑 宋代火器 宋应星 《农政全书》
(1)、请认真阅读上面两位名人名言,感悟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民族精神?(2)、认真观察上面图片,分析以上建筑(群)有什么特点?(3)、中国古代科技灿烂,成就斐然。结合上面所给相关历史信息,任意选取三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演讲稿。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
-
19.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清代史学家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
17世纪末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①,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②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结合材料一,写出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2)、材料二中的军机大臣是清朝哪位皇帝设置的哪一机构的官员?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机构的职责。(3)、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三中大事年表①②处的内容。(4)、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它们的共同作用。20. 经济发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包括社会的稳定因素、政府的政策措施等。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世纪,江南市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市镇涌现。其中,专业市镇占绝大多数,如松江府的洙泾、枫泾。
据清人记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洙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市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手工作坊主及其雇用的工匠是其人口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三: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密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代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两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